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自然學習法就是運用幼兒學習母語的方法來學習外語。這一方法讓學生靈活應用母語學習的方法去學習第二語言,通過為學生營造全外語語境,使學生在外語語境中自然地學習語言,逐步形成外語思維,自由進行外語表達,達到有效學習外語的目的。
關鍵詞:語言自然教學法 母語學習 外語環境
自然教學法是由Stephen D. Krashen和Terrel 1983年在區分了語言學習中自然“習得”和“學習”兩個不同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Krashen和Terrel認為,對于幼兒來說,學習第一語言是生存的需要,因為它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幼兒在日常生活與父母的交流中,自然習得第一語言。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學校里有意識的學習第二語言。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過去學過的知識來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接近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用習得的方式來學習的效果會更佳。
語言自然學習法引導學生摒棄傳統的外語學習方式,培養新的語言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一種自然的環境下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自然地形成外語思維模式。然后,再系統地學習語法知識和行文規則。最終,學生將會在一種全外語環境的熏陶下自然形成語言習得習慣,而學校和教師則致力于為學生創設各種各樣的外語環境,營造自然的學習氛圍。
為了更好地在課堂中運用這一方法,筆者認真鉆研教材,熟知每個單元的內容結構,了解學生目前情況,力求找到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經過認真思考和借鑒以前教學的經驗,教學初始階段,筆者主要采用模擬教學的方法,這一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觀察和聽說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和應用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培養準職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教材的內容結構和特點,每單元開始,筆者都會認真設計教學過程,認真思考如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學有所用。每次課,都要先告訴學生本課的目的,選擇合適的語言導入新課,讓學生先明白所學內容的目的以及以后的用途,這樣可以先提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心中有一個目標,帶著目標去聽課學習。比如,在涉及公司描述的主題的一個單元時,我用英語導入新課: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可能要接待國外的客戶,在接待的過程中,我們可能要向客戶介紹所在公司的情況,那么,你知道如何介紹公司的情況嗎?在介紹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哪方面的內容呢?用英語把問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思考。于是,同學們很積極地用英語說出自己想到的內容,有的說要介紹公司的歷史、成立時間、地址、公司的規模、生產什么樣的產品以及提供的服務,等等。很快,一個公司的描述的框架在學生的腦中形成。學生腦中有了簡單框架后,該如何描述呢,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先看課本提供的視頻材料,讓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簡單的問題,然后重復觀看,思考更深入的問題,直到學生對所聽材料完全熟悉之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在模仿的過程中,先全體同學一起大聲模仿,然后分組進行練習,并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及評價,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熟練表達內容后,讓學生分角色,給視頻剪輯配音,進入高難度的訓練過程,并對學生的成績給出評價。最后讓所有男女同學參與角色練習,照顧全體同學,避免片面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模擬練習外,還要插入與內容相關的人文知識,豐富學生的內涵,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講工作面試的時候,不僅讓學生學習面試的有用的表達,還要讓學生知道,面試時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例如要充分做好準備,增強自信心,著裝得體,有信心地走進面試室,有力地握手,用令人舒適的語氣講話,人要坐直,熱情大方等。
在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在講授工作面試這一主題時,教育學生無論做什么工作首先要學會做人,人品是第一位的。人品好,技術精,這樣的人才是受歡迎的。在講授產品描述這一主題時,本人還教育學生,在向對方介紹本公司的產品優點和特點時,不要詆毀同行業的產品,這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質。不管做什么工作,處處都要體現我們良好的素質。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熟悉并掌握后,就會很好的利用并具有一定的創造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比如,在講授產品描述這一內容時,學生學習之后,給學生設置一個場景,讓他們自己根據所學內容,創設該場景,把所學的內容自然的運用到里面。這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場景表演能力。
以上內容是筆者這段時間教學的一些嘗試,還有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努力改進。教學有模,但教無定模,在今后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還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讓學生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