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但舞臺藝術卻高于生活,也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例如,古裝戲的服裝只能在舞臺上穿,而不能穿著在大街上滿街轉。裸體模特只能工作在畫室里,要是出現在馬路上或者風景區,那可是煞風景、傷大雅的敗筆。
笑星陳佩斯就曾遇過一次尷尬的局面。他上街買東西時,一向非常自覺地站在后面排隊。可是,自從《二子開店》,尤其春晚《喝面條》以后,群眾都對陳佩斯的光頭有所認可。人們見他排隊,都主動上前和他搭訕,并且讓他排在隊伍前面:“您到前邊來,我們大伙讓您先買。”
無論大家怎么客套地謙讓,但陳佩斯依然規規矩矩地排隊購物。排了半天隊,輪到他買東西的時候,那位賣東西的人一看是陳佩斯,就樂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笑星,別人買我東西,我賣!要是您買,我得提個條件,必須給我們表演一段小品。”那人抬頭沖排隊的顧客喊,“你們說行不行?”也許中國人那句“一呼百應”用在這最合適了,大家都要求陳佩斯表演一段。也許陳佩斯當時心情不好,也許他就不愿意在大街上“露丑”。盡管大家再三地鼓掌歡迎,他還是沒有給大家表演小品。由于大家的堅持,他只好選擇沉默,隨即離開。他走的時候當然很生氣,但沒有沖大家發火。他知道大家是愛他的,但是這種愛使他承受不了,主要是這種愛選對了對象,選錯了時間,也選錯了地點。
后來,有記者采訪陳佩斯時,他主動提及此事:“當時,我真得很生氣,我是演員,我表演的場地是在舞臺上,可不是在大街上兜個圈子,就跟耍猴似的,耍一通就得。太隨意了,那是對大家的不尊重,也是對藝術的褻瀆,也希望大家尊重我。”
陳佩斯不愧是笑星,記者還認為他一直在生氣怎么收場呢。陳佩斯卻幽默了一下,算給自己解圍:“我是演員,觀眾就讓我現場表演一段兒,要我是研究原子彈的呢?大家也要讓我扔一個?”熱愛演員沒有錯,但是,演員笑星也同樣需要尊重。 【責編/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