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職院校重視能力培養,紛紛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但實際教學收效甚微。筆者結合指導社團的工作,探索教改新途徑,大膽將社團引入課堂,提高了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社團;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09-0204-02
在信息膨脹、文字密集、科技發達的21世紀,應用文寫作能力已經成為職業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美國社會預測學家約翰·奈斯比在《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中說:“在這個文字密集的社會里,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巧。”重視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應用文寫作的課程。
但實際的應用文教學卻不盡人意。沒有小說的曲折、散文的優美,教材的枯燥呆板令學生望而生厭;知識講授、例文分析、寫作訓練的課堂三步曲令學生昏昏欲睡;缺乏社會實踐,學生寫起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無米下鍋,只好網絡拷貝,敷衍老師。
面對應用文教學的低效狀態,筆者在教學上運用多媒體視聽手段,努力吸引學生興趣,同時結合多年指導社團的工作,大膽嘗試將社團引入課堂來優化應用文寫作的教學。
一、社團進入應用文寫作課堂的優勢
(一)社團能激發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诠餐瑦酆媒M建的社團最能調動學生內在的熱情,發揮學生的“自主潛能”。在應用文寫作課堂組建社團,搭建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平臺,讓學生有精神歸屬,有學習交流的伙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開展活動是運作社團的必須,學生策劃活動、總結工作促使學生產生寫作的需求。社團能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在社團中進行活動學習、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社團能提供應用文寫作的素材
應用文是在處理日常事務、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需要中產生的,實用性是它的重要特色。將社團引入課堂,按社團創建、運營的過程設計教學計劃,重整教學內容,為應用文的教學創設了工作情境。寫申請、作計劃、搞活動……學生在建設社團中積累了素材,社團活動是學生的源頭活水,應用文的寫作不再脫離實際,無病呻吟。
社團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社團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社團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載體為應用文的教學撐起了一片藍天。
二、社團進入應用文寫作課堂的實踐探索
(一)重組教學內容
應用文教材一般分緒論、日常事務文書、行政公文三部分,注重介紹各種文種的格式特點和寫作要求,教學中由于課時的局限,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蜻蜓點水。以必須、足夠的原則選取內容,以社團建設來串聯教學任務,筆者制訂了教學計劃如下:
(二)具體實施教學
1.座位安排
為營造良好教學效果,教師要對班級學生重新分組,同一社團的學生坐在一起,社團成員應有男有女,從空間上讓他們接近,方便學習過程中交流討論。
2.教學步驟
日常教學中應用文文種的格式規范可布置學生自學并歸納重點。例文分析時,教師可先將案例投影在黑板上,要求以社團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形成社團的意見,最后教師選取3-4個社團代表點評案例,對學生有欠缺的地方教師給予補充。課堂寫作訓練由教師出題,內容單一、篇幅短小的應用文要寫出全文,長文可選擇部分練筆,選題盡量讓中等偏下的學生能完成。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及時指導學生。學生完成練習后要先在社團內交流并進行修改,最后師生共同分析一篇當堂習作,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要給出解決方法,讓學生切實掌握某種文種的寫作。
活動課教學一般是課外準備、課堂演示,如社團競聘演講會、社團招新、社團聯歡等,教師所起的作用是給予指導。社團要召集社員開會討論,明確社員分工及活動步驟,敲定活動方案,事后還要總結反思。各社團在課堂活動后要上交會議記錄、活動方案、通知、海報、邀請函、競聘演講評分標準、演講稿等相關的應用文。老師既要對活動的質量效果點評,還要對活動上交的應用文進行評議?;顒蛹捌浠顒淤Y料將核定為社團的項目成績。
3.教學方法
日常教學中,教師精選案例制作PPT,把例文與格式要點一一對照,讓學生掌握文種的學習重點。將瑕疵文案和優秀文案對比投影,防止學生出現瑕疵文案中的典型錯誤,同時給學生一個可資借鑒的對象。采用案例教學將應用文的知識由抽象變具體,能提高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集聲像動畫于一體,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增加課堂含量。在會議能力與求職能力訓練的項目學習中,先放映會議短片和大型企業人才招聘的視頻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便于學生知識學習和活動準備。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制作的簡歷,放映學生拍攝的社團競聘和社員招新活動,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也為以后的教學積累材料。
課堂舉行社員心連心活動、社團競聘演講會、社團招新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情境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社團活動中學生一旦接受了做競聘者、求職者、面試官、主持人的角色,馬上就會地以角色的身份去構思寫作,年輕人的好勝心與團隊的榮譽感會促使他們迸發靈感,社團會集合群體智慧,展現團隊的風采。成功的合作有益于他們融入社會,角色體驗便于他們畢業的求職、工作中的競聘。
4.考核方式
應用文寫作不能以一張考卷定成績,也不能以一種文種的寫作決定水平。課程考核要關注過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在考核時主要采用了過程性考核的方式。學生平時學習表現占10分,其中考勤5分,課堂表現5分。項目考核成績90分,第一個項目10分,其他四個項目每個20分。在項目考核中,考核主體多員化,教師評價占20%,學生自評占30%,學生互評占50%。社團內部根據貢獻的大小有5~10分的分值波動。對于學生參加校內外舉行的聽說活動,記入平時成績,酌情加分。
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筆者希望能促進學生互相學習、積極合作,同時引導學生努力進取、不甘落后,實現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性人才的教學目標。
三、社團進入應用文寫作課堂的注意事項
社團的數目不能太多,一般四五個最好,如果太多,老師精力有限,指導可能不得力。社團的性質最好以語言類為主,如記者團、話劇社、文學社、旅行社、心理社等,這便于發揮語文老師的優勢,能給學生專業的指導。社團中一定要有一個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社團,這樣能促進學生把應用文學習與專業結合,使應用文寫作能力轉化為學生的職業能力。
為避免社團內部做事推委以及社團少數成員忙碌的現象,各社團必須制訂社團的章程,明確社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明確社員的考核方法,每次活動務必分工到人,活動之后根據貢獻打分,社團要安排專人將社團資料保存為電子文檔發布到班級QQ上,這樣便于班級同學互相學習,也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機運用水平。
結語
將社團引入應用文學習的課堂,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社團運作中寫作應用文,能解決學生寫作素材貧乏的問題。社團中學生通過合作舉辦活動,有利于團隊意識、競爭精神的培養,也體現了職教倡導的“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把社團引入課堂,是發揮社團作用的新創舉。
參考文獻:
[1]王樂.大學生社團——理論管理案例[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2]徐小紅.中學文學社團活動的理念創新與實踐策略[D].碩士學位論文,2007.
[3]朱軍.論和諧視野下的高校社團文化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4]張立云.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訓練系統的構建與實施[J].教書育人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