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報
“公共服務”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周康梁,牛津大學媒體研究員,英國電視史和節目形態研究專家,資深媒體人,出版有《做最牛的主持人》(1、2)等多部英國電視研究專著。
最近,在硝煙四起,廣告大戰“血肉橫飛”的中國電視市場上,某電視臺反其道而行之,取消商業廣告,力圖在衛視打造一個主旋律專業頻道,這引起了不小震動和極大關注。很多人紛紛站出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其中不乏用BBC作為正面或者反面證據的。
提及英國電視,中國觀眾和電視人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人們馬上會聯想到那三個如雷貫耳的英文字母;陌生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除了這三個字母以外,對包括英國廣播公司在內的英國電視體系實質并沒有更多了解,對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的公共服務體系的認識也大多停留在表象上。
其實,和BBC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還有另外三個字母——PSB,它是解讀英國電視內涵的核心之一。
PSB是英文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公共服務廣播)的縮寫。英國電視之所以在世界獨樹一幟,與這三個字母所代表的傳媒體制有很大關系,這也是英國電視區別于美國商業電視的最主要特征。
中文的“廣播”有兩個對應的英文單詞,“Broadcast”和“Radio”,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廣義和狹義的“廣播”?!癇roadcast”的原意是書面的“在廣闊的農田里播撒種子”,目前通用的定義是“通過廣播或者電視傳送聲音或者圖像”。從這個解釋可以看出,“Broadcast”涵蓋了我們通常所謂的“廣播”和“電視”?!癛adio”也被譯為“廣播”,在中文的語境中,習慣于將它對應于具體的廣播電臺。
PSB在英國產生與這個國家的社會發展密不可分,是在英國資本主義的環境中自然生發出來的。按照英國文化唯物主義的代表理論家之一雷蒙德#8226;威廉姆斯的說法,維多利亞時代資產階級發展出了“服務”的概念,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地位穩固之后,要尋求一種道德上的完美,把自己當成公仆,即為民族利益、公共利益服務的人。
首任總裁約翰#8226;瑞斯用四個要素定義PSB:第一,這個機構應該擁有一個“可靠的資金來源”,如果它不得不通過廣告收入或者追求利潤來籌措資金,那么高質量的節目制作原則就會被迫受到公眾品味的干擾;第二,為了強化保證質量的實力,BBC需要壟斷地位,以確保全國廣播維持同一標準;第三,廣播應該是國家性的,打破階級、宗教、地域和社會分工;第四則是道德責任感。瑞斯希望BBC是一個既不同于美國純粹以市場為指導、完全自由競爭,沒有規范約束的商業媒體,又區別于前蘇聯當時剛剛誕生的、受到政府嚴格控制的廣播的一種樣式。
現在定義“公共廣播”一般會提到“商業廣播”作為參照,比如公共服務廣播播出節目的目的是通過讓公眾了解信息、增長見識,從而促進社會發展。相反,商業廣播的目的主要是提供流行和時尚的內容,盡可能地吸引受眾,達到廣告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因為各國的情況不同,“公共服務廣播”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和定義,但是英國的一家研究機構在綜合各方觀點的基礎上,還是給出了“公共服務廣播”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可以說是共識:
1.地緣的廣泛性,一個國家的公共廣播首先要具有全國性,比如英國廣播公司。當今世界上有名的公共服務廣播機構都是如此,沒有例外。
2. 適應受眾全方位的趣味和喜好,在提供公共服務廣播的媒體的頻道里,受眾能找到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內容,而非局限于房地產、汽車、美食等專業領域。
3. 兼顧“少數人群”,特別要考慮少數群體和受歧視人群的利益。
4. 更多關注國內事物。
5. 超脫于既得利益集團和政府,提供的內容是公正、不偏不倚的,媒體不受廣告商和政府控制。
6. 廣播系統的運轉完全依靠收視用戶交納的資金支持。
7. 公共服務廣播重視節目的質量,而不是簡單的收視人群的數量。節目質量是衡量一個媒體是不是真正的公共服務廣播的首要標準。
8. 節目的制作者擁有創作上的自由,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
從不同角度了解了“公共服務廣播”的定義和特點后,您不妨結合自己對中國電視媒體的認識,思考一下我們的電視臺和廣播電臺能不能達到“公共服務”的標準。
可以說,廣告是目前中國電視市場激烈競爭、貌似繁榮背后的無序和混亂的原因之一,但是播放廣告不等于低質量電視,沒有廣告也不等于高品位電視,因為在英國,除了BBC以外,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還有另外幾家商業電視臺,他們一樣把節目做得風生水起,共同履行著“告知、娛樂和教育”的公共服務廣播理念。
制作高品質節目是媒體人的責任,享受寓教于樂的好節目是受眾的期望,“公共服務”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誰的聲音最值錢?
