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和位朋友聚餐,我說我很喜歡呂克·貝松。他指指電視里TF1正在播放的一個訪談節目“他就是呂克·貝松”。一個大腹便便的大餅臉老頭。
我和大多數國人一樣第一次接觸呂克·貝松和讓·雷諾,就是這部90年代上海電影制片廠譯制配音的《碧海藍天》。
好多年過去了,自己也長大了。它的法語原名Le Grand Bleu其實更貼切,法國人有多喜歡藍色呢?法國人覺得自己是Les bleu,他們驕傲的足球隊就叫Les bleu,法國國旗的顏色藍、白、紅分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人骨髓里無可救藥的浪漫,把象征自由的藍色放在第一位,但是如果你看過著名的法國電影《藍白紅》就能體會“自由”決不只是一個充滿享受的詞,一個人享受多大的自由,就必須承受多大的孤獨甚至痛苦。偉大的藍,它是既代表自由也是象征孤獨和憂郁的雙刃劍。孤獨與自由,只是藍色的深與淺。
《碧海藍天》它不是一部寫給愛情的電影。它是呂克·貝松剛當上父親,獻給自己女兒的一篇回憶,它更像是一篇散文。
對喬安娜來說這是個童話,對雅克來說這是他活下去的信念。Les Grand bleu是比生命,甚至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男人追求的是他的理想世界,女人的理想世界就是她的男人。我們彼此擁抱,卻又彼此孤獨。能夠交換的,也許僅僅是彼此胸膛的溫度。生命中注定了我們會相愛,宿命又決定我們只能享受孤單的自由。
雅克每次潛入海底,他壓根就不關心打破什么世界紀錄,深藍的海底才是他的世界,他童年的記憶,他的父親,他最好的朋友雷諾,還有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條美人魚,都在冰冷的藍色里等著他,他只是回到他真正的家,越來越深……
永恒的藍色,孤獨的自由,注定它是只有一個人的世界。而在灰色的現實世界里,我們都是全世界最孤單的海豚。
影片結尾,雅克夢中的美人魚真的來了。也許我們和雅克一樣,生命中會有某個脆弱的瞬間,在那片深深的藍色里。有一只孤獨的海豚用天使一樣的聲音呼喚你“嘿,我帶你去屬于你的世界吧。” 你會不會像雅克一樣丟開潛水艙,跟著它離去呢?我們多數人不會做跟雅克一樣的選擇。珍惜現在,為我們身邊的人留下來,我們都在長大。當然偶爾在夢中,那只孤獨的海豚會時不時游來,于是抱緊你身邊的人吧。
【責編/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