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合作成功,得是雙方都覺得成功才行,這樣既公平合理又充滿快感。你是茅臺酒,他是白瓷瓶,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無論誰配誰都不掉價,此乃人生一大樂事。不過,這等樂事往往只有仙德瑞拉存在的童話世界里才會存在吧?!
分工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有個好搭檔,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同心同德,所以合作起來省心省力,自然是一好百好。不過,在如今的商品經濟時代,不是所有的“樁”都能看清自己的位置,就算看清了,整個社會也會不斷地慫恿它:不想成為“籬笆”的“樁”不是好“樁”!萬一它不接受社會的暗示,真的想踏踏實實做一輩子“樁”——普天之下,多的是籬笆,人家憑什么非得幫襯你這個“籬笆”?就是綠葉也有挑紅花的資格吧?最不濟還能以凋敝的消極姿態來孤立紅花。
說了半天,越發饒舌,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不打樁的籬笆不穩固,缺了幫手的好漢拳頭虛。比如說相聲的郭德綱和于謙,花開兩朵,一朵在人前負責鮮艷,一朵自然要犧牲在鮮艷的前頭,被蟲蛀,被雨澆。于謙是后者。只要是在舞臺上,無論對方怎樣刻薄與嘲弄,他都接應得滴水不漏,還一股腦地主動把自己往對立面里整,整個就是一濃縮了社會的杯具。不僅如此,由于劇情的需要,他的全家都被塑造成了色情狂、老年癡呆,以及各種體態臃腫、腦袋愚鈍的動物,連他的老婆偶爾也會被對方占點口頭上的便宜,于謙這么做,就是為了能讓那個站在他身邊的人包袱一個比一個抖得有樂。拋開冠冕堂皇的話不提,誰都想做風光無限的主角,有誰要立志當個委曲求全的倒霉蛋?但相聲的世界里,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兩人因爭搶著出風頭,而亂了方寸,恐怕整個舞臺,乃至這門曲藝都不復存在了吧?
分贓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所謂”的成功者。他的照片上過很多精英雜志的封面。摩絲打理過的頭發統統向后面倒去,油光水滑,一根根都像魚刺一樣彎曲。他在落座的5分鐘內,一共接了3個電話,談話中充滿了諸如“現金流”、“市場份額”、“客戶需求”這樣的詞匯。他見我的第一句話不是說你好,而是指責服務員沒有把桌子清理干凈,然后又換了一副柔和的腔調對我解釋,他的公文包是哭泣(Gucci)的——怕水。
在我和他談到合作的公平與愉悅這個問題時,他叼著雪茄的嘴極力向臉的兩側分裂,好像我講了個多么高級的笑話,“公平?笑話,合同這東西,就是用來限制較弱一方的”。
也許你已經從開頭的“所謂”看出了我的情感色彩,沒錯,我就是對他充滿了不屑。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盡管他長相不如油頭粉面的小生靚麗,但印著他雙下巴的雜志依然賣得很好,因為他具有另一種意義上的說服力。盡管他連Gucci的發音都拎不清,可做起跨國生意來,不僅沒有被白皮人欺負,最后反而擺了人家一道。就像他剛才的那句話,無意間竟成就了一句真理。
所以說起合作,真的,永遠沒有五五分贓這回事。不是四六,便是三七,要么二八、一九,零比十的情況不是沒有,因為負一比十一的杯具在我們的身邊比比皆是。當年憑借《流星花園》紅遍兩岸三地的F4組合在他們最紅的時候也要搭載計程車趕通告,而他們背后的推手——臺灣金牌經紀柴智屏早已賺得一座金山。最后他們撕破臉皮鬧解約,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里面的功過是非,恐怕遠非我們看官們能厘清的。
恰如盲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它至少給了我們一條忠告:那些靠絕對權力來強勢鉗制搭檔的人,雖然最后也能修成正果,但多半只是一錘子買賣。
當然了,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心術,重視厚黑學的國度里,凡事都沒有那么絕對。如果兩個拍檔曾經在互相利用、彼此出賣、雙方鉗制……的情況下依然能繼續合作,那么,他們不是太蠢,而是太聰明了。他們在智力與利益的扭曲糾結中,一個不小心,竟結成了一對兒最佳拍檔。比如《讓子彈飛》中葛優與姜文的角色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再比如在現實中相互炒作,互利互惠的汪小菲與大S——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搭檔,這話擱他們身上最恰當。
分開
既然合作如此麻煩,分贓如此不公,那么,不與人合作行不行?
