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時事政治教育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闡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 時事政治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哲學常識,承擔著幫助高中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任。可見,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極強的時代性與實踐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書本理論知識教學,而且還要緊緊抓住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時事內容,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讓時事政治真正成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應對知識經濟帶來的新挑戰
如今的高中生,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他們不僅能親身體會到改革開放給國家帶來的巨變,而且十分關注國內外時事,卻因為對歷史與國情缺乏了解,因而在認識當今社會時不免存在流于形式之現象。可見,對高中生開展時政教育是新時代的新要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2.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進行高考備戰
目前的高等院校招生入學考試已明確規定,高考試卷中必然含有時事政治的試題。近一年來的國內外重大事件、社會熱點等,一直是高考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考生一定要對一年來所發生的重大時事問題有深入了解,并在政治教師的引領之下,根據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認真思考,從而逐步提高自身能力。
3.有助于促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當前所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比以前更為貼近生活現實。因此,思想政治教學一定要和時事政治教學加以緊密結合,適時對高中生開展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及政策等教育。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開展新聞討論
所謂新聞討論,就是對高中生十分感興趣的新聞背景與前景等方面開展討論,主要包括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時事新聞、結合教材知識開展討論新聞、教師講解點評等環節。教師應當在新聞討論中注重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時事材料之選擇應當緊扣教材相關知識、密切結合學生生活現實、緊密聯系當前形勢、深化典型事例。二是要對高中生開展及時指導,對學生所提出的創意加以鼓勵。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這樣一則重要的經濟新聞,既可由政治教師介紹給高中生,也可由學生自行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渠道去搜集,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從中進行深入分析,可以聯系課本經濟常識中的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及投資與消費等知識作出自己的分析。
2.課前新聞評論
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課前的五分鐘時間,輪流安排所在班級學生閱讀報紙和雜志當中的新聞,隨后動員其他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在交流評論當中激發出思維之火花,教師則應當抓好總體調控工作。這一方法能夠充分體現出時事教育之及時性,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當前時事的自覺性。在每次五分鐘的時事點評當中,不但能夠鍛煉高中生的語言能力與創新能力,而且還能讓師生們在輕松與活潑的氣氛中提高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際效果。
3.組織專題講座
當國內或國外發生了重大事件之后,當黨中央發布了十分重要的政策以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當積極向學校申請開設專題講座,對全校高中生開展時政專題教育。比如,中共十七大的召開、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等近年來的國內外大事,均可由思想政治教師進行主題講座了。又比如,當我國的西藏和新疆地區發生了不法分子的打砸搶燒事件之后,政治教師應當及時開設題為“反對藏獨與疆獨,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講座。廣大高中生可通過這一講座了解到西藏與新疆的歷史,了解西藏和新疆自古就屬于中國,明白國內外分裂勢力妄圖分裂中國的險惡用心。通過開展這一類時政專題講座,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及時領會與掌握重大事件的精神實質,從而提高認識,同時還可在武裝廣大高中生頭腦的基礎之上,不斷向公眾進行宣傳,從而用自身言行去影響身邊的人,讓高中生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及時進行時事政治專題教育之必要性及其魅力所在,而且還能彰顯時政教育之德育功能。通過這一教學方法,應當強調思想性與科學性,努力講得準確而透徹,這就需要主講教師在授課之前就廣泛地收集相關材料,深入地研究有關專題,了解廣大學生的思想,從而讓講稿顯得有理有據,充滿說服力,讓時政講座發揮出正面引導之作用。
4.設置時事園地
教師要組織高中生充分利用所在班級的墻報或黑板報,設置時事園地這一內容,主要是刊登近期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比如,在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的舉行,朝鮮核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等。透過這一方法,能夠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把握住所學時事內容,并能很好地結合教材內容開展分析。與此同時,還應當通過進行時事知識競賽和涉及時政內容的演講比賽、社會問題調查等多種方式,將時事教育由課內逐步拓展到課外,充分培養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并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與開拓創新之能力。
5.嘗試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活動,就是要運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思想,不斷改進時政教育之方式及其教學環境,從而吸引高中生更為主動地關注各時政熱點,提高高中生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之能力。在教學的實施當中,教師所扮演的只能是引導者之角色,為此,要鼓勵高中生去大膽創新,積極主動地尋求獲取各類知識的多元化方法,并積極探索時政學習成果的豐富性。與此同時,學生應當發揮出集體主義協作精神,通過合作來共同完成對于同一個問題之探究。學生們可以通過到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查詢、訪問經濟問題專家等形式掌握了大量的資料。通過這一過程,他們可以有豐富的收獲,并激發起他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當中融入必要的時事政治教育,能夠有效地彌補課本所具有的滯后性,從而能夠培養高中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可見,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高中政治教師務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時事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劉文容.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J].劍南文學,2009,(12).
[2]王俊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誤區及其對策[J].考試周刊,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