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胡錦濤同志登在《求是》雜志的年度開篇,有個感覺,總書記非常強調科學。共提到“科學”39次。
這也是當代大趨勢。美國去年出版了一本書,《科學就是文化》(Science is Culture),著名科學家和哲學家、社會學家、小說家在書中對談科學對文化的影響。他們說,到了今天,科學就是文化??茖W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一切方面,包括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談話??茖W和當代整體文化已經無法分列。
筆者很同意他們的觀點,這里另舉一個攸關性命的例子。
西方國家正進入老齡社會。而在我國,人均壽命也已極大提高。老年人的一大敵手是癌癥。即使中年人,也會有陪著罹癌長輩上醫院的可能。對付癌癥的一個主要手段,是放射性治療。應該有很多人對這個可能進入他們日常生活的問題感興趣:高能射線為什么可以殺死癌細胞?——說起來,其中的科學可多了。
曾經聽過美國專家的一次演講。專家說,高能射線可以將細胞里的水分子分解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兩者都能奪取鄰近DNA上聯接堿基對的氫鍵,合成氫分子或水分子。但DNA是雙螺旋結構,如果一條鏈上丟失了某個堿基,假設為嘌呤堿基,DNA可以根據另一條鏈上配對的嘧啶堿基,轉瞬間自我修復。但是有兩種情況,DNA無法修復,將導致細胞死亡。一種情況是兩條鏈在同一處同時受損害。不過,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是一樣的。另一種情況是細胞正處于分裂過程,DNA的雙鏈正好解開。而癌細胞是生長失去控制的細胞,分裂起來比正常細胞快得多,高能射線打斷癌細胞DNA氫鍵的概率遠高于正常細胞,這就達到了大量殺死癌細胞但爭取少殺正常細胞的目的。
看看專家談到多少科學。高能射線——來自放射性同位素或使用高能x光——這是物理;氫鍵和堿基,這是化學;DNA雙螺旋結構,這是生物;概率則是數學概念。你要基本掌握中學里數理化生四門大課的知識,才能定性地理解高能射線如何殺死癌細胞。
不過我國現在文理分科,專家的演講,對那些沒受過足夠數理化生教育的文科生,或許有些難解。大眾聽著可能更困難,中國科普協會所作的第八次全國科學素質調查發現,全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僅是3.27%。
說到科普,順便給有關部門一個建議?!蛾P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新出政發[2010]11號)指示:“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惫P者知道CCTV是肯定可用的,DNA行不行就不知道了。不過DNA是復制和傳遞生命信息的,個人覺得比CCTV更本質。但還是按規定注釋一下吧:DNA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寫法是脫氧核糖核酸。
只是筆者仍有疑慮。數學和科學書籍——包括科普讀物——里面的外文縮寫多了,如果每一個都要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注釋,會不會阻礙閱讀的流暢?
專家講了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的原理。因為這是個概率問題,高能射線并不能殺絕癌細胞,只能將癌細胞的數量降下來,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力量消滅其殘余。了解了這個道理,得了癌癥后也要心胸寬廣,精神樂觀,讓免疫系統不必應付負面情緒帶來的體內不良反應,可以全力攻打癌細胞。這是講科學后的養生之道。
筆者問專家:如果免疫系統太弱,比如高齡老人,那怎么辦?專家立即開始抱怨美國政府的官僚主義。他說,有一種針,很貴,要8000美金,注射后會吸收入骨髓,幫助制造白血球。因為貴,政府規定只能在指定醫院注射,不能在病人家里使用,否則醫療保險不埋單。結果一些沒有私家車的窮人,只能拖著病軀,轉乘公車而來,好辛苦。
專家問筆者:中國如何處理這類情形?筆者說:再窮的人也能打這么貴的針,那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事;中國還在初級階段,政府不負擔。而且中國多兩個附加問題。一是能用這類藥的高官富人,因為不懂科學,不管是否必要,他們都會要求醫生開方子,造成浪費。二是需要卻用不起的人,因為不懂科學,他們會求助各類“神仙”(張悟本、劉逢軍之流),迷信那些奇談偏方(紅菌茶、綠豆湯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