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推薦書單只是《讀讀書》編輯們從眾多“身心靈”讀物挑選出的極少部分而已。挑選的原則是大眾性和權(quán)威性。大眾性是指該讀物接受面的廣度,權(quán)威性主要來自廣大讀者和學者們對此書的推薦度。無論那種薦書單都不可能做到對閱讀個體的充分掌握,所以《讀讀書》所制作的這個薦書單,只是希望讀者能夠從中找到某條隱秘的閱讀“食物鏈”,自己去尋找到符合自己“營養(yǎng)”需求的身心靈閱讀“食譜”。再次說明:在大陸身心靈閱讀的興起也是近幾年的事情,所以很多讀物還沒有經(jīng)過一個“淘洗”的過程,質(zhì)量的參差不齊在所難免。鑒于各個媒體編輯自身閱讀視野的限制,可能很多好的讀物和壞的讀物同時被推薦出來,所以請讀者們對此注意。
NO.1
《踏上心靈幽徑》
作者: 杰克·康菲爾德
譯者: 易之新 / 黃璧惠 / 釋自鼎
出版社: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定價: 38.00元
心理學界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提出“超個人心理學”,從那時起,就有各式各樣嘗試整合心理治療與靈性修行的學派與治療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將東方的智慧與禪修方法,與西方現(xiàn)代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wù)相結(jié)合。但能夠?qū)⑿睦韺W、心理治療提升到與靈性修行對等的地位,切實以整合的觀點來看待人性與人生追尋之路的人,實在不多,本書作者杰克#8226;康菲爾德堪稱其中的翹楚,而這本代表作也可說是結(jié)合心理治療與靈性修行的典范之作。在書中,作者結(jié)合自己多年修行和心理治療的經(jīng)驗,糾正了人們對靈性修行的誤解——修行是為了逃避痛苦和困難,或是為了尋求超凡的體驗;指出靈性修行與占有或智商無關(guān),而是一種發(fā)現(xiàn)愛的能力。當你擁有這種愛,就踏上了專屬于你的心靈幽徑。
NO.2
《寧靜的森林水池》
作者: (美)杰克·康菲爾德 保羅·布里特
譯者: 奧西
出版社: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定價: 25.00元
《寧靜的森林水池》講述了:我們的世界正處于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在西方,人們在學瑜珈、柔道和禪修這些東方事物,而在東方,人們在學科學、商業(yè)和西方藝術(shù)與哲學這些西方事物。這正是一個陰和陽轉(zhuǎn)換非常迅速的年代。因此如果你固執(zhí)于任何觀念——什么是東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事情是怎樣的,事情應(yīng)該怎么樣,那么你就會有麻煩;你就不能跟這個世界聯(lián)接。但是,如果你放下一切,放下你的所有觀念和見解,那么真相就在你眼前:天是藍的,樹是綠的,糖是甜的,鹽是咸的。
NO.3
《當生命陷落時》
作者: 佩瑪·丘卓
譯者: 胡因夢
出版社: 北京大方弘文
出版年: 2007年
定價: 25.00元
《當生命陷落時》的作者佩瑪#8226;丘卓是創(chuàng)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弟子之一,是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同時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長,該修道院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當生命陷落時》能打開你的慧眼,讓生活更踏實、喜樂。它是西藏金剛乘比丘尼佩瑪#8226;丘卓對弟子的開示記錄,全書共22篇,看起來是一篇篇獨立的開示,實際上一盞盞精神生活的明燈,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開無名的心結(jié),是最具啟發(fā)性的現(xiàn)代實修經(jīng)典。
NO.4
《一生的學習》
作 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譯 者: 張南星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出版年: 2004年
定價: 20.00元
《一生的學習》中,克里希那穆提從根本上探討了教育與生活的意義,以及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應(yīng)對當今世界的種種危機。我們配做父母嗎?想想我們曾經(jīng)受過的教育,想想我們是如何一天天變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來塑造各種標準樣式的人,教導(dǎo)人們?nèi)で蟀踩小⒊蔀橹匾宋铮蚴窃缛者^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長了這個世界的不幸與毀滅;如果教育只是一個職業(yè),一項賺錢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師怎么會用愛心去幫助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NO.5
《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
作 者: 克里希那穆
譯 者: 胡因夢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年: 2005年
本書是克氏教誨的精選,諸多內(nèi)容內(nèi)地讀者都不曾接觸。對于尚未領(lǐng)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門讀物,深入淺出,完整詳實。對于已經(jīng)入門的讀者而言,它是深化之書,厘清困惑,滌凈煩憂。絕對值得再三閱讀,細細品味。
你可曾安靜地坐著,不專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費勁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詳?shù)刈窟@時你會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會聽到遠處的喧鬧聲以及近在咫尺的細微聲響。這意味著你把所有的聲音都聽進去了。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在不強求的情況下產(chǎn)生了驚人的轉(zhuǎn)變。這份轉(zhuǎn)變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識。