光桿司令,孤膽英雄,白手起家,獨步天下。這些字眼總是看上去很輝煌,可實際上這不過是對“傳奇故事”最為虛妄的注解。
既然人是群居動物,這一社會屬性就規定了我們不可能獨自一人去完成所有的事情。那些凡事親力親為,不相信屬下的老板,其最大成就不過是壯大了一個作坊。因此,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志同道合的貴人協助,劉備若少了諸葛亮和結拜兄弟,僅憑一己之力恐怕只能成為三國里的路人甲。娛樂圈亦是如此。放眼當今娛樂圈,單槍匹馬能沖出重圍的人少之又少;往往是一人在臺前光鮮靚麗,后邊有無數的人在為之辛苦操勞。
比如給王菲空靈唱腔錦上添花的林夕;比如孤掌難鳴的《康永當家》;比如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的鐵三角,再比如永遠讓黃曉明高人一等的悍馬寶靴。故最佳拍檔不是單純指人與人之間,也可以是有機物與無機物的親密無間。
分享
娛樂圈的最佳搭檔有很多,但他們往往都敵不過流年。有多少樂隊和組合在紅極過后分道揚鑣,以為能有更好發展,卻往往無疾而終。比如曾經輝煌鼎盛的達明一派、小虎隊,比如當下的Super Junior、無印良品。
除了個別是因為偶然因素而被迫解散,大多數人還是為了一個錢途吧。這么說好像娛樂圈的最佳搭檔一定得是數錢組合,一切以利益均沾為前提。我只好說,也許是圈子離名利場太近了,或許談錢比談藝術談人生看上不那么道貌岸然,但真的不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在這個浮華的世界,依然有人在分享相互欣賞的喜悅之情。娛樂圈這樣的拍檔還有很多,比如同屬光頭黨的孟非和樂嘉;比如一直低調做事,從未傳過不和的李小婉和李少紅;比如不畏賀歲之爭,不吝彼此夸贊的馮小剛與姜文。
當年李碧華與陳凱歌合作的《霸王別姬》成為中國影壇最杰出的電影之一。時隔多年之后,陳凱歌再次找到李碧華,希望她能執筆《梅蘭芳》,結果被李碧華一口回絕。原因是張國榮不在了,沒人能演好梅蘭芳。曾經共創輝煌的搭檔,此番卻為一個演員而談不攏。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最好的拍檔,千金不換,即使時間和生死都兩拆不散。李碧華的感慨與惆悵不禁讓人想起伯牙碎琴的佳話。正所謂高山流水,知已難覓。
彼此欣賞,惺惺相惜,你采掘到我身上被淹沒的閃光點,我幫你成就你天分應該抵達的身價。兩人的默契恰如咬合的齒輪,步調一致,同進共退。這樣的最佳拍檔真是天上人間,神仙眷侶——確實有許多人從最佳拍檔變成了最佳伴侶,比如張婉婷與羅啟銳、張學友與羅美薇、陳建斌與蔣勤勤、孟京輝與廖一梅;也有入戲太深,走火入魔的,比如許美靜與陳佳明、區丁玉與陳慧嫻、林夕與黃耀明、李宗盛與林憶蓮……分享一旦逾越界,不是更好,便是更糟。從工作蔓延到愛情可沒那么簡單,最慘的是許美靜,最后竟搞得自己精神分裂,一個大有前途的歌者,最終只能淪為流行音樂史上的一粒艷屑與微塵。
我們做這期特別策劃,就是想以盤點的形式來總結2010年娛樂圈的最佳拍檔。他們有的是夫妻,有的是銀幕伴侶,更多的是臺前幕后的關系,他們在過去的一年里創造了許多令觀眾難忘的作品。我們不祈禱他們的故事能指導你的人生,只要能帶著你從正常中生活蕩漾片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