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篇
不走險棋,不壓險韻
既然是開年大戲,在演員的選擇上就有一條重要原則,那就是非一線不啟用,無紅人不開機。新人、生面孔若想被開年大戲扶正,最多也只能做一枚離紅花最近的綠葉,完全挑大梁是不可能的。好比是一道菜,即使銀耳和燕窩的營養價值相等,那么也要選擇昂貴的燕窩,放棄實惠的銀耳。這并非勢力,實在是時勢造英雄!縱觀歷年開年大戲,無一不是一線大腕兒在挑大梁撐門面。因為對電視劇而言,播出之前最大的賣點莫過于明星陣容,而這也正是廣告商最為看重的,他們會根據明星陣容來決定是否投放廣告,以及投放廣告的強弱。盡管一線大腕兒動輒幾十萬一集,但為了殺青之后能有個好收成,甚至再多收三五斗,投資人還是不惜千金去簽約當紅明星——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嘛。因此啟用明星成為開年大戲的不二法門。
之前電視劇《新安家族》要登陸央視的開年大戲被炒得沸沸揚揚,但因為片中的幾位主演除了吳孟達以外幾乎全是新人,雖然最后也登陸央視了,不過是軟著陸——作為2010年歲末的壓軸大戲。作為開年大戲,它的分量著實不夠。
2011年央視一黃的開年大戲,真正形成PK局面的是《旗袍》與《風語》。前者有老戲骨王志文和李幼斌壓寶,后者則是胡軍和郭曉冬撐場。不管最后勝者是誰,至少在明星這一環節,兩者的選材都因為足夠名貴而打了個平手。
除了明星,其他陣容也絕對不可忽略。名導名編是必備的上等原材料,如果有一部文學名著或暢銷小說打底則如虎添翼,再有一個金牌制作人或者強大的發行方來保駕護航,那么一部開年大戲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可這東風不是好借的。
品牌形象篇
量體裁衣,審時度勢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中國南北的觀眾由于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審美方式的差異導致他們的觀影喜好也不盡相同。京味十足的《茶館》在北京播時萬人空巷,到了江浙一帶卻賣不出手。所以在開年大戲的選擇上,各地區的電視臺都有所偏好和側重。
近兩年,衛視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同時也大力催化了各衛視在尋找自身定位,樹立品牌形象上的努力。比如央一追求的是又紅又專又好看,央八是故事的傳奇與新奇,湖南衛視是娛樂至上,北京衛視主打京味京韻,天津衛視有津味兒濃郁的定制劇,黑龍江衛視永遠在講述東北人的故事……各衛視頻道播出的劇目逐漸向符合頻道定位和品牌形象的方向靠攏。
當獨播劇已經被市場默認,《我的團長我的團》凸顯的惡性競播事件則導致了自制劇的出現。如今不少衛視已經全面發力、多點布局攻勢,逐步從電視劇產業鏈下游的播出端進入到上游的生產環節。大力發展自制劇似乎成了規避傳統的外購電視劇競爭、開掘發展點的新藍海戰略。
2011年的幾部開年大戲均屬獨播自制劇。比如湖南衛視的《一不小心愛上你》、天津衛視的《楊光4》、浙江衛視的《愛的交響樂》、深圳衛視《小菊的春天》等。觀眾若想看到此劇,必須鎖定該頻道。這種自制劇相當于頻道的一個符號,也是一張連接觀眾與頻道的名片。
營銷篇
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劇更需吆喝賣
以前不少人認為電視劇不像電影,不需要太多宣傳,遙控器就掌握在觀眾手中。這話擱在今天已經不合時宜了。楊亞洲曾經說過:“雖然說遙控器掌握在觀眾手中,但是充分的宣傳和炒作起碼能夠讓觀眾在按遙控器的時候停留一下——這種短暫的停留也許就帶來長時間的收視習慣。”由此可見宣傳的重要性,在開年大戲的宣傳上,各大衛視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運作手法上,衛視們開始借鑒電影的宣傳手段:首播前召開首映禮、見面會,預熱市場;舉辦影迷見面會,保持觀眾關注度;利用多種媒體整合互動,平面電波、線上線下、書劇碟結合,多元拓展。同時也根據各個大戲的特色來制造新聞點炒作:《一不小心愛上你》打的是李湘首度復出這張牌;《愛的交響樂》邀請的是韓國編劇;《古今大戰秦俑情》是李碧華+穿越的混搭組合;《小菊的春天》則是臺灣偶像教母柴智屏親手打造……總之,多套拳法組合出擊,頗令人眼花繚亂。衛視這些宣傳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是在利用傳統的噱頭和話題性來炒作,要說段數最高級的,那還得看央視一黃。
央視一黃,還是央視易黃?
央視一黃的宣傳秘籍也沒有別的花招,總結下來就一句話:營造懸而未知的神秘氛圍,緊要關頭再殺出一匹黑馬。別管這套玩法被重復了多少遍,卻始終屢試不爽——能把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愣是玩成了哥德巴赫式猜想,沒有兩把刷子是萬萬不能模仿的。當年《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呼聲那么高,幾近板上釘釘,臨近年關戲劇性地又被撤下來,換成《走西口》。而后者的收視率在外界的一片爭議聲中一路飆升,贏得了更多的眼球關注。央視這套做法用一個劇作的專業說法就是:鋪墊前戲,烘托高潮。
今年央視依然重蹈覆轍,《旗袍》和《風語》上陣對壘,沒到最后揭曉的一刻,誰也不曉得最后勝者是誰,但是在終極懸念的勾引下,這個勝者一定能引發大眾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開年大戲是電視劇產業化進程中的里程碑,這充分說明了電視臺對電視劇資源的經營正逐步邁向精耕細作的時代,同時也彰顯了電視臺追求頻道品牌定位的良苦用心。隨著電視劇市場深入發展,開年大戲的競爭必將逐年升級。對于觀眾而言,則可以痛痛快快地隔岸觀火,大快朵頤開年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