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舉著“開放”大旗的Google顯然明白,它的移動互聯網之夢能否順利實現,取決于整個移動產業鏈的銜接狀況。
洶涌而來的移動互聯網浪潮令谷歌充滿了緊迫感。“2011年谷歌的所有戰略計劃都與移動設備有關。”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最近撰文如是說。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舉著“開放”大旗的谷歌顯然明白,其移動互聯網戰略能否順利實現,取決于整個移動產業鏈上下游的銜接狀況。免費、開源的平臺吸引了眾多的移動設備廠商和開發者參與其中,才能順利完成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基礎打造工作。
事實上,剛剛進入新年,谷歌已經開始了有計劃的行動。1月底,谷歌計劃招聘大批移動應用開發者,開發多種類型的游戲和應用,以幫助谷歌在應用領域對抗蘋果。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新傭金政策的確立,那些原來為谷歌工作的員工改變了自己的崗位,紛紛轉向為谷歌開發應用程序。他們轉變的原因顯而易見,蘋果App Store的成功樣本令眾多開發者們相信,從應用程序付費下載和相關廣告中能獲得不菲的金錢。
免費開源的Android平臺已然成為谷歌掘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基礎。2007年,谷歌推出了為手機等移動設備設計的免費開源操作系統Andriod。與蘋果依靠軟硬件和服務通吃的封閉式模式盈利所不同,谷歌則是通過向手機廠商和軟件開發者免費派發開源的Android操作系統,降低了智能手機的研發門檻,進而籠絡開發者共同打造產業鏈進行盈利。
目前,Android用戶能夠通過移動應用商店下載超過10萬款應用,而蘋果的應用商店可供下載的應用數量超過了35萬款。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付費下載和來自免費應用產生的廣告營收,今年全球移動應用營收將增長兩倍,達到151億美元。除通過上述方式直接獲得營收之外,更多更好的應用,能夠支持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繼續與蘋果的iPhone和iPad進行抗衡。
對于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劉允公開表示,2011年谷歌中國一方面將推動移動互聯網市場進步,另一方面,將在移動互聯網終端廣告平臺等領域進行探索。“目前全球的46億移動用戶中,3/4來自中國、印度、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空間巨大。”
得益于開放的Android,下游的一大批終端廠商也從中受益。摩托羅拉憑借Android手機扭虧為盈就是最好的例證。但在“野蠻生長”過程中,Android也遇到不小的挑戰。
Android平臺的不足之處首先在于標準混亂。Android1.1、1.5、1.6、2.0、2.1、2.2……眾多版本令終端廠商“眾口難調”。一方面,開源的Andriod平臺降低了終端廠商研發智能手機的技術壁壘,繁榮了智能終端市場;但另一方面,各終端廠商為了追求個性化,對Android系統二次開發,導致各版本系統之間兼容性差的問題。因為迄今為止谷歌仍然難以強迫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相應的手機升級固件,這也造成了不同廠商各自為戰的局面。
隨之而來的隱患還有:開放的操作系統使得手機廠商進入智能手機的門檻降低,這迫使手機廠商的競爭逐漸止步于硬件領域,從而引發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從這個角度來說,手機廠商們的困境還遠沒有結束。
對于谷歌而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回Android的控制權。此前關于谷歌 將在Android3.0中統一界面,封閉更多API的傳言甚囂塵上,引發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強烈反應。同時,受制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來自蘋果和微軟的競爭,以及Android自身的限制,谷歌要贏得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前路仍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