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菲爾·杰克遜的氣度。
即使在新年第一戰(zhàn)通過一個有爭議的判罰才拿下76人,主要競爭對手馬刺、熱火和凱爾特人隊也來勢洶洶,但杰克遜并沒有心神不定。“現(xiàn)在還不到計算季后賽排名的時候”。不止如此,杰克遜還再一次確認這是他在NBA執(zhí)教的最后一個賽季,然后他就會攜珍妮·巴斯環(huán)游世界。“離開這里,我就不再回來了”——真是漢子般的宣言,并期許了一段神仙眷侶似的未來。
其實,菲爾·杰克遜并非不把比賽勝負當回事,起碼他要再拿一枚總冠軍戒指才算是真的功德圓滿。杰克遜只是明白NBA的一條游戲規(guī)則:在某些時候,NBA就是一場娛樂大餐,所以他在圣誕大戰(zhàn)中并沒有120%的使勁。我相信杰克遜的意志是有感染力的,現(xiàn)在這支湖人,其實非常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禪機。
在這個聯(lián)盟還有一些人,也非常懂得個中三昧。格蘭特·希爾不再追逐總冠軍,他只是希望能上場比賽,并從中獲取快樂。奧尼爾也正在改變波士頓的古板,他在用自己特有的誘惑在化解那里的堅冰。于是,我們在NBA賽場上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笑容。也許伯德會看不慣這些,但是沒有關系,到了四月以后,競技場上的仇視感會如期回歸。所以,我覺得德懷特·霍華德和奧尼爾最后的差距就在于,他太容易被外界的評論誤導了。霍華德在有意減少自己的笑容,因為他以前笑點低的時候太多了。但為什么不多笑一下呢?輸一場球又不會死。
我有時會非常留意那些場邊觀眾的情緒。他們更多時候只是把NBA當成是一個有氣氛的夜店,歡樂是他們的主旋律。即使碰到絕殺時他們也很HIGH,但如果沒有這些,他們也不會睡不著覺。因為擁戴的球隊輸一場球就如喪考妣,那種真純的情緒已經(jīng)過時了。
所以,我們看比賽時,不妨跳出來品味。NBA精心搭建了一場好戲,但其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他們精心營造的。其實我非常欣賞大衛(wèi)·斯特恩的智慧,他把聯(lián)盟的300多名球員都變成了演技精湛的戲子,而局外人未必知道這點:
科比和費城的仇恨是什么時候化解的?因為他們從未恨過。
奧尼爾每離開一支球隊,都會對舊主大放厥詞,其實沙克心中從未有過怨懟,因為他深諳聯(lián)盟的游戲規(guī)則,所以他不是拉希德·華萊士,永遠不會遭到聯(lián)盟的排擠。
勒布朗·詹姆斯每到一座城市都會遭到嘲諷,好吧,這種假戲真做的舞臺劇真正做到全民了。
所謂的XX蜜、XX黑,都是聯(lián)盟手中操縱快樂的小道具。這個時代永遠不缺乏憤青,所以聯(lián)盟制造永恒的愛恨,他們不幼稚;但如果有人深陷勝負的窠臼中,并十年如一日地陷入虛無的愛恨中,那就是中蠱,一種不可救藥的幼稚。
光陰每一時刻都在流逝,值此新年之際,很多NBA球員都在TWITTER上說出了自己美好的祝愿——真是溫馨快樂的時光。過完年后就翻臉,那不是NBA的行事方式。他們永遠是娛樂先行,錯會了這點,就無以領會NBA的精髓。
不是嗎?即將來到的勞資協(xié)議一旦談不攏,NBA就會面臨停擺的威脅。但這背后的潛臺詞是:球員們愿意和NBA搭戲,但這是一件耗費青春的苦差事,所以報酬一定不能縮水。
因此,我們必須向丹尼斯·羅德曼致敬。憤青不可憎,但不老的憤青就有些幼稚了。留待六個月后,看著菲爾·杰克遜瀟灑離去的背影,你會感慨:人生未必如戲,但NBA的確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