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王局又一次撥通了政治處主任的電話,斬釘截鐵地說:“某某名單暫緩公布!”夫人一臉驚詫。王局長:“人走了,向你要錢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局剛從A局調任B局那陣子,逢會必說“整頓”,大有一副非我莫“公”的氣勢。不少人找王局反映,單位超員太多,快弄成私家會館了!也有人提醒王局,別看是“臨時”人員,都是有來頭的,不少是七姑八姨。某某是個“三腳貓”駕駛員,是前任局長的女兒推薦的,酒駕撞斷了路人的腿,還是單位買的單。
“哪里來回哪里去,一個也不留!”這句狠話是在“班子”里說的,沒想到也透了風。過了幾天,便陸續有人找上王局的家門。
是個晚上。
“局長,我來看看你。”
正在家里侍弄金魚的王局不得不停住手:“你是誰呀?有話明兒單位說吧!”
“局長,我是臨時工某某。”
“你有什么事呀,家里不談公務。”
“我表哥會做金魚缸,想送一只給局長養養魚。”
“不不,我有魚缸呀。”
“那……我表哥已做好了呀。”
王局深知醉翁之意不在酒。來人前腳剛走,他便抓起電話,向局政治部主任了解“清人”工作的進展,順便問到某某如何,指示:也不宜一刀切,沒有區別便沒有政策嘛。
過了幾天,政治處的名單呈上來。沒有某某的名字,自然就不在被清理人員之列。
單位里一時沸沸揚揚。政治處主任不得不出面解釋,凡事不能一刀切呀,云云。
當天晚上,某某又登了王局的門,正巧王局不在家。某某進門就對王夫人說:“阿姨,我把魚缸送來了。”
“誰叫你送魚缸啊,怎么回事?”局長老婆一頭霧水。
“局長知道,這是我自家做的,不值錢啊。”不由分說,幾個人把一只挺大的魚缸往堂前一放,走了。
王局晚上回到家,圍著魚缸轉了兩圈:東西好是好,收下恐鬧心。王局與夫人商量了一會,末了,王局對夫人說,這小子是該上名單的,怕不能收。夫人很委屈,小聲嘀咕,誰讓你養金魚的?唉,人家也是好意嘛。
上午“班子”開會過堂。多數成員意見:某某不走,難平眾怨。政治處主任有些忐忑。王局本想力挽狂瀾,壓一壓陣腳,想想犯不著,于是達成一致:某某也得走,不搞例外。當晚王局在國賓館招待上頭來的客人,遲了兩個鐘頭回家。夫人告訴他,某某又來過了,說是他媽媽生病,借走了500元。王局酒意盎然,未接話茬。稍后,還是夫人細心,她竟在魚缸底座的不起眼處,發現貼有商品價格的紙片,不多不少:500元。
夫人忿忿地:我們被這小子耍了。
片刻,王局又一次撥通了政治處主任的電話,斬釘截鐵地說:“某某名單暫緩公布!”夫人一臉驚詫。王局長:“人走了,向你要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