NO.6
《無常》
作者: 阿姜查
譯者: 賴隆彥
出版社: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
定價: 28.00元
本書作者阿姜查以非常簡單與樸實的風格,談?wù)搩?nèi)觀諸法的三個特征——無常、苦與無我,并且提出有力的對治法,讓我們可以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包括放下執(zhí)著、活在當下與從事禪修。阿姜查的教法是以無常為基礎(chǔ),作為修習正念的初始焦點。它是打開大門的鑰匙,使人得以進入正法,帶領(lǐng)心看見經(jīng)驗的其他面向。當心開始了解一切事物在本質(zhì)上都是不確定時,貪愛與執(zhí)取的問題便開始消散與瓦解。
NO.7
《禪與自在解脫》
作 者: 艾雅·凱瑪
譯 者: 陳錦書
出版年: 2009年
定價: 28.00元
本書是艾雅#8226;凱瑪在斯里蘭卡舉辦的“十日禪”課程內(nèi)容的匯集,曾獲倫敦佛教學會的韓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 Award)最佳佛學導(dǎo)論著作獎。正如作者在為本書寫的前言中所說,這本書是為了想要遵循修行之道,以尋求生命的喜悅與滿足的人而寫的。作者從禪坐的重要性與方法入手,指出禪修具有凈化心靈的功用,包括消除煩亂的念頭,讓心靈專一而不散亂,讓心靈保持靈活,以及產(chǎn)生靜謐的心靈力量。而其方法則不外身、受、心、法四念處修法,尤其注意對呼吸和念頭的察覺。在此基礎(chǔ)上,進而生起覺觀,體驗一切事物無常變易的真相,排除有關(guān)自我的概念和思想。當我們的知覺不再受制于情緒反應(yīng),而安住于慈悲心之中,就能獲得心靈的解脫。
NO.8
《平常禪》
作者:艾茲拉·貝達(美)
譯者: 胡因夢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
定價: 24.00元
《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內(nèi)文由淺入深,逐漸引領(lǐng)讀者進入身心實修體證的動力過程。在第一、二、三章中,作者先試圖提醒我們不要逃避困境,要把困境視為道途;遭受打擊時,必須學會將注意力轉(zhuǎn)向內(nèi)在,而不要習慣性地歸咎于別人。接著他開始闡明實修生活的真義及厘清信念系統(tǒng)的方法。第四章的體證和目睹以及第六章靜坐的三個面向,是本書最具有獨門見地的方法概論,在其中艾茲拉為我們厘清了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體證”與“覺知身體的感受”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實修體悟。
NO.9
《你可以,愛》
作 者: 一行禪師
譯 者: 鄭維儀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1年
定價: 38.00元本書想要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自在,不能夠沒有愛,愛是一切幸福的門檻,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鋪路石。但是要學會愛,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行禪師以他慣有的溫柔力量,用經(jīng)驗和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教法,是通往愛的最佳捷徑。禪師以正念、頂禮、說愛語、觀想等方式來修行四無量心,詳細且實用的步驟,可以當下運用,進而開發(fā)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真正的愛能理解他人,幫助他人;能接納完美與不完美,并有強大的內(nèi)心力量,可以不執(zhí)著;真愛甚至可以療愈一切身心的疾苦。
NO.10
《萬法簡史》
作 者: 肯·威爾伯
譯 者: 廖世德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05年
本書氣魄宏大,內(nèi)容豐富,觀點既融合了東西方在該領(lǐng)域該學科中研究的精華,又貫穿了作者獨特的個性和不凡見解。本書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娓娓道來,對我們?nèi)松闹卮髥栴}。對我們面臨的困惑和不安給予了富有創(chuàng)見的解釋。這些問題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變化、環(huán)境的持續(xù)破壞、差異性和多元化、受壓抑的記憶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在信息時代的地位等等。
NO.11
《內(nèi)在的探索》
作者: 阿瑪斯
譯者: 胡因夢
出版社: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
定價: 26.00元
作者阿瑪斯認為,我們的心靈就像一顆有許多切面的鉆石,大部分的心理學派與靈修體系,只琢磨了這顆寶石的某些面向。他開創(chuàng)的“鉆石途徑”則是將西方心理學與東方智慧整合,運用了情緒治療、認知治療、直覺式的揭露、呼吸技巧、靜坐冥想、及精微能量的探討,來探索心靈的深度和廣度,幫助人們面對各種心理障礙和關(guān)卡,活出充滿關(guān)愛、智慧、喜悅、活力的人生。
NO.12
《愛情與工作的每日禪》
作者: 夏綠蒂·凈香·貝克
譯者: 陳麗西
出版社: 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定 價: 28.00元
在一個關(guān)系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身體、心理、知覺和念頭的真正面貌,再沒有其他方法比一個關(guān)系更能讓我們識破自己陷在哪兒、執(zhí)著于什么了。在這本書中,凈香#8226;貝克向我們傳達了禪修的真正目的,不是打坐時候的體驗,而是在生活中的每個當下、每一個關(guān)系中,留意自己身心的反應(yīng)及變化,逐漸增強對身體的覺知,以此對治我們的習性和存在的問題,從而在工作與愛情中,達到圓滿、如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