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朱雨辰飾季岳、王珂飾司徒雪(歐非雪)、鄒俊百飾季峰、李凈洋飾馬若蘭(歐非晴、歐夫人)、杜志國飾季博康、鄭衛莉飾季安塵、岳紅飾季夫人、施羽飾鐘先生(馬天放)、劉威飾歐震天、吳乙桐飾瑛姐、于濱飾少馬爺(馬自舟)
集數:34集
類型:近代傳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恩怨。
這次的江湖故事講述了1910年,廣州城舉足輕重的人物——歐震天與馬天放遇刺失蹤,但真兇并未抓獲,此案成了江湖上眾說紛紜的不解之謎,廣元行老板季博康被認定為最大嫌疑人,16年后廣元行的一場劫匪案再度引出三大家族的恩怨情仇,“沈姑婆”、“刀疤劉”意外身亡等事件的謎底也漸漸浮出水面……
比起以往的江湖戲,《江湖絕戀》的劇情更加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編劇把能用的元素都集中在這部戲中,既有傳統戲的結構、年代戲上海灘的味道,也有現代戲的情感表現。作為“江湖三部曲”的第二部,除了延續《江湖兄弟》中精彩的廝殺場面外,《江湖絕戀》加入了懸疑、推理和驚悚等元素,緊密的鼓點,突如其來的尖叫,鬼魅的人影和一場場詭異莫測的暗殺,為這個亂世江湖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該劇以一起滅門慘案開篇,兇手始終沒有追查到,多年后隨著幸存者的歸來,知情者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眾多與當年滅門慘案有關的人相繼死去,究竟真是冤魂索命還是另有兇手?《江湖絕戀》由于劇情偏重于懸疑與推理,暗戰是故事的主打,兩代人三個家族之間的愛情、恩怨都在幾個年青人身上蔓延伸展。
有人將《江湖絕戀》稱為江湖版的“宮心計”,只因劇中縱橫江湖的不再是以男人為主,眾多美女或身世離奇,或背景神秘,以美貌與智慧為武器,懷著各自目的在危機四伏的江湖中明爭暗斗。英氣十足的干練女警,背景神秘的妖艷交際花,身手了得的冷血女殺手,就連看似嬌弱的富家千金也會運用美人計引得仇人父子反目。該劇的女性角色個個鮮明,大事面前冷靜應對,即使江湖危機四伏也照樣“混得開”,這對“江湖就是男人的天下”的固有思維做了個徹底的顛覆。許多觀眾在看過該劇后都覺得很新鮮,認為劇中眾多美女已不再是傳統江湖戲中的“花瓶”,而是頗具現代意識的“大女人”。作為一部年代戲,該劇在畫面表現上,既不失年代戲特有味道,同時也滲透了時尚的理念和元素。
另類偵探
朱雨辰
曾在《奮斗》、《我的青春我做主》中有出色表現的朱雨辰,此次一改以往都市青年的形象,飾演有著黑幫身世背景的“海歸”大少爺季岳,體驗了一回“福爾摩斯”的偵探生涯。對于自己飾演的國版“福爾摩斯”,朱雨辰說“做偵探的感覺不錯”,笑稱自己是江湖戲中最另類的男主角,武功全無、連槍也不會使,動作戲一般都沒他什么事,反而有著名偵探一般的推理能力,于血雨腥風中全憑智慧取勝。
Q:《江湖絕戀》是一部近代傳奇劇,當初怎么想到要接下這部戲的?
A:首先它是年代戲,有點偵探類的東西在里面。我有很長時間沒有拍年代戲了,大概有三年了吧。(你很喜歡拍年代戲?)有時候很喜歡,我喜歡二三十年代的那種感覺。我覺得那個年代,從建筑和人的裝束上,都特別有范兒。
Q:季岳這個角色與你之前出演的角色反差比較大。
A:他是智商比較高的一個人,就像中國的福爾摩斯,他比較喜歡去琢磨,去探討。
Q:季岳身上吸引你的是什么?
A:他是那種外表不拘泥于一些禮節和一些常規的約束,但內心極其細膩的一個人,而且又懂得浪漫,這樣一個生活在年代中的現代人。
Q:那你覺得劇中偵探的角色對你來說是種突破嗎?或者說,你更愿意做這種新的嘗試?
A:還好,談不上突破吧,我真的要突破的話得演軍人那類的戲。(你有軍人情結?)也不是情結。拍戲到現在我還沒拍過一個軍人的戲,身邊哥幾個都拍過,我也很期待拍一部軍人的戲。有好的劇本也許就拍了,現在劇本很關鍵。
Q:你平時喜歡看偵探類的小說和影視劇嗎?
A:以前看《俠探寒羽良》漫畫,還有《柯南》動畫系列啊,像《達芬奇密碼》之類的書看得比較費腦我覺得。
Q:季岳完全不會拳腳功夫,你覺得這樣的設定是為了突顯他的大智慧嗎?
A:我覺得解決問題的關鍵有時不是武力,在于點子,智慧。他是愿意摻和家里的事,靠武力肯定沒法讓大家服眾,論點子,他有時候出來一些主意是讓人不服不行的。
Q:談談你與王柯的合作。
A:挺好的,她是一個很用心的人。現在的演員,包括我在內,都需要再尋找自己,再回爐,表演這東西就是一通百通的,那么通呢,只是你知道該怎么去做,但是如何把它做得更豐富,這個是需要積累的,沒有說這人一通百通之后從此不用再學了,只是說你摸著門檻了,剩下的是需要你自己后天的積累,大量的積累。
Q:感覺你挺謙虛好學的。
A:這是真的,我真的覺得有時候不夠用。(什么時候有這種感覺的?)尤其是戲拍多了你的腦子就會覺得不夠用,這時候你需要讓自己沉一沉,就像一個人熬夜熬狠了必須讓自己睡會兒一樣。
Q:這部戲中有沒有你印象深刻的部分?
A:都挺好玩的。我覺得人一輩子沒多少印象深刻的東西,你去享受這個過程的時候,你只能記住那種感覺,溫馨、悲傷、快樂、難受、自由,你只能記住那種感覺,這個戲有這個戲印象深刻的,那個戲有那個戲印象深刻的,我覺得我記不住那么多。
Q:據說拍攝時你稱杜志國老師為“阿杜”,這稱號是怎么來的?
A:那時候的黑幫不都是“阿”字輩的嗎,“阿力”啊什么的,所以就叫他“阿杜”了。后來演我弟弟的鄒俊百,只要一見到他就唱阿杜的歌。(杜老師能忍受?)他人挺好玩的,他那種默許,雖然會表現出一絲反抗與掙扎,但還是比較蒼白的,呵呵。
Q:這部劇在地方臺熱播時口碑皆很不錯,你給自己打幾分?
A:81分。(余下的不足是在哪呢?)當時還有點胖,沒有積極地去鍛煉,然后在那邊生活得也挺安逸,有些地方演得比較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