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爭妍紛吐香”的文學殿堂里,唐詩、宋詞、元曲,猶如三朵搖曳生姿、儀態萬千的奇花異葩,傲立不群。它們或凝練,或鋪張;或婉約,或豪放;或凄切,或高亢。吟誦朗朗上口,回味唇齒留香,既陶冶情操,又涵養性情,久而“潤”之,就會達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般的平和境界。
人在年少時,意氣風發甚,宜讀唐詩。風華少年,書生意氣,正是揮斥方遒、奮揚理想風帆的大好時光。唐朝興盛,使浪漫氣息極熾,造成了唐詩豪邁、樂觀向上的詩之氣韻,其格律,極宜關東大漢綽月牙鐵板慷慨高歌。它常能潛移默化地使少年的人生觀積極向上。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明是寫泰山之高,實際上寫出了“站得高,眼界開闊,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大境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直達目標的勇氣,又是何等的豪邁、大氣!“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此句暗含了時間的不復回性,告誡青年人要珍惜當下,催人奮進。這些鏗鏘有力的人生絕唱,是唐朝詩人沾取真情書寫的,其健康明朗的風格,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養形成,能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宋詞清麗,婉約,其韻致又宜二八青春女子坐香閣彈素琴,淺吟低唱。那些讀后清氣滿齒的絕佳詞句,多是抒寫離人愁恨、閨秀情長的,其綺麗、細密、溫軟的風格,像株株秀麗的雨后清荷,清新、細膩著周圍的人。如“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意境是何等清幽、靜謐,只怕村野粗俗女子,連讀兩遍,也會沾染儒氣,舉止高雅、情感豐富起來。而“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道盡了讀書人憂國憂民、心系社稷蒼生的蒼涼、悲憫。這讓世人舉止雅文、氣質華貴、言談脫俗之物,就是人之所說的令人目醉神迷的書香氣吧。所以,受詩詞影響、舉止優雅的書香女子,也定是具備“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宋詞的眼”的詩書女子。
元曲直抒胸臆、淺白易懂,又飽含世間哲理,應由耄耋老者捻須清唱。在直白如話的元曲里,我們往往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宣泄,更能感受到元曲所特有的畫外之象,言外之意。如“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道出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及努力工作、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天教你富,莫太奢。沒多時好天良夜。”此句淺白地道出富不可奢、奢便敗落的真理。
在唐宋元悠遠的天空下,正是有了這些淺吟低唱的唐詩、宋詞、元曲,才更顯出了歷史文化的絢爛至極,其遺留下來的詩詞氣韻,一定能撫慰今人浮躁空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