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短劇回放
《故事一》無法看清的真相
某女性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中原早紀向來以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聞名,她總能做出收視率奇高的熱點節(jié)目來。一檔將要曝光驚人丑聞的直播節(jié)目在臨播前出了問題,原定說好出場的嘉賓因為害怕而不肯露面。危急時刻,中原當機立斷,她把一個假人放到了嘉賓席上,然后打上馬賽克,安排別人為之配音。不但危機迎刃而解,而且還創(chuàng)造了收視率的新高。
這時,中原出現(xiàn)了嚴重的“視力”問題,不僅電視屏幕,連照片、人臉,一切都成了一片馬賽克。她回想起自己進入新聞界的初衷,準備向觀眾公布真相……
馬賽克后面是什么?誰都想知道。出于對人權的保護、對尖銳問題的回避,有時不得不打上馬賽克。然而在奇妙的世界里,不僅電視畫面,現(xiàn)實也被打上了馬賽克,它遮蔽了我們的雙眼,或許你最重要的東西也被打上了馬賽克而變得看不見了……
《故事二》恐怖的結局背后
正在找工作的青年雄太和女朋友春子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樓里。春子出差去了。雄太發(fā)現(xiàn)隔壁住的猥瑣大叔竟然認識許多美女,總有各種類型的美女源源不斷地從他房里出來。心里納悶的雄太溜進了隔壁房間,發(fā)現(xiàn)所有的美女其實都是美女罐頭的產物,他把一個美女罐頭和一份使用說明DVD帶回了家。
雄太根據(jù)說明書打開美女罐頭,可愛的早紀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雄太帶早紀去看海,兩人過著奇妙而又幸福的生活。然而罐頭的保質期即將來臨,雄太必須面臨和早紀的離別。
在一個雨天,早紀偶然翻到了DVD,發(fā)現(xiàn)了真相,大受打擊之下跑了出去。雄太回來發(fā)現(xiàn)后,正要去找她,這時春子回到了家。雄太一邊換衣服一邊說要出去一會,春子注視著雄太的后腰——那里標著條形碼和保質期……
《故事三》最無辜的真兇
一架飛機在雪山失事。年輕女孩美佐和麻里,同其他三位幸存者一起冒著風雪前往山間的小屋避難。途中,重傷無法行走的麻里被大家丟下,人們把她埋在一個雪洞中,允諾回頭再來救她。美佐雖然心存不忍,但還是跟著大隊走了。一行人找到了一座小屋,在饑寒交迫之中,四人說好輪班睡覺。不久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不對勁,小屋里竟然多了一個人。究竟是誰?!難道是麻里?!隨后,幸存者一個接一個被殺,只剩下了美佐。美佐從死者留下的數(shù)碼攝像機中看到了可怕的一幕——身穿白衣的麻里舉起兇器狠狠砍了下去
陷入極端恐懼的美佐暈了過去。突然有人叫醒了她,是救援隊趕到了。美佐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小屋,四周橫七豎八地躺著幾具尸體,而她正穿著麻里的白衣……
“奇妙”締造者
如果看完上述三段故事劇情的描寫,你已經迫切想知道是什么劇并且想馬上就看到,說明你跟筆者一樣已經無法抗拒《世界奇妙物語》的魅力。本劇可以說是日劇史上一大奇跡、一大變革。日本四大民營電視臺之首的富士電視臺,1990年4月,由于某檔黃金時間的節(jié)目突然夭折,富士電視臺眾節(jié)目制作人緊急召開會議討論對策。有人提出把深受年輕人歡迎的靈異深夜劇《奇妙事件》拿來救場,于是《世界奇妙物語》就此誕生。當時,業(yè)界普遍認為在黃金時段播放以靈異怪奇事件為題材的電視節(jié)目是相當冒險的行為。電視臺完全不看好該劇的前景,打算只出一季補了天窗就結束,制作人甚至做好了被解雇的思想準備。誰料想節(jié)目竟大受觀眾的歡迎,收視率集集居高不下。接著,電視臺制作了1991年長達117集的第二部和1992年共19集的第三部。從1993年開始,《世界奇妙物語》不再連續(xù)播放,而是以季節(jié)或節(jié)日特別篇的方式登場,每年只放幾次。現(xiàn)在,人們已經習慣了每年在三月底四月初和九月底十月初,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春季特別篇”和“秋季特別篇”。
短劇魅力所在
你有想象過一個編劇可以“毫無顧慮”地去展現(xiàn)自己的想象力,在一個固定時長的故事中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表現(xiàn)給觀眾嗎?被精彩故事情節(jié)所打動,為演員精湛的演技所嘆服,這是觀看一部品質優(yōu)良的電視劇所應有的感受。但是《世界奇妙物語》所帶給你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身臨其境。說白了就是感同身受,完全就是發(fā)生在好友、親人身上的事,或者說完全就是生活中自己所想或者所做的真實寫照。同一個編劇寫的故事往往會有這個編劇所特有的印記,《世界奇妙物語》大膽創(chuàng)新,每個編劇只寫一個故事或者只寫不同題材的故事,20年來已經有很多的編劇在該劇中展現(xiàn)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善寫奇情劇的野島伸司,愛情故事名家北川悅吏子,懸疑劇達人三谷幸喜,包括電影界的大腕導演巖井俊二也曾參與其中。我們可以把《世界奇妙物語》比喻成一個為編劇們“華山論劍”的平臺,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眾編劇展現(xiàn)才華的秀場。正是這些個編劇名家的“前赴后繼”使得《世界奇妙物語》不斷獲得新鮮的“血液”,并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作為將編劇和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塑造成實際作品的演員,在《世界奇妙物語》20年的播出長河中全可以用不計其數(shù)來形容。無論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拇笸竺餍沁€是剛出道的新人新秀,都可以在該劇中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也正是《世界奇妙物語》另一個吸引觀眾的特點:明星大串燒。
