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一路氤氳,蓊蓊郁郁的樹投下斑駁的樹蔭,將悠遠的嘆息纏繞在青石臺階上。我只身一人漫步在石板路上。——題記
現在的鎮江似乎總少不了喧鬧聲,重型機械的“交響樂”伴著紛飛的塵土,躁膩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散。尋找一片城外的凈土,沐浴在稀疏的光束中,任憑靜謐在身邊泛濫。 云臺山給古渡撒下一抹綠意,長江風為石街送來幾絲清涼。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每一處美好的鏡頭。
老街上仍有當年里弄的標記——吉瑞里、德安里。遙想當時的月亮,照在灑滿歡聲笑語的窗欞上;門楣上枕江一詞,抒情地再現了古時鎮江的地理特點;青石板路上深深的車輪轍印,是風雨斑駁的歷史痕跡,見證了古街的繁華與落寞;畫苑、書法協會,紙墨香氣飄散在厚重的古跡里;五十三坡,當年祈福的人沿著陡峭的石階一跪一求,空氣里的虔誠至今仍然嗅得出;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角落里的青苔溫情地蔓延;元明的昭關石塔,緩緩散發神秘的氣息;晚清時期的樓閣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討論書法;綠色的植物依著青墻匆匆地走過“飛閣流丹”“層巒聳翠”兩道門楣……
時間以兩倍慢的速度游走。天很藍,風很暖,遠處山亭,平靜的江面。突然的瞬間,很多時代的縮影在我眼前真切地掠過——朱門上古老的鐵皮鎖被打開,待渡亭行色匆匆的過客,江面上往來的扁舟……畫面倏然被打斷,耳畔傳來悠悠的《四季歌》凄婉的旋律,伴著吱吱啞啞的,像唱針劃在唱片上的沙沙聲響,循著歌聲走近,原來,正是這樣的老式唱片機,撥動了心底發黃的老唱片。
西津古渡里只看到很多老人在燒香,小孩兩三個竄來竄去,攝影愛好者獵取新鮮的視角,還有自然生活著的當地人。突然看到一個類似于廣告的牌上有幾張照片,原以為是“到此一游”的快照,沒想到是一位當地攝影愛好者所攝的老街上四季的景致:深褐的鏤窗滲透著尋常人家的生活氣息,鮮紅的燈籠在幽長的古街上異常生動……
心中似乎有些慶幸,在這個現代化包裹的新城市還能流淌著那些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蘊,保存著亙古不變的生命感。這既讓我驚異,又令我敬佩…… [作者系鎮江實驗學校九(5)班學生指導老師: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