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鎮江,一座真山真水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而興,因水而名。真山真水,是對這個城市的恩澤和福祉。
歲月流逝、滄海桑田,一座與長江親近了幾千年的古城、一座占據著黃金十字水道的古城,在泥沙的不斷淤積下,竟然離長江的主航道越來越遠,離聲聲汽笛越來越遠,離美麗的大江風貌越來越遠。
曾經波濤洶涌的江面,如今變成了蘆葦叢生的荒涼灘涂,七零八落的魚塘,硬生生地堵住了我們的視線;昔日舟楫相渡的繁華西津古渡,成了無人問津的頹廢古街;那驚濤拍岸、名聞天下的“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險峻雄偉一去不返;曾經坐擁江水的金山,早與陸地相連,“水漫金山”的勝景成了人們久遠的懷想。
建設北部濱水區,讓灘涂和魚塘還原為美麗的江景,讓水再一次來到身邊,讓水喚醒“三山”美景,成為多少鎮江人的夢想。
2006年10月30日,鎮江人民永遠忘不了的日子。在市四套班子幾任領導的奔走呼吁下,投資100多億元,總面積61平方公里、水體面積8平方公里的北部濱水區工程,在這一天,正式拉開了建設的帷幕。
幾年來,北部濱水區工程的建設者們,運用汗水和智慧,克服了征地拆遷、漁民安置、建設融資等一個個困難;采用了水生態修復、內江控制等一大批科研成果,破解了施工圍堰滲水、深層泥沙影響樁基強度等一道道難題。一個美麗壯觀的北部濱水區逐步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初夏時節,我登上了馳名中外的金山慈壽塔,極目北望,長江主航道宛若玉帶蜿蜒東去,凝神諦聽,微風有信,傳來浩瀚長江不絕如縷的濤聲;眼前的金山,香煙裊裊,鐘聲悠揚,古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昔日的魚塘和工廠不見了,金山湖內曲橋流水,亭臺樓閣,奇花異草,綠樹成蔭。當我信步漫游其中,我才真正感受到新建成的白娘子愛情文化公園的獨特魅力。整個景區波光瀲滟、景色宜人,人潮如涌,笑語歡聲。一對對情侶漫步在許仙堤和白娘子島的幽靜氛圍里,感受著至真至純的愛情;一群群游客們或駐足于造型別致的木棧橋上觀賞湖面風景,或穿越水上杉林欣賞水生植物特有的靈動色彩;孩子們在波普旱冰場內滑上滑下喜笑顏開,在沙地上或赤腳踩沙或掬起一捧捧沙子嬉戲玩耍,在月亮灣大型沙灘充氣城堡上大蹦大跳,樂在其中;一艘艘水上快艇劈波斬浪,在平靜的湖面疾馳而去,劃出的一道道波浪,拍打著堤岸,把游人們帶入到水漫金山的醇美意境之中。
循著濱江線,我來到了北固山。盤踞在北固山下的兩座工廠已經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它成為鎮江城新的“綠肺”,成為鎮江百姓又一個休憩的好去處。登上北固山遠眺,通透的視野中,湛藍的天空下,長江波光粼粼,船來船往,汽笛聲、馬達的轟鳴聲幽幽傳來。西面的長江路果如珍珠項鏈,把江岸點綴得五彩繽紛;向東望去,焦山萬佛塔一塔聳立,整座山綠樹密布,千年古剎的黃墻黑瓦時隱時現,真如一塊浮玉漂在江中。新建的濱江濕地保護區,水波不驚,風景宜人。彎彎曲曲的棧橋向江心延伸,親水平臺造型雅致,各種叫不出名的水草一叢叢、一簇簇,點染出滿目的綠意和無限的生機;時而,蘆葦蕩里驚起幾只白色的水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又一次呈現。
三山相望千百載,今朝玉帶一線牽。北部濱水區,就是這“玉帶”的部分。我在飽覽勝景的時候,看到許多的工人在江邊不停地忙碌著,北部濱水區還在緊張有序的建設中。我相信,不遠的明天,北部濱水區將成為一條風光迤邐的濱江旅游風光帶,它用美麗的江景把金山、焦山、北固山從陸路和水路雙向相連。那時啊,人們可以更加親近地坐擁云淡風清的江天美景,更加盡情地飽覽如詩如畫的大江風貌,徜徉其間,定會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北部濱水區是一項澤被后世、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一條展示大江風貌精美水墨畫的走廊,一張獨具魅力與風情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