文/蘇陽
請先準備好一只結實的塑料袋,然后把它打開,OK,你現在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陰天。心情低溫,頹廢。我蒼白的手指把《德州的巴黎》的DVD塞進碟倉,窗外的樹影斑斑駁駁地照在金斯基的藍眼睛上。我喝了一杯冰水,滾下一顆顆熱淚?!本W上經??梢钥吹竭@種無病呻吟的影評。其字矯情無比,其情無比廉價,其人自戀無敵。這類影評通常出自文藝女青年的手筆,沒啥真知灼見,但甩片兒湯話的水平已經到了信手拈來閑庭信步寵辱不驚的境界??赐曛?,你甚至不能確定作者是否看過這部電影。
與之互為兩極的則是粗野的流氓派:“我K,神馬爛片,大家一起來抵制這個電影吧!”“我就是討厭張XX,我覺得他非常2,盡管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我就是要給他零分?!边@話夠親切,不裝逼不矯情,像鄰居那個小學沒畢業整日在家游手好閑的二狗子說的。你除了能確定他沒看過這部電影之外,甭指望收獲更多有用的信息。這類人往往自詡憤青,吃喝拉撒睡都帶著一束紅纓槍。卻不知道憤青最重要的底色就是文化。一個人珍惜自己的手藝,為了自己認真琢磨的道理鼓而呼,是高尚的。我從不反對用粗話和俚語來表達憤懣的情緒,可如果一篇影評只剩下方言粗口和中英文國罵,那么這個作者夠不上憤青,他只是個掐著腰罵架的老媽子。
還有一種兩邊不靠的學術派影評:“調子有點灰,有點塔可夫斯基的味道。長鏡頭處理得充滿現代寫實主義,只是面光顯得有點多余,人物的表演太話劇,可能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影響,如果收斂些會更Perfect。”對于一篇發表在大眾媒體上的影評來說,它的可惡之處就在于:一點要和大眾交流的意思都沒有。相反它擺足了居高臨下的姿態,盡說一些自己都難以消化的理論和自己都把握不清的術語。一言以蔽之就是主義加流派,花拳繡腿讓人怕。影評的優劣高下,只在于看問題的尖銳和深入,寫文章的有趣和淺出。無論做什么學問,高手都能夠抓住復雜事物的內在本質,且有能力用盡可能簡單的表達方式一步到位地揭示內在本質;而庸才的本事全在于繞圈子。為什么要繞圈子呢?因為他自己其實也沒想明白一些事情,他只能用繞圈子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的無知。我真是煩透了那些說了半天等于啥都沒說的偽學術影評。這樣的影評,與其說是挑剔讀者,不如說是刁難大眾。
最近,一種新的影評文體正在流行。這種文體的特點就是過度詮釋,遣詞造句全是最高級的表達。詳見豆瓣上各種對《讓子彈飛》或《盜夢空間》等頂禮膜拜之文。這種文體的要領就是:欲加之譽,何患無辭?傳聞說這些人是發行公司雇傭的槍手,我情愿意相信這種說法是真的。而真相卻是:在我的身邊,很多和出品方沒有一毛錢關系的普通觀眾,依舊在網上大肆鼓吹,其鼓吹程度——換我是這部戲的導演,都覺著屁股上有舌頭在舔。這類人的動機,我認為大多數還是源于自我的標榜。電影對他們不存在娛樂功能,而是一種時髦的標簽,只為彰顯他高人一等的品位。讀者如果不小心看到這樣的影評,就像誤交了一個愛顯擺的損友。話不出三句,他就恨不得跟你甩腕子脫褲子,向你展覽他的新款勞力士手表和美國CK底褲。
說了這么多,都是在批評不靠譜的影評,之所以離題萬丈,是因為我發現差的影評歪瓜裂棗,好的影評同樣是各有千秋。《滿城盡是黃金甲》橫遭謾罵的時候,我卻聽到許知遠的另一種聲音:“在一場金甲與銀甲、面目不清的廝殺過后,意外的高潮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士兵涌到廣場中,拖走了成千上萬的尸體,清水迅速沖洗了血跡,綻放的菊花取代了剛剛被踐踏的那些,色彩鮮亮的地毯被一卷卷展開,皇帝重新回到舞臺中央,氣定神閑,士兵列隊,面上的表情勇敢又效忠,早已準備好的樂師開始有關忠孝禮義信的合唱……在一層又一層的背叛與陰謀暫告段落之后,一杯毒藥潑在了圓平臺上的方桌子的中心。在一瞬間,我甚至覺得張藝謀是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來理解中國歷史的秘密的,至少他無意中做到了這一點。新的一層掩蓋住舊的一層,人們總是站在血跡與尸體上歌唱,沒人會記住發生了什么?!边@段文字讓我迅速陷入一種令人暈眩的折服感。
好的影評不僅僅是鑒碟指南,更重要的是它們幫我們打開了電影世界的后花園,里面貫穿了美學、哲學、藝術理論,以及商業思考。
