同事一個人到外面去吃了點簡餐,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機(jī)不見了,郁悶之極。一貫理性、平和的她,也開始像祥林嫂似的,逢人便說:哎,我的手機(jī)丟了!
我安慰她:丟得掉的東西,一定不是最重要的。她辯解說,手機(jī)也罷,問題是,里面有好多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我繼續(xù)安慰說,能丟得掉的,一定不是最重要的。
記得電視上不止一次播過這樣的新聞:的士公司的失物招領(lǐng)處琳瑯滿目,手機(jī)、錢包、手包、銀行卡、會員卡、駕駛證、身份證、醫(yī)保卡……一應(yīng)俱全,儼然超市。
我不是個丟三落四的人,但也丟過不少東西:筆、本子、發(fā)票、鈔票等等。但有一樣?xùn)|西從來不曾丟過:眼鏡。因為眼睛一睜,就立即會想到它,對近視者來說,沒了它,往往寸步難行。幾次到浴室沐浴的時候,將眼鏡遺忘在淋浴的噴頭一邊。不過,人一走出浴區(qū),大腦屏幕就立即報警:眼鏡在哪兒?眼鏡在哪兒?要是其他什么物件,即使再貴重,也未必在第一時間被記起。
其實,丟不掉的那些東西,才是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或是需要的,失物招領(lǐng)處的那些物件,也許價格不菲,甚至價值連城,但都是可有可無的身外之物而已。
腦子里那些丟不下的人,才是真正影響我們一生的重要角色,時間流逝,而有關(guān)他們的印象卻始終無法沖淡,可能是愛,也可能是恨。事實上,真正的朋友不是存在手機(jī)通訊錄里的那些名字。
腦子里那些丟不開的事,才是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怎么也想不起來的事,就讓它去吧,不必搜腸刮肚,它對我們一定不重要。
腦子里那些忘不了的知識,隨時隨地可以脫口而出、落筆成章,才是對我們真正有用的知識。沒用的東西,你怎么科學(xué)記憶,也早晚會忘得一干二凈。記憶其實有時與記憶力無關(guān)……
好了,人生苦短,我們要學(xué)會做“減法”,怎么個減法?忽略、放棄、刪除那些容易丟掉的、抹去的、忘記的,而要特別珍惜的,是那些丟不掉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