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隆重召開了第三次全區人才工作會議。會前,自治區黨委、政府集中出臺了《關于加快吸引和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意見》和3個配套政策文件。在這“1+3”文件中,設計了我區有史以來資助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兩項制度:八桂學者制度和特聘專家制度。2010年12月起,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牽頭,正式啟動實施這兩項制度。經過宣傳發動,全區各地各單位累計上報了122個八桂學者設崗申請、186個特聘專家設崗申請。按照第一批選聘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各30名左右計算,設崗競爭指數約為4 ∶ 1和6 ∶ 1。經專家小組初評、評審委員會終評、人才協調小組審議并報經自治區黨委同意,在我區有關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第一批設置廣西大學“應用生物技術”等31個八桂學者崗位,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鋁冶煉節能研究”等32個特聘專家崗位。
從總體上看,第一批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崗位設置具有3個方面特點:
一是研究領域覆蓋面寬,充分反映產業需求。首批63個崗位,既重點覆蓋了自治區重點發展的食品、汽車、冶金、石化、電力、機械、有色金屬等千億元支柱產業,又超前覆蓋了重點培育的醫藥制造、生物、電子信息、造紙與木材加工等產業,還充分反映了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除區直有關院校企業外,還覆蓋了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玉林、河池、崇左等7個市的一批先進裝備制造、資源精深加工、生物制藥重點骨干企業和基礎研究領域,比如南南鋁、柳工、柳機、五菱、三金、玉柴、梧州制藥、中信大錳等。
二是依托創新平臺堅實,對拔尖人才有較大吸引力。充分考慮國家科技部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教育部的重點學科、發改委的工程實驗室、工信部的企業技術中心、人社部的博士后“兩站”等的建設需要,兼顧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建設的需要,特別傾斜那些準備引進高層次人才領銜擔綱的重大科研創新平臺。從總體上看,各設崗單位都有較好的創新平臺支撐,下一步,我們要重點把高端人才引進與創新平臺建設結合起來,確保高層次人才“引之能來、干之能成”。
三是多數單位準備充分,預期創新前景良好。評審中,無論設崗單位,還是專家成員,或是區內外評委,都對這項制度設計給予很高評價,認為這是經濟建設、事業發展、人才培養迫切需要的大好事、大實事。很多單位在設崗答辯中都表示要對這兩項人才政策給予全力支持。有的單位在積極申報設崗的同時,還積極聯絡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準備利用八桂學者、特聘專家這兩個層次平臺,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帶動科研團隊上層次、上水平,可以預期在這兩個“龍頭”項目的帶動下,我區人才開發整體水平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31個八桂學者、32個特聘專家,最終設在哪些具體單位、具體學科或者領域?
第一批31個八桂學者崗位當中,自然科學類的崗位有27個,分別是:
1、廣西大學的應用生物技術
2、廣西大學的城鄉建設與工程安全
3、廣西師范大學的藥物化學
4、廣西師范大學的多源數據處理與安全
5、廣西醫科大學的轉化醫學
6、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
7、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材料學
8、桂林理工大學的環境科學與工程
9、桂林理工大學的巖土工程
10、廣西民族大學的混雜計算與集成電路設計分析
11、廣西中醫學院的中藥創新理論與藥效研究
12、廣西科學院的分子酶工程
13、廣西農業科學院的甘蔗種質創新利用
14、廣西農業科學院的水稻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
15、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16、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松樹資源培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
17、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的亞熱帶蠶業技術研究
18、廣西藥用植物園的西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
19、廣西水產研究所的羅非魚種質創新及選育
20、廣西果蔬研究所的一年兩收葡萄栽培技術研究
21、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有色金屬選礦技術
22、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壓工程機械液壓元件開發和系統研究
23、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微小型汽車平臺開發
24、桂林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電網與柔性輸電工程
25、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藥天然藥物創新研究與開發
26、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研發
27、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錳系新材料
人文社科類的八桂學者崗位4個,分別是:
