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文件引發了全球外交地震,其創始人阿桑奇也成為眾人皆知的大名人。但是,“維基解密”提供的數十萬份機密文件從何而來?“維基解密”究竟靠誰泄密?
美國媒體將聚光燈對準了一位名叫布拉德利·曼寧的美國陸軍一等兵。23歲的曼寧在軍隊擔任情報分析師工作,他在2010年5月被捕,并被指控泄露機密信息。雖然美國政府沒有指明曼寧泄露的文件就是“維基解密”公開的秘密文件,但是美國媒體稱,就是曼寧從政府網站上下載了超過25萬份文件,將這些文件交給“維基解密”。
對反戰人士來說,曼寧是個英雄,他“奮不顧身”地提供大量美國機密文件給“維基解密”。對其他人而言,他則變成了出賣國家的“叛國賊”。
2010年5月22日午夜,伊拉克巴格達東部。美陸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坐在電腦前,在網上與朋友艾德里安·蘭默聊天,蘭默曾經是一名黑客。
曼寧問蘭默:“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比如8個月,你可以自由進入機密網站,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很糟糕的事情……這些事件屬于公眾領域……你會怎么辦?”他還對蘭默提到,自己如何利用電腦技術進入這些機密的政府文件,并將它們下載下來,其中包括美國士兵殺害平民的視頻、成千上萬的內部軍事報告以及25萬份外交文件。
作為情報分析員,曼寧能夠一連8個月、一周7天、每天14個小時地閱讀機密情報,他把數據都轉移到CD上。曼寧深知這些文件的威力,他對蘭默說:“這些文件的泄露將產生全球范圍的壯觀影響。”他還說,自己把這些機密文件給了阿桑奇,由他去公開。
曼寧為何選擇冒天大的風險,將5TN的機密文件提供給“維基解密”?
根據美國媒體拿到的曼寧與蘭默持續幾天的對話記錄,曼寧當時一副十分沮喪、幻想破滅的樣子。此前,因為毆打另一名士兵,他從特等兵被降級到一等兵。他感到孤獨、被無視,他還感到自己的職業、人生正變得支離破碎。幾個月來,他對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都有一種幻滅感。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曾負責調查15名因印刷反伊拉克政府作品而被拘捕的人,但最后發現所謂有問題的作品只是針對政府腐敗的學術性批評。他把這件事向上級報告,但上級卻讓他閉嘴。
一切讓曼寧對美軍失去信心。從那以后,他開始質疑是否有真相。他這樣告訴蘭默:“我不再相信好人與壞人的邏輯,一切只是為一己私利而已。”
曼寧在2010年5月被捕,就在4月,“維基解密”公開了伊拉克錄像。視頻顯示美國一架直升機擊殺兩名路透社新聞記者及10多名旁觀者,很明顯美軍把照相器材錯當成了武器。
曼寧在7月被控8項罪名,他被指控從2009年11月19日至2010年5月27日泄露機密信息。美國媒體稱,若其涉嫌的8項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處52年徒刑。
曾幾何時,曼寧的心愿還是加入美軍,并為這個國家服務。曼寧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一個名叫新月的小鎮長大,還是小男孩兒時,他就非常聰明,充滿活力,經常可以聽見別人這樣評價他:“他太聰明了,對他不見得是好事。”后來,曼寧父母離異,曼寧和媽媽一起在外面租房住,他的成績開始下降。曼寧的高中是在威爾士上的,那時朋友們對他的印象是:“很安靜,對自己談論不多。”高中后,曼寧回到美國,與父親一起住在俄克拉荷馬州,并在一家軟件公司工作。
2007年,他加入美國陸軍,在密蘇里州接受基本訓練,并于2008年4月畢業后駐扎在亞利桑那州南部。當年8月他通過培訓成為了一名情報分析師,之后,又駐扎到紐約北部。
2009年10月,曼寧被派去伊拉克。在伊拉克的所見所聞所感,讓他產生了幻滅感,因此,也就是在伊拉克,他向“維基解密”提供了大量秘密文件。(摘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