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劇一直為觀眾喜聞樂見,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大眾菜。早年,《我愛我家》曾把笑聲送進千家萬戶,成就了英達的“英氏喜劇”。近年,《家有兒女》熱播全國,延續了情景劇的香火,再后來就日漸現出疲態,江河日下了。空軍的尚敬團隊一直是道風景,上百集的《炊事班的故事》輪番在各地播出,自創了“軍旅情景劇”的特色品牌,后有《衛生隊的故事》跟進,進一步推動軍旅喜劇的“藍天”系列花樣翻新,新劇《大學生士兵》是新近推出的又一可喜收獲。情景劇還活著,活得挺累。
當下的節目市場對于情景劇的“認可度”越來越模糊,做低成本的情景劇在播出和銷售環節上遭遇困境。許多電視臺冷對情景劇,長度不長不短,不好安排,另外節目創新也遭遇瓶頸,情景劇和相聲一樣失去了活力和魅力。有更好的替代節目,情景劇并非不可替代。對于曾經輝煌的情景劇來說,到了需要拯救的時候。
觀眾需要笑聲,需要分享情景劇所特有的“介入式”快樂體驗,而這種需求被更強大的廣告需求和收視率所排斥和壓制。觀眾的多元化需求,在電視臺殘酷的節目較量中被忽略。強大的市場正在拋棄情景劇。識時務的英達已經上岸,做了節目主持。抬眼望去,東北的“鄉土小品劇”以“欄目劇”方式粗放地活著。南國有部《外來媳婦本地郎》紅火了多年后依然沒有走出地域的局限。
尚敬為代表的空軍創作團隊還在堅持,雖有些孤單,但面對節目市場的寒風瑟瑟,他們沒有退卻。《大學生士兵》依然保持了空軍“藍天系列”喜劇的主流態度,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第一次瞄準了大學生士兵這一特殊群體,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主要演員啟用了一批很有喜感的新面孔,我有幸先睹為快,真的很逗,看了賞心悅目,十分開心。
電視行業似乎正在進入一個大制作時代,大家都在玩一個大字。投入越來越大,陣容和包裝越來越講究奢華,動輒以“億元制作”自居。大制作形成一種氣候和導向,卻把一些“輕騎兵”類節目如情景劇逼入了死胡同。情景劇情景堪憂,從事此類創作的朋友說,再也不想做了,難寫,難做,難賣,難播,一個樂字難求。情景劇會退出江湖嗎?希望不會。
寫喜劇難,演拍喜劇難,播喜劇更難,這已是行業共識。這個冬天有點冷,一直喜歡羅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希望情景劇也有春天。
李洋,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協會電視劇制片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評論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