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鹽縣慈善總會采取措施,通過一看、二聽、三要求的現場施教,加強對全縣各鎮(街道)慈善分會秘書長的慈善檔案規范化建設培訓,讓全縣慈善檔案,以公正、公平、公開的做法來取信于民,向社會各界公開慈善檔案,并經得起社會檢驗。
公信力,是慈善事業的生命力。縣慈善總會為了讓全縣慈善檔案建設規范化,最近,在海鹽縣城武原街道辦事處,現場對全縣各鎮(街道)慈善分會秘書長進行了培訓。培訓人員現場查看了武原街道慈善分會各類檔案收集、整理、編目情況;聽取了該街道慈善檔案規范化建設的經驗介紹;邀請縣檔案局指導科就慈善檔案整理工作,提出了專項指導意見:一要注重收集,把在工作中形成的各類資料收集齊全,確保第一手資料的完整性。二要規范整理,建議由各鎮(街道)綜合檔案室分配檔號,由各慈善分會把應歸檔的資料收齊整理后,納入各鎮(街道)綜合檔案室集中統一保管,也為今后全縣虛擬數字檔案室建設做好準備。
縣慈善總會向全縣各鎮(街道)培訓的秘書長提出檔案規范化建設要做到的“五個性”:一是真實性,要客觀、原始,反映各項工作,做到對歷史負責、對工作負責、對捐贈者負責、對受助人負責。二是規范性,要建立起統一、規范的管理方式,只有規范化了才能把工作做好。三是完整性,慈善事業從開創到前進,這期間積累了大量的史料,要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分析,總結經驗,才能不斷向前,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四是連續性,檔案收集整理是有延續的,要對受助戶連續不斷地跟蹤記錄,才能全面掌握他們的產出、收益,從而分析研究項目救助成效。五是公開性,只有公開,才能公信,這是慈善事業的生命力,也是取信于民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