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com是軟件即服務的主要發起者,也是平臺即服務的重要參與者,但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Salesforce.com卻屢屢受挫。
Salesforce.com是軟件即服務的主要發起者,也是平臺即服務的重要參與者,但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它卻屢屢受挫。
乘著云計算興起的春風,Salesforce.com出身就在于軟件即服務。軟件即服務及需及購的使用方式使得眾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向此服務敞開懷抱。
雖然在中國出現了土生企業八百客,憑借其更符合中小企業期望的價格對市場形成了控制。甚至其中國域名也曾一度被搶注。
但面對任何跨國公司都無法忽視的巨大市場,它一直在做著自己的努力。
早在2006年在中國香港設立的辦事處成為了發布中國策略的軸心,次年4月末其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低價和“先試后買”策略也是在香港發布的。
但中國市場仍然對之認可度比較低,其銷售理念和服務方式在大陸市場的適應性也比較差,以至于盡管有針對中國大陸的網站和銷售電話,打通后卻很難聽到熟練的普通話,這才其業務在大陸展開的瓶頸。
Salesforce.com一直在證明著自己不止是CRM提供商。它建立的提供在線服務的開發平臺Force.com已經獲得了日本郵政和雅芳公司的使用。
只是其上大多數應用規模還較小,其功能也非常具體,但該公司的報告顯示,已經有超過13.5萬個應用已經建立在此平臺上,同時有20多萬開發者申請加入其開發者計劃,這證明其在平臺即服務領域已經初步確立了認可度,平臺在其服務中也處于基礎性的地位,但其宣傳與推廣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拓展。
隨著社交平臺的急速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在社交平臺如Facebook或者諸如開心網和人人網之類土生網站上尋求或者分享自己與他人所需。而Salesforce.com對這一領域也顯示出更大的興趣。
貝尼奧夫曾表示,自己此前從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經驗,但目前對馬克·扎克伯格的商業思路很感興趣,原因就是希望使其產品具備更多社交網絡元素。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針對企業用戶推出了社交平臺Chatter應運而生,以方便企業用戶的員工共享各類信息,并加強工作協調能力。
借助該平臺,企業員工可上傳個人資料、實時信息和狀態更新,同時把應用程序和數據整合到平臺當中。
Salesforce.com還以3100萬美金的價格成功收購即時通訊公司Dimdim,把協作和通訊整合為一體,部署到Chatter通訊平臺中。
此舉包括升級Chatter功能的計劃都是該公司向Cloud 2轉型的一部分,而Cloud 2將更具社交化、移動化和即時化性質。
為了成功跨入Cloud 2時代,早前該公司就以2.12億美金收購了一家基于Ruby應用程序的云計算平臺。通過收購專業企業進行技術資源的整合,是大型企業快速展開新業務的有效手段,也容易造成因企業文化等原因造成的水土不服,仍需要磨合的時間。
凡此種種,Chatter平臺仍是符合當前網絡社交化的整體趨勢的。網絡的社交方向發展適于用戶之間的信息的更快交流,對資源的有效應用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開放與共享也是貝尼奧夫能夠成功精神源泉。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客戶服務的低廉甚至免費仍是企業產品能夠得到有效推廣的重要原因,對中國市場的適應能力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本要求,而這也仍是Salesforce.com目前未能充分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