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聽艾默生的新任總裁演講,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動時,他的回答很妙,對外流的人,公司從不挽留。他說,人們總是覺得對岸的草更綠,中文里稱為“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強烈好奇心是任何升職加薪都無力抵擋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順其自然。對于吃了對岸的草以后,又覺得還是這邊岸上的草好的回頭客們,公司也不回收。他的理由更簡單:每個成年人必須為自己曾經做過的決定負責,簡言之就是回頭無岸。
公司在招聘員工的奉行的是“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準則。所有在公司待的人,都多多少少經歷過所謂的“空降兵事件”,就是有職位空缺時,公司不在內部調整或提拔已有的員工,而選擇了從外面找人。這種情形,在沒有系統的職業發展規劃的中型公司里尤為多見。其實,除了少數經營狀況有問題、需要外援來力挽狂瀾于既倒以外,大多數平穩經營的公司都沒有真正的需求和必要。外來和尚好念經的原因,和總是感覺“家花不如野花香”的出軌老公的想法大致是一樣的。無非是野花,也包括在別人院子里的家花,在美麗度、新鮮度和神秘度上的可以輕松完勝自家院子的花兒。
新鮮度。喜新厭舊,乃人之本性。自家的花再美,兩年三年,五年六年看下來,不免有了審美疲勞,甚至是墻紙效應,往往容易被管理者忽略不計。野花就不一樣,勝在新鮮——就算是姿色平平,也有眼前一亮的驚艷效果,反正和家里那個不一樣就好。
美麗度。自家的花,經歷了從新到舊,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過程越長,越是有對有錯,有好有壞。而公司對你的評估,也自然是好加壞,對加錯,幼稚加成熟再除二,結果不免落了個平常。野花又不一樣,勝在瞬間——面試的兩三個小時,展現的肯定是最好的一面,最成熟的一刻,之前的傻事丑事,盡可以一筆勾銷。這樣的狀態下,脫穎而出也就理所當然了。
再有的就是神秘感,牽扯出了無限的吸引力和刺激度。自家的花,老夫老妻,知根知底,幾年下來,早就沒有了戀愛時的遮掩羞澀,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真實。不幸的是,男女關系也好,同事關系也罷,經得起細看的大多不算美麗,所以那野花欲說還休的神秘經歷,驚鴻一瞥的輝煌過去,都可以給公司無限遐想的空間,令人心向往之,以為找到了稀世珍寶。一時不免患得患失,高薪高位的聘請,自然是不在話下。
所以,如果你不幸是一朵不得志的家花,面對風光進院的野花,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待得野花變成了家花,再一決芬芳。或者自己也空降一把,變成別人院里的野花。如果你是風頭一時無兩的野花,也要盡快扎根、盛放,在主人疲勞前站穩腳跟。
其實,公司也就像是那《喬家大院》,野花也好,家花也罷,最終結局,無非是曲終人散,—部《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電影可作參考,爭風吃醋,爭奇斗艷,就是一場戲,切不可太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