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丹陽石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以“治理水環境,造福于人民”為宗旨,以“堅持達標排放,創建和諧環境”為目標,圓滿完成了污水處理工作目標。
污水處理是保護太湖流域水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民心工程,也是丹陽市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市和園林式城市的必要硬件設施之一。十一五期間,丹陽石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以“治理水環境,造福于人民”為宗旨,以“堅持達標排放,創建和諧環境”為目標,圓滿完成了污水處理工作目標。
十一五碩果累累
十一五期間,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污水處理工作中心,加強運行管理,加快污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穩定達標排放。公司按照《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標準》要求,做到正常運行,達標排放。十一五期間共處理污水5762萬噸,削減C0D7627噸、BOD2513噸、SS9709噸、NH3-N(氨氮)950噸、TP(總磷)116噸,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類標準,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是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十一五期間,公司共投入3855萬元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投入445萬元新建污水提升泵站1座、新建污水管網1.1公里;投入230萬元完成尾水排放口的遷移工程;投入3180萬元新建除磷脫氮升級改造工程,使處理后的污水水質由原來的一級B類標準達到一級A類標準。十一五期間增加老城區污水處理覆蓋率10%,新增加污水處理量55萬噸。公司在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上,花大力氣、下真功夫解決好城市污水處理收集問題,努力做到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狠抓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工作是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創建環保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標。十一五期間共削減C0D7627噸,其他指標都超額完成了節能減排任務,為全市減排工作、小康水環境指標考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增強技改創新。公司為提高勞動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不斷加大對污水處理工藝設施的技改創新。十一五期間投入資金75萬元完成自控系統升級;投入技改資金10多萬元,完成接觸池改造、脫水機房改造、格柵設備改造項目3個,節約運行資金約60萬元。通過技改活動提高了職工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在技改創新活動中獲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
十二五遠景規劃
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污水處理中心工作,加強節能減排,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污水事業跨越發展。
進一步加強運行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十二五期間,每年計劃處理污水1300萬噸以上,安全處置污泥7000噸以上,去除各類污染物5000噸以上,努力改善城區水環境質量,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進一步推進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大現有污水管網改造力度和污水管網建設力度,十二五期間規劃利用世行貸款建設污水管網23.47公里和兩座泵站,總投資概算7500萬元,力爭使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5%以上,徹底解決內城河污水直排污染環境的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老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擴大污水處理規模。為處理日益增多的污水,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2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總投資概算8000萬元,目前完成了可行性論證。
2011年主要工作思路
加強運行管理,確保達標排放。計劃處理污水1300萬噸以上,安全處置污泥7000噸以上,去除各類污染物5500噸以上。
加大工程建設力度,增強污水處理能力。投資4500萬元,完成老城區西南片區污水收集管網和泵站建設,污水處理量增加5000噸/日,承擔我市更多C0D減排指標任務,徹底解決內城河污水直排污染問題;推進廠區2萬噸規模擴建計劃,繼續完善前期準備工作。
拓寬資金渠道,緩解資金困難。努力促進污水處理費調價,增加污水處理收入;把握當前國家擴內需、保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補助資金支持。
降本增效,全員發動建設節約型單位。加強技改技革,減少無功消耗,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推行精細化管理,減少鋪張浪費。
建立排水管理體制,統籌城鄉排水管理一體化。協助住建局組建排水管理部門,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現我市排水行業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