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偏愛那些具有一種本質的溫情在其中蕩漾的片子,如同晨曦般清新明朗,因為這樣的電影可以帶來美好和喜悅。我們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謎,所以更需要理想加以維系,就像頭頂上的陽光,讓我們感到踏實。
這里,我想提及一個為著美好生活做出貢獻的人,他就是著名的法國導演Jacques Perrin。這位曾經在意大利經典影片《天堂電影院》中扮演中年托托的成功導演,待人溫文爾雅,身上透著書卷氣。他為我們拍攝了一部無與倫比的電影——《遷徙的鳥》。
非常和諧,非常美麗。在高遠薄藍的天空背景下,音樂悄然響起。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意識到一個博大的世界正與自己共生。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么候鳥會不畏艱險遷徙數千公里然后又執著地返回家鄉。Jacques Perrin對此的解釋是“只是為了一個承諾”。圍繞著這個承諾,他詩意地理解并記載了這些候鳥們的生命圓弧。
我想,鳥類其實和我們人一樣,都是時間的產物,更是情感與愛的產物。這樣的電影讓我感到欣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俯沖入水的鏗鳥,南極的帝王企鵝,飛越塞納河的黃嘴天鵝,孤獨的白頭海雕,還有很多很多,已經記不得名字的鳥兒們。
整部電影都是在飛,在白云之上,在藍天之上,在我們的心靈之上。美麗無比,幾乎每一幅畫面都是可以剪輯下來嵌入相框的。還有它的音樂,空靈悠揚,相當抒情。以最溫暖的聲音陪著我們一起見證生命的堅韌和偉大,自然的神奇與瑰麗。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只候鳥,只不過在現代化的霧靄中困頓于對生命本真的追求。但最終抵擋不住造物主的擁抱,就像Nick Cave唱的那樣“And tonight I will be by your side. But tomorrow I will fly away. Love rises with the day. ”
Jacques Perrin借鳥抒情,抒發自己靈魂中的理想,抒發自己想要高飛的愿望。或許,他還想表達:人與鳥類的關系;文明與自然的矛盾;生存的艱難;諾言的力量。我們甚至還可以從電影中聽懂鳥類的語言,看出鳥類的思想。這就是大師,只有大師,才能拍出如此美妙的電影。
這是一部偉大的記錄片,它勾起了我們對飛翔的欲望。韓國作家金河仁在一個訪談中這樣說:如果有來生,我想變成一只鳥,飛向高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一直都記得這句話。我也有想飛的愿望,期待地老天荒,期待一雙翅膀。
夢與鳥飛翔。就讓我們在這100分鐘的時間里,一起高飛,隨光而行,擁抱夢想。【責編/九月】
影片信息:
中文名:遷徙的鳥
原名: Le peuple migrateur
編劇: Francis Roux / 雅克·貝漢 / Stéphane Durand / Jean Dorst / Guy Jarry
導演: 雅克·貝漢 / Jacques Cluzaud
主演: Philippe Labro / 雅克·貝漢
類型: 紀錄片
片長: 98 分鐘
語言: 法語, 英語
制片國家/地區: 法國 意大利 德國 西班牙 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