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管理工作是有規律可循的,從時段上來講,抓好一日中的“兩頭”、一周的“兩頭”、一學期的“兩頭”、入學與畢業這“兩頭”等四個“兩頭”的管理。特別是抓好新生入學教育和管理,對以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 管理工作 “兩頭”
實踐證明,在大學生管理工作中抓好以下四個“兩頭”是大學生管工作的重要環節,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好一日中的“兩頭”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早操是高校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生活起居習慣的一種方式。對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按時起床,自覺晨練,一天的學習、生活就會精力充沛,有條不紊,否則,就會顯得忙亂,影響學習。清晨也是學生大腦清新,便于記憶的良好時段,早操后只要能堅持半個小時外語晨讀,外語水平和口語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因此,各院系尤其是輔導員應在怎樣使更多的學生堅持上早操和晨讀上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讓堅持上早操和晨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有利于日常管理和學風建設。
抓好晚休管理,一是要抓按時休息。推遲晚休,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可能會用晚起床來彌補,從而導致白天的學習、生活秩序紊亂。二是要抓好晚休紀律管理。教育學生不能在晚休期間吹拉彈唱、大聲喧嘩,影響他人休息;教育學生不能占用晚休時間上網,更不能通宵上網、夜不歸宿,否則,既影響正常休息,又存在安全隱患。
二、抓好一周的“兩頭”
“雙休日”是違紀事件的多發期,“雙休日”的管理尤為重要,否則,很可能出現“5+2=0”的現象。一是要豐富校園文藝、體育、科技、學術活動和社團活動,占領學生業余時間,轉移學生注意力,盡可能避免學生走出校門參與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學生成長的活動。如:舉辦“周末藝苑”、“周末影院”、“文化廣場”;開展書法、繪畫、舞蹈、攝影、演講、創作等培訓。二是要抓好學風建設,把學生和精力引導到完成學業上來。三是鼓勵、扶持學生利用“雙休日”勤工助學和創業實踐。四是實行“雙休日”去向匯報統計和周日晚點名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動向。這樣,不僅有利青年學生全面發展,而且違紀事件也明顯減少。
三、抓好一學期的“兩頭”
每學期開學:一是通過注冊做好學生到校情況的清查,按時上好新學期第一節課,確保新學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二是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除掉假期中染上的酗酒、賭博等劣習。三是對假期的“社會實踐”等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優,舉辦“難忘的暑期活動”座談會等。
每學期學期末:一是做好考前教育、動員工作,引導學生把精力投入到復習考試中去。二是抓考風促學風。教育學生嚴格自律,篤信誠實,自覺維護知識的尊嚴,營造“誠信光榮,作弊可恥”的考試氛圍。三是做好假期活動安排,要求學生完成“社會實踐”,“科技扶貧”及“調查報告”等任務,組織好志愿者“三下鄉”活動。
四、抓好入學與畢業的“兩頭”
1.入學教育
抓好入校教育管理環節,為以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作用。入學教育可以用一學期或更長時間開展。
(1)做好適應性教育
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初次遠離父母,難免有戀父母、戀家之情,突然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面臨獨立生活的挑戰,他們會感到不適應,有陌生感、孤獨感,如何使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消除陌生感、孤獨感就顯得格外重要。首先,要關心學生生活、穩定思想和情緒。相關領導和輔導員要多深入新生宿舍看望新生,讓他們感受到人文關懷;舉辦迎新生系列活動,使新生很快融入到群體生活之中;組織參觀校園,介紹部門設置及職責等學校基本概況,使新生盡快熟悉環境。其次,各院系要就“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如何處理好同學關系”等問題與新生進行座談和交流,促使他們了解大學生活,端正學習態度,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2)進行愛校,愛專業教育
通過專業介紹,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學習特點,明確在就業時應具有的素質和能力,樹立專業意識,牢固專業思想,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參觀學校榮譽室、圖書館、實驗室等,介紹學校的校訓及其內涵、學校的發展歷史、社會地位、教學科研、師資隊伍、發展前景,樹立愛校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習和成才的信心。
(3)開展法制安全與校規校紀教育
全面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舉辦法制安全講座,通過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說法,以事論理,讓學生樹立法制和安全意識;通過全面系統地學習《學生手冊》尤其是其中關有學生獎勵、違紀處分、學籍管理等制度,樹立學生遵守校紀校規意識。
(4)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從教育內容、形式與方法入手,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邀請專家或著名校友做“理想信念”專題報告,開好“我的理想”主題班會;開辦業余黨校,宣傳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使學生明確入黨目的,端正入黨動機,使絕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挖掘和運用先進典型為學生提供參照,特別是注意樹立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輻射示范效應,讓學習優異者講學習,讓優秀團員、模范黨員講政治,讓優秀學生干部講正氣,使大家看得見、摸得著、感受深,切實感受到可信、可親、可行,從而內化在意識中,外化在行動上。
(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新生剛入校階段易發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剖析,重點分析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導致的后果,以及如何盡量避免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等,有利于調適各種不良心理,使學生們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新的學習、生活。做好心理測評工作,形成分析報告,反饋給相關人員,以便工作有的放矢。
(6)上好入學第一課——軍事訓練課
做好軍訓的組織實施,通過軍訓要達到增強學生國防意識和愛國熱情,磨練學生意志,增強體質和抗挫的品質,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精神,形成良好紀律觀念,學會服從管理,聽從指揮等目的。
2.畢業教育和管理
學生畢業時段,要加強以下幾方面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一是做好就業的指導、推薦等工作,尤其是對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的畢業生進行指導、幫扶;鼓勵和扶持畢業生自主創業;邀請本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成功的典型回校做報告,講述創業成功的經驗和感想。二是重申紀律,加強管理,倡導文明離校,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健康文明方式進行告別。三是做好學生離校手續辦理的接待和服務工作。四是開展“情系母校,放飛理想”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和諧的畢業環境。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報紙等營造和諧氛圍,積極組織師生聯誼活動,舉辦歡送晚會、各類座談會等,引導畢業生回顧大學生活,暢談和交流成長歷程,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激發畢業生對母校的眷戀之情,讓學生懷揣感恩之心,滿意、文明、愉快地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