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時,我認為沒有什么能夠傷害到我,我認為自己是無敵的,從來沒有意識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沒有想過有什么會危及我的生命,從未想過會發生災難,總是假定不管怎樣我都是與眾不同的。當然,也有人提醒過我,我卻沒有在意。直到我發現自己迷失在水下一個重達22000噸的沉船里,將要無法呼吸時,我才徹底清醒了。
19歲時,我在新西蘭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主持一個冒險類的電視節目。當時,那個節目有3個主持人,每周都會收到觀眾的來信,在信中他們會告訴我們想看的電視內容。我的第一個任務是隨同一名潛水員和一名攝像船員進入沉船。在這之前,還沒有電視臺報道過這艘船,應該能獲得一些好素材。盡管當時我對潛水非常不在行,而且有嚴重的幽閉恐懼癥,然而我卻迫不及待地想進入沉船里。
我跟著潛水員跳入水中,他不斷地往下沉,往下沉,直到我們到達那艘巨大的游輪。那名潛水員馬上從舷窗進入船里,我也緊跟隨他穿過充滿了海水的走廊和黑暗的過道。一切都被覆蓋在污泥里。我們穿行在這個迷宮中,最后我們游進了原先的一個舞廳,那里的一切包括搖擺的吊燈,在水下都幾乎完好無損。
開始時,這一切就像一場夢,但是很快就變成了一場噩夢。我們和攝像船員分開了,于是我們在這個水下舞廳附近逗留等他,我們要關掉自己的燈以節省電池能量。突然,和我在一起的那名潛水員打開了他的燈,向我發出“原地不動”的信號后就消失了。因而,現在就我一個人,在一堆鋼鐵深處,周圍漆黑一片,死一般的寂靜,我不知道上上下下都是什么,我開始恐慌。
我想,那個家伙去哪里了?如果他不回來怎么辦呢?并且我開始檢查我的空氣壓力計,然后擊打閥門,這造成我呼吸過快,并且開始吸入海水。我很恐慌,找到我的燈再次把它打開。當我意識到我迷失在一堆鋼鐵里,而且缺氧無法呼吸時,我的幽閉恐懼癥開始發作了。我在考慮我是原地不動還是游出去,我一會恢復理智,一會喪失理智——每過一分鐘,我的恐懼就多一些。我的生芳在我眼前開始閃現,但是我不是在想我做了什么——相反,我在想我沒做的那些事情。有那么多我想做的事情,而現在我可能沒有機會了,我是個大傻瓜,我以前怎么那么笨呢?
我學到了什么?
當然,我最終擺脫了那個噩夢,我的同伴回來了。當他最終把我帶回潛水工作船時,我知道我的人生從此改變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始新的生活,我迫不及待地列一個單子,我能找到的唯一一片紙是一個紙袋,我開始寫下我認為我必須要做的一切事情,我與自己約定要抓緊時間,要過沒有遺憾的生活。現在,我牢牢記住19歲時,一個年輕男孩在沉船里的焦慮與恐慌,顯然有些事情我不愿告訴你……但是,首要的事情是回到沉船里,重溫其境,面對那種恐懼。自從我犯了這個重大的錯誤之后,我習慣列一個單子,不斷地畫掉一些,增添一些,刪除一些……我改來改去,這能夠讓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是我的人生哲學——“不要浪費機會”或者“現在就做”的來源所在。
從此以后,我吸取了教訓。我更加謹慎地做事情,我會三思而后行,制訂詳細的計劃后再行動。我不再認為生命是理所當然的,我尊重生命,生命是上帝賜予我的一個禮物,它是有期限的,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發揮其最大價值!
(寒寂洲摘自《如果那時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