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物理教學是中職教育階段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如何結合新課程背景的要求,改變中職物理教學的現狀問題,成為物理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焦點。且不論中職物理教學內容的整改,僅從教學方式的轉變上,如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積極性與實踐能力,是物理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 中職物理 教學方式
一、加強德育教育、端正學習態度
中職教育由于收到生源素質的約束,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教學進展,特別是在一些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由于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極大的影響了課程教學的配合與教學活動的開展。物理教學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門學科,中職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對物理產生厭學情緒,從心理上抗拒這門課程。沒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很難啟發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開展教學工作的。因此,首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貫穿德育教育的思想,改變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成績的影響與心態的扭曲,正視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習目的與意義,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將物理課程看作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并以動手實踐來感染學生,以增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與理解,從生活中感悟物理現象,得到學習的源動力。
二、以適應中職學生群體為出發點,設計教學方法
中職學生群體普遍基礎起點較低,與普通高中學生之間存在相當大的階梯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一味沿襲高中物理教學的方式,使中職學生出現接受能力外的課業負擔。起點教學是中職物理開展的重點,如何將初中階段的物理啟蒙基礎,與中職階段的物理內容銜接起來,幫助學生在回復舊知識重塑物理根基的同時開展新知識的教學。由此看來,在物理教學實踐中,首先要確定中職學生群體的現有知識水平,“因材施教”,在現有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引導式教學,邊梳理邊引導,使學生能夠對物理基礎知識形成系統的掌握,從而提升至中職物理的較深層面,開展引導式教學,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能力,以實現新課改灌輸的“學生為主體”思想。此外,由于中職階段的教學具有相當的針對性,不同專業班級的學生對于課程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電子計算機班的學生,物理課程將涉及更多的電子物理部分,相對更加抽象,電磁感應、光纖通信是課程的主導內容,其內容的深度遠遠超出中職學生的物理接受基點,如何填補中職專業物理與初中物理啟蒙之間的空缺,需要教師不斷漸進式引導來實現。而教材中較為復雜的物理原理推導,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講,的確在理解上具有相當的難度,教師可以選擇以物理現象的講述來替代復雜的理論推導,這樣不但可以降低物理課程的難度,也可以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重視實驗課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中職的學生大部分面向就業,因此,學習內容也應當趨于實踐性,從而使學生在專業崗位中能夠學以致用。物理課程本身就是一門需要在實踐中體現價值的學科,特別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專業技能訓練是中職教育的核心之一,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與獨立操作能力是教學過程中培養的重點,因此,物理實驗課程為我們開展實踐教學搭建了很好的平臺。物理原理要通過實驗課程才能夠加深理解,同時實驗課程也是學生體驗物理實踐的最佳途徑,因此,學生實驗素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與課程掌握水平的高低,是檢驗物理教學的另一種方法。中職物理教學階段,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驗課程機會,以親身的動手操作來代替教師泛泛的講解,不但可以加深知識的記憶,同時也為學生的思維創造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實驗的組織本身就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鍛煉,是動手能力與思維的協調配合,因此,更加具有實踐性。
四、教研改革是教學改革的基礎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素質教育要求,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改革制定的新目標,首先要在教研工作上積極的做出應對,以教研工作為基礎,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教改的根本性與革新性。物理教師要從本門課程的教材內容與教學資源的組織入手,按照教改的指導思想,重新組織教學活動,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化為引導式教學,并結合現代的教學手段,來將物理知識的傳授過程轉化為學生對知識的汲取過程,從而轉變學習的主體地位。此外,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是現代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心理教學與專業教學的結合。在教學中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表揚,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教學工作向素質培養傾斜。
五、結語
由此看來,新課改背景下中職物理的教學改革,是一條漫長的探索道路,需要經歷一系列的轉變,才能夠實現新課改的初衷。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同時還包括教學以外的學生心理培養等,從多角度配合教學發展,才能夠實現中職物理實踐教學的根本意義。
參考文獻:
[1]關達,梁建.現代教育教學理論[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2]凋久磷.從素質教育的要求談中學物理教學改革[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0,(12).
[3]張家祥,錢景舫.職業技術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