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中國制造的“意大利皮衣”,在美國布法羅打折之后只賣70美元,而在國內的商場,同樣的皮衣竟能賣到1500元。中國人為啥要花兩三倍的價格買相同的中國制造商品?這種高價“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本質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廣州市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胥東明
事實上,國外的渠道流通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零售終端折扣更低,而且還不虧錢;而國內流通渠道稅費太高,而且效率低下。
溫州制鞋廠主 王美麗
金融危機之后,這一帶很多鞋廠都開始從事內銷市場,但不進不知道,一進嚇一跳,沒想到內銷渠道涉及到這么多的費用和成本,那鞋的零售價格自然也高。
網友 月黑風高
其實中國人就是圖個面子。覺得買到國外的產品就很洋氣,即便是花很多錢也在所不惜,這種心理也造就了一些廠家執著的高價賣產品,而且生意還不錯。
湖南日報記者 王海濤
說句實話,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花了好幾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外國品牌皮包,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莫過于買了皮包之后一看是“made inChina”。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 袁紅英
較高的關稅雖可保護國內產業成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進口乏力,這不利于我國群眾享受到國外價廉質優的商品,同時也不利于貿易平衡。
財經專欄作家 端宏斌
中國的出口退稅是企業能夠低價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外國人每消費100元商品,其中就有16元是中國人奉送給他的。
山水旅行社導游 王宇
我們社有不少海外純購物團,但在游客購物的品類中,國貨相對來說還是比重比較低的。
達衣巖店主 林風
幾乎同樣的衣服,我們在國內的價格幾乎是國外的3倍,在海外我們是賺錢的。但在國內,即便是全部賣掉,銷售額還不夠租金、工資、運輸、管理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