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有競爭的方式養育孩子 無端攀比=浪費操心
去年春季的一天,我登錄自己的電腦,收到來自朱迪的一封郵件,整整三頁紙,她為兒子艾文而傷心。艾文上高中二年級,現在申請大學的進度有點落后,她常常在凌晨3:00的時候,因為擔憂這些事情而睡不著。“朱迪,”我說,“我能問你一些事情嗎?你遇到什么人了?是不是遇到了別的家長?”她說,確實是聽了些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有的孩子考了比自己孩子高很多的分數。但別人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有什么關系,他們也許根本不會申請同—個系。
記住1 用競爭的方式養育孩子其實是在玩—場失敗的游戲
盡管外表看上去競爭能帶來效果,但是和其他家長做比較,會讓你陷入競爭的事端中,常見的—個結果就是,父母會為他們的兒子不如同伴而擔憂。你知道鄰居中哪位是爭強好勝的家長嗎?我們所有的人也都有好勝心理。當你的嫂子不停地炫耀她的兒子是個絕對天才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為什么自己14歲的兒子早晨仍然常常忘記系緊自己的鞋帶。
記住2 努力為孩子創建—個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環境
爭強好勝的養育方式存在于所有的鄰里和家長之間,它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我經常發現爭強好勝的家長會無意識地取代自己孩子的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孩子創建一個能讓他感受到成功的環境,而競爭的養育方法卻破壞了這個環境,它為每個當事人帶來不必要和不恰當的壓力。
記住3 糾纏與周圍孩子的比較沒有意義
家長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強項上,而是糾纏于與周圍孩子的比較,炫耀那些成功故事,而這些故事有很多夸大的成分,只有半的真實性,甚至可能只是—個謊言。所以,即便是最善意的家長,也難免掩蓋真實的情況,所以最好談論一些有趣的話題或者干脆不在一起談話,這樣可以避免掉入“競爭”的陷阱中。幫助孩子成長,使他們成為自信、能與自己和諧相處、關心他人的人,這才是最終意義上的成功,這比任何分數或成績都重要。
行賄、羞辱和談判都不起作用好成績≠好卡車
克雷格和祖父母柱在個大農場,他的祖父是個保守節制的商人,有相當可觀的財富。因為家里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養育過小孩子了,所以他對克雷格的照顧非常周到,同時也很嚴格。克雷格和祖父達成一個協議,只要他的GDA成績保持在3.3分,就能有一輛福特卡車模型。當然,對于未來買一輛真的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問題是,要考出好成績。這個孩子度很苦惱,學校的壓力加上他自己掙扎糾結的生活狀態,讓他面臨羞辱和失去希望的可能。他只是希望將來有那樣的輛名車。他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學習,害怕去學校,總是擔心有什么差錯會導致他的名車夢化為泡影。
記住1 不要行賄,孩子會因此沒有志向
有的時候,來到我辦公室的家長承認,他們會用錢來獎勵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告訴我上學對孩子來說就是“工作”,既然這樣,為什么成績好不能得到金錢的獎賞?奇怪的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賄賂很明顯不合時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人為的因素不能培養出快樂、穩定、有韌性的個性。相反,這些孩子長大后,會依賴于外部的小伎倆去做事,而不是個人的做事動機。他們不去尋找喜歡并有激情做的事情,而是不斷地關注外部能給予他們的獎勵。
記住2 不要羞辱,錯誤不等于失敗
沒有比在公眾場合訓斥、特別是當著他剛剛遇到的某個人的面斥責他更讓他感到羞辱的。只因為孩子犯了一個成長過程中的普通錯誤就被別人認為不夠優秀,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從這樣的判斷中得到激勵。如果羞辱他,你就是在告訴他錯誤就等于失敗,而實際上它們是不一樣的,如果樣的話,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的每一天得到的都是不及格。
記住3 不要談判,你的兒子其實很在乎(他只是不想讓你知道)
有時候,家長會打電話我,說兒子的成績非常糟糕,接著會告訴我,他們的兒手卻對自己的狀況很滿意,他看上去一點都不在乎,家長說什么都不起作用。我告訴家長,他,們的兒子正在努力不辜負500萬個不同的期望,其中包括他對自己的期望。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試圖去買現那些看起來達不到的期望會引起過度焦慮,他們會選擇閉口不言,并且表面上做出一副根本不在乎的樣子。這種行為和心理上所表現出的矛盾,總比明顯的受挫敗要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