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丹陽市后巷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積極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思路,深入推進技能培訓工作,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在完善保障體系,加大維權力度,開展勞動監察,促進群眾就業等方面狠抓落實,為推動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促進勞動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就業工作邁大步。根據就業應急機制工作要求,對企業進行動態監控,及時掌握企業的發展運行情況。建立健全勞動保障信息員組織網絡建設,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臺賬,集中征集一批適合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崗位,采集空崗信息,依托市就業管理中心、鎮勞動所及村級便民服務站,開展職業介紹工作,搭建就業平臺。引進外地勞動力,通過市、鎮區聯網,實現用工信息同步享受,實時傳遞發布招聘信息,設立應聘報名熱線,組織現場招聘,提供送崗上門等,滿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崗位需求,破解企業用工瓶頸。2010年實現轉移本地農村剩余勞動力408人,吸納外地勞動力8456人。
培訓工作上軌道。通過與鎮成人教育中心校聯合辦班的形式,對全鎮農村剩余勞動力200余人進行了涉及電工、鍛造、自動車床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培訓。加強專業技能培訓,與市培訓科聯合,對天工、飛達的18名專業技能人才進行技能升級培訓,對全鎮3768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勞動力技能提升培訓,對52名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創業指導培訓和多種形式的創業活動。
養老保險工作成效大。積極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極力做到應保盡保。對參保人員的檔案做到及時歸檔,人員信息全部輸入微機,參保手冊和銀行存折全部發放到每位農戶的手中。目前,全鎮共有12890人參加新農保。
勞動監察工作規范化。加強對勞動合同簽訂、鑒證工作的監督檢查,協調好勞資糾紛。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職工維權意識,增強企業重視程度。指派專人到各用人單位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監督企業全面落實集體合同制度、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并嚴把合同鑒證關。完善勞動監察兩網化管理,成立鎮勞動保障監察中隊,每個行政村配備了兼職協理員,將企業用工基本信息全部錄入電腦數據庫。目前,各企業勞動合同的簽訂率達到了95%以上,合同鑒證率達98%。監督各企業做好勞動用工登記備案工作,監督和規范各類企業的工資支付行為,及時糾正企業拖欠和克扣工資等行為,堅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引導企業建立了內部勞動爭議調解機制,及時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