1、廣西大學的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研究
2、廣西師范大學的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研究
3、廣西藝術學院的漓江畫派創新研究
4、廣西民族大學的中國與東南亞關系研究
第一批32個特聘專家崗位當中,自然科學類的崗位29個,分別是:
1、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鋁冶煉節能研究
2、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的銦基光伏電池新材料
3、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的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鋁合金材料與加工
4、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裝載機研發
5、柳州五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研發
6、柳州五菱柳機動力有限公司的小排量汽油機研發
7、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預應力結構錨固技術
8、廣西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的高新精細化工產品研發
9、桂林微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蛋白質高效表達工程
10、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
11、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動機清潔燃燒技術
12、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
13、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中西醫結合肝病防冶研究
14、廣西腫瘤防治研究所的廣西常見腫瘤防治
15、廣西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微創手術
16、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的壯醫藥理論與臨床技法
17、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的廣西道路材料與結構研究
18、廣西農業科學院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與防控
19、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桉樹優質資源與產業技術創新
20、廣西水牛研究所的水牛種質資源創新及應用
21、廣西獸醫研究所的預防獸醫學
22、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的木薯育種與栽培研究
23、中科院環江喀斯特農業生態試驗站的桂西喀斯特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
24、廣西大學的高能天體物理
25、廣西大學的作物學研究
26、廣西醫科大學的現代創傷與組織修復
27、廣西醫科大學的地中海貧血防治研究
28、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機械電子工程
29、桂林理工大學的有色金屬功能材料
人文社科類的特聘專家崗位3個,分別是:
1、廣西社會科學院的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研究
2、廣西師范大學的桂學研究
3、廣西民族大學的中國南方與東南亞民族研究
二、應聘人選的條件要求以及應履行的崗位職責
八桂學者要面向海內外選聘高層次的領軍人才,特聘專家要面向區內外選聘高層次的學術技術帶頭人。應聘人選首先應當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道德高尚,學風嚴謹,品行端正,身體健康,能堅持從事科研攻關或勝任科研一線工作。
八桂學者應當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在本行業、本領域有較大影響;具有較強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主持過省部級以上重點課題研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重大工程技術項目,注重加強學術梯隊建設,善于培養中青年科研技術骨干,能夠帶領本科研創新團隊協同攻關;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年齡;八桂學者每輪聘期5年,全職應聘的每年必須在設崗單位工作9個月以上,非全職應聘的每年要有1個月的連續到崗工作時間,且每年累計到崗工作3個月以上;除上述基本條件之外,各設崗單位還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提出學科、專業、經歷、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補充選聘條件,具體參見各設崗單位網站公布的選聘公告。
特聘專家應當具有相當學術造詣,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區內外同行認可的研究成果,在本學科、行業領域有一定影響;具有較強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主持過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工程技術項目,善于培養中青年科研技術人才,能帶領科研團隊協同攻關;特聘專家每輪聘期3年,從單位內部選聘的每年必須在設崗單位工作累計不少于9個月,從單位以外選聘的每年在設崗單位工作累計不少于5個月。各單位補充選聘條件,參見其公布的選聘公告。