多年來該劇始終貫徹由著名主持人田森說故事的形式,把一個個故事變成短篇劇集播放出來。每次五個故事歷時兩小時,每個故事中間又會穿插很有意思的超短篇小故事。雖然時間短,每個故事卻都短小精悍,令人回味無窮。這也正是《世界奇妙物語》的精髓所在,篇幅短小卻“五臟俱全”。
短劇影響力
所謂觀眾看熱鬧,同行看門道。當《世界奇妙物語》取得成功后,同行也開始紛紛效仿和借鑒。
中國:香港“鬼才導演”彭浩翔進軍內地而監(jiān)制的“4+1”電影計劃,計劃中的“4”,即以“4夜奇譚”為總題目的四個長約40分鐘的故事短片,分別是《指甲刀人魔》、《假戲真作》、《謊言大作戰(zhàn)》及《愛在微博蔓延時》。題材均是當代都市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但表現(xiàn)方式、情感取向有所不同。其借鑒了《世界奇妙物語》的方式,如《指甲刀人魔》在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里帶有驚悚片的味道,《謊言大作戰(zhàn)》貫穿始終的則是比較感人的親情與愛情,而《愛在微博蔓延時》既結合了當代網絡流行文化的“微博”,又帶有魔幻的色彩。雖然都是篇幅相對較小的短片作品,但也可以表現(xiàn)出既精彩又扣人心弦的故事。
韓國:韓國SBS電視臺在2004年的時候開播了一檔叫做《反轉劇》的節(jié)目,歷時幾年的播出創(chuàng)下很多收視佳績。該節(jié)目在每周日晚播出,雖然是一個單元節(jié)目,但是具體形式更傾向于電視劇,每集45分鐘,由兩個故事組成,而且每次內容都是獨立的。很多觀眾戲稱其為韓版的《世界奇妙物語》。雖然制作方是效仿在先,但確實也是下足了創(chuàng)新的功夫,包括每集故事中的演員均以真實姓名演出,而且每個故事在臨近結尾時都會有180度大逆轉,以突出反轉劇的“反轉”二字。然而以精悍短劇為主、眾多知名編劇和明星的參與卻和《世界奇妙物語》是如出一轍的。《反轉劇》結局的出人意料經常令觀眾大叫:“為什么會這樣?”但想想這樣的結果真的猜不到。
泰國:近幾年泰國漸漸從日本手中搶走了亞洲恐怖片霸主的地位,劇情、演員演技、特效制作等方面的進步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作為領軍作品之一的《鬼虐》系列絕對是繼承了《世界奇妙物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將其發(fā)揚光大。《鬼虐》系列每部由四到五個單獨的故事組成,而且每個故事也是由單獨的導演和編劇負責。每個故事都是將短小精悍發(fā)揮到極致,該劇突破了以往恐怖片的邏輯線路——冗長的劇情鋪墊為了烘托一個恐怖環(huán)節(jié)。而是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卻直指觀眾心中最為脆弱的“恐怖要害”,當你瞬間從急轉的劇情中反應過來時已經一身冷汗了。鬼虐系列一共兩部,筆者全部看過。毫不夸張地說,挑出其中任何一個故事,雖然時長也就30來分鐘,但足以讓你從腳底到頭頂?shù)拿l(fā)都嚇得豎起來。
讓觀眾“痛并快樂著”
任何一部影視劇,最終的評審官都是觀眾,只有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可才可以讓該劇本身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相比較起來觀眾對于影視劇的篇幅還是很矯情的,尤其是電視劇。對于中篇或者長篇的電視劇,一般的觀眾需要極強的耐心和對于劇情長期糾結的忍耐能力。國產劇《閑人馬大姐》全劇完全以馬大姐為故事中心,雖然各位名角兒的演技是沒話說,但是繞來繞去就是家長里短那些個事,演員演得開心但也需要觀眾有繼續(xù)看的信心不是?更有甚者國產劇《家有兒女》可謂是創(chuàng)下了最長家庭情景喜劇的世界紀錄,說實話當年的《我愛我家》筆者是非常喜歡那位“和平女俠”的,可是《家有兒女》越看越不是滋味,陣容是全換了,但是模式沒變啊,不能與時俱進注定不能超越經典。說到比誰長,友邦韓國絕對是有過之無不及。想當年的《看了又看》真是讓不少編劇把牙都咬碎了,一部純粹人際關系為主的家庭道德倫理劇竟然拍到100多集,要命的是當年國內的很多媽媽級的觀眾就像被劇名施了魔法一樣真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現(xiàn)如今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造成人們每天加倍忙碌地生活,一天的疲勞奔波到家唯一想要做的是放松和休閑。相較于2集還沒完成一段5分鐘對話的愛情表白,短小精悍的影視劇會更容易打動和吸引觀眾,簡潔明了,一針見血。
《世界奇妙物語》及類似影視劇作品所獲得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主打篇幅短小不代表內容簡單,劇情發(fā)展的急速峰回路轉不會造成漏洞百出,制作小規(guī)模也并不意味著沒有名導名角。相反的,觀眾所欣賞到的卻是一部部短小精悍的佳作。往往就是編劇靈光乍現(xiàn)的一個創(chuàng)作思路、導演現(xiàn)場鏡頭調度的神來之筆、演員臨場發(fā)揮時一個畫龍點睛的眼神。這樣的影視短劇就好似一道越吃越上癮的菜肴,它擁有怪怪的味道,卻讓人欲罷不能,它帶來灼痛的刺激,卻讓人甘愿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