但也不能因此就說許知遠文體就是判斷好壞的唯一標桿。臥虎藏龍的互聯網,經常會有草根影迷冒出驚鴻一瞥的“絕句”?!度~問2》的一句話影評:換個姿勢,再來一遍。八字真言,一箭雙雕?!度龢尅犯^:趙本山寨,張藝謀財;孫紅雷人,小沈陽痿。橫批:閆妮大爺(演你大爺)。我深信說這話的人一定大智若愚,玩笑的背后是一針見血的尖銳。不能因為它不夠正襟危坐就說它算不上好的影評。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尋找一種對世界的簡單模式,期待只要拿來這種模式,就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難題。這些年,我們看到很多效仿好萊塢的大銀幕大明星大制作的大電影,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今日中國的某一面的展現。在制作上,它是物質與技術上的積累,而非創造力的真正展現。這說的已經和影評無關了。
“穿越之前世今生
文/趙豬
并不是一個非常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名詞,如果非要找一個詞來代替的話,恐怕“時空旅行”更為恰當。當然,那樣就顯得太靠譜,沒有趣味性了。所以中國人發明了更不負責任的“穿越”。
穿越其實也不算是當今獨創。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當中,尤其是極具想象天賦的古典史籍、宗教故事,以及五花八門的野史當中,穿越壓根就不是件新鮮事。舉個例子吧。南宋末年,秦儈在“風波亭”干掉岳飛父子后,沒幾天,就有個疑似濟公的瘋和尚,突然出現在當時的南宋都城臨安的某間寺廟里,大吵大嚷著,曝光了秦儈夫婦因為謀害岳飛,在不久之后也將被南宋皇帝干掉。同時,他說得繪聲繪影,據說就是穿越了,親眼目睹了秦儈等人的遭遇。這樁野史上著名的“穿越”案直接導致了秦儈的老婆,也就是王氏沒能等著皇帝動手,自己就被嚇死了。
在影視作品當中,穿越題材也不是從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曾經監制過一套三部科幻電影——《回到未來》,講述了一個混蛋少年分別穿越到了自己的未來、過去,甚至是西部時代,拯救別人同時自救的故事。當然,好萊塢式的穿越更加偏重科學,盡管那其實也是未經證實的“偽”科學,但好歹人家不管干啥都能頭頭是道地總結出若干規律和法則,不像咱們中國的“穿越”,隨便一個盒子,一塊玉佩,甚至就連一道閃電,都能輕松地完成,估計連高鐵、飛機也達不到的時速。
至于華語電影中的穿越,不能不提到的一個名字就是劉鎮偉。從1995年的《大話西游》開始,用前后五百年的自由穿梭,成就了至尊寶(孫悟空)與紫霞仙子、白晶晶的一段三角苦戀,至今仍然蠱惑多少少男少女的脆弱小心肝。而他的另一部不算太知名的作品——《超時空要愛》里,更是讓梁朝偉自由地穿梭于三國和現代,怎么死也死不過去,最終發展出口味很重的,“諸葛亮”與“呂蒙”,“劉備”和“張飛”的“斷背”畸戀。還有鄭伊健和張柏芝主演的《無限復活》,同樣也是不斷地穿越穿越,再穿越,彷佛他就是掌管著時間的那雙大手,可以盡情地操弄人間一切。但是,貫穿劉鎮偉“穿越”作品的一個關鍵字眼始終是“情”字,科學并不重要,權勢也如同過眼云煙。他的這一理論也直接影響之后的所有穿越劇創作。
TVB根據黃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集《尋秦記》,講述的同樣也是穿越故事。但是在這部劇集里,編導們大刀闊斧地刪改了原著小說里龐雜的人物線索,深刻的世界觀,把筆墨集中在項少龍如何利用現代知識,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古代社會和眾家美女之間的意淫情節上。這種更不負責任的“穿越”觀也就成了當下幾乎所有穿越類劇集的核心?!渡裨挕反鬅幔滏⒚闷豆沤翊髴鹎刭盖椤芬惨呀浬蠙n熱播。充分滿足男性觀眾意淫心態的“穿越類”劇集正式成為華語影視圈最當紅的劇集類型之一。
嚴格來說,《宮》其實不算穿越劇,除了片頭和片尾,兩段莫名其妙的穿越之外,整部劇集基本上還屬于比較中規中矩的清宮斗爭戲加上一點低幼偶像愛情故事。有關穿越人物的囧境,以及現代觀念與傳統思想的沖擊,在劇集中體現得也不太明顯。當然,作為一部專門討好女性觀眾的劇集,能夠將“四阿哥”與“八阿哥”,甚至康熙大帝都同時玩弄于股掌之間,或許也可以算是“穿越”式意淫的一種吧?
其實說穿了,穿越劇之所以走紅,最關鍵的因素不過就是滿足了絕大多數青年觀眾,不滿足于現狀,卻又無力去改變任何現狀,只好將這種“恨天低,有志愁難展”的情緒,全部寄托在有朝一日穿越,能夠盡展所學的意淫心態罷了。假如現實無法完成,那就讓影視作品幫他們完成吧。
假如有一天,有人創作出這么一部穿越作品來,一個現實中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好不容易逮著一次機會,穿越到了一個無論各方面都讓他滿意的時代里。可是他失敗者的個性啊,最終還是將他引入了失敗的萬丈深淵里,你們說,這種“穿越”戲會有人看嗎?
哈哈,所以還是算了吧,還是讓穿越的意淫來得再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