關于八桂學者、特聘專家需要履行的崗位職責,范圍大體相同的,層次稍有區別,概括起來有5個方面:第一,要組織制定并主持實施本崗位創新發展規劃,為全區本行業、本領域的發展出謀劃策,為有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第二,要組織申報并主持實施國家級或自治區級科研課題、科技攻關項目、工程技術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第三,要推進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帶領科研創新團隊趕超不同層級的先進水平,提升在不同層面的地位和影響力。第四,要負責所帶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培養中青年科研技術骨干,帶動本行業本領域或設崗單位的人才梯隊建設。第五,這些崗位職責僅是原則規定,具體要由設崗單位與受聘專家學者協商,簽訂聘任合同,明確工作任務。
三、廣西下大力氣,出實招,真正吸引優秀人才
廣西將在推進制度創新,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方面,下更大的決心,投入更大的資助。
例如,在崗位津貼、科研經費、住房待遇方面,對人才干事創業進行大力扶持。一個自然科學類的八桂學者及其科研創新團隊,在一個聘期5年內,最大資助強度可以達到1350萬元。其中,自治區財政給予500萬元資助,設崗單位配套資助不低于500萬元;如果全職引進的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還可以享受一次性25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100萬元的安家費(住房補貼)。僅實施這項制度,引滿100名區外自然科學類的八桂學者,10年投入資金的上限就是13.5億元。對特聘專家的資助力度也不小,一個周期3年內的累計資助強度,最高可達到140萬元。以如此大的資助強度,支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其科研創新團隊,這在廣西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甚至與中央國家部委、兄弟省區市的人才資助項目相比,也具有很強吸引力,這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海納百川、愛才惜才的寬廣眼界和寬闊胸懷。
另外,八桂學者和特聘專家在人才流動、經費支配、成果轉化、助手選配、配偶隨遷、子女入學等方面,還享受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在尊重八桂學者、特聘專家意見前提下,給每個崗位配備4-6名中青年科研骨干,組成本崗位科研創新團隊等,有利于專家學者集中精力開展科研,帶動梯隊建設,形成核心競爭力。
四、遵循“三公”原則,廣開視野選到高素質的拔尖人才
首先,要面向海內外廣泛發布公告,讓更多優秀人才知曉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這一重大決策,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前來報名應聘,多中選優,好中挑強,這是確保選聘質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其次,要堅持“四堂聯審”制度設計,從嚴把關。設崗單位作為用人單位,把頭道關,從本崗位的全部申報人選中按照一定比例遴選,提出建議人選方案,同時還要上報未入選申報人選的信息進行備案;各市人民政府或自治區主管廳局審核把第二道關;自治區各主辦廳局組織評審把第三道關,這當中又分兩個環節,一要組織區內外同行專家進行背對背的通訊評審,二要組織區外專家占更大比重的評審委員會評審,努力排除主客觀因素干擾,確保提出高質量人選方案;最后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18家單位進行聯合審查審議。第三,要學習借鑒先進的評審理念、辦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比如,加大專家評專家的份量,依靠嚴格的程序設計,專家背對背的評審,得出更為科學的評價意見;合理設計評委會組成,邀請相關領域權威專家擔任評委,同時兼顧好各方面的代表性;優化申報答辯程序設計,給申報人選更多展現專業水準的機會,等等。第四,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在設崗單位遴選、主辦廳局評審后,研究設計如何進行有效的公示和核查,依靠社會和公眾的力量,把那些“帶硬傷”的人選排除在下一輪決策之前,確保選到最優秀的人才,為實現自治區黨委、政府制度設計的初衷,作出我們最大的努力。
五、采取措施,確保受聘專家學者能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及其科研創新團隊,實行的是合同管理。設崗單位分別與受聘專家簽訂聘任合同,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實行的是動態管理,定期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履行崗位職責、取得研究成果、促進成果轉化、培養學術梯隊等方面的情況。
在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制度試行辦法中,明確規定了考核主體、考核對象、考核權限、考核時限和考核結果運用的方式方法。既尊重科技創新的規律,也遵循現代管理的理念;既防止考核過多過密的弊端,又明確誰投入誰考核的責任。突出為受聘專家學者服務的主旨,加大對設崗單位的考核力度,督促其為專家學者提供寬松的創新條件。突出考核結果的運用,對考核優秀的專家學者,鼓勵設崗單位給予獎勵,并在下輪申報時優先續聘;對考核不稱職的,及時提出整改,敦促改進工作;對確實不合格的,設計了設崗單位、受聘人員正常退出機制,嚴格遵章執行,報請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認定后,解除聘任合同,停發崗位津貼和科研經費等等。
為了幫助八桂學者排除干擾,潛心開展科學研究,在制度設計時提出八桂學者在聘期內不得擔任設崗單位領導實職及內設行政部門負責人。對于已擔任設崗單位領導實職或內設行政部門負責人的,如果本人承諾當選八桂學者后,在聘期內不承擔行政領導工作、僅負責本崗位科研創新工作的,可以作為設崗單位推薦人選,上報參加后續階段的評審。這些設計,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確保專家學者潛心開展研究,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為廣西的科學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