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加強社會監督,規范全省各級慈善組織行為,建立自我約束和監督機制,保護慈善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山東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山東省慈善總會會同全省十七市慈善總會制定的《山東省慈善總會系統自律辦法》于9月20日頒布實施。該《辦法》共分六章二十條,從工作原則、職業操守、檢查監督、信息公開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圍繞善款募集、使用和信息反饋等慈善工作的關鍵節點,強化專門監督、媒體監督、社會監督,對慈善組織和慈善從業人員履職行為做出全方位具體規定。是山東省慈善總會及十七市慈善總會開展慈善活動遵守的行為規范。
辦法指出慈善組織要堅持獨立性和公正性。在章程框架下開展工作,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獨立的會計核算;堅持公益性。努力實現社會效益,不謀取商業利益;堅持公開透明原則。慈善捐贈、善款善物的管理和使用、捐助效果評估等信息通過有效形式公開,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管和社會監督。捐贈信息的公開,充分尊重捐贈人的意愿;堅持自愿無償原則。募捐和義工招募工作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救助和義工服務工作不得謀取經濟回報; 堅持平等原則。充分尊重慈善受益人的人格尊嚴和隱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格程序,規范運作,取信于民,努力提高社會公信力。
辦法指出,慈善組織要加強道德建設,規范職業操守,防范道德風險。工作人員要遵紀守法、敬業奉獻、清正廉潔、公道正派、誠實守信、情操健康。
辦法指出,慈善工作要堅持信息公開,慈善組織應定期公布善款、善物的募集、管理、使用情況和效果;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和專職工作人員情況;慈善資產情況;年度工作報告和階段性工作報告情況;年度財務報告和年度審計報告情況;重大事項的評估和重大活動信息情況。信息公開要遵循便捷、及時、有效的原則。
辦法指出,慈善總會要加強工作監督,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建立監事會監事詢問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定期向監事會報告工作。總會通過定期向社會公布募捐和救助信息,不斷完善外部監督機制。自覺接受審計、監察、民政、財政等部門監督、檢查,自覺接受新聞媒體和公眾的輿論社會監督。省慈善總會要依法加強對各分支機構的監督與管理,加強對市、縣慈善總會等會員單位的工作指導,確保全省慈善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