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聽力作為英語的一項接受型技能在語言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探討的是如何促進這項語言技能的培養,那么英語聽力信息值的把握問題便成為了本文的核心。從信息值的概念到其必要性,如何把握信息值的問題,獲取信息值時該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它對實際英語學習有何意義,并對其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英語聽力 語言技能 信息值
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信息輸入的一項重要技能。隨著人們對聽力理解在外語學習和交際中作用的認識,聽力理解得到了廣泛地關注。近幾年,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聽力部分的比重也在增加。從考題中不難看出,對于英語聽力的信息量需求上也在增大。
在英語學習者中,關于聽力方面所面臨的問題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完全聽不懂。這一類學生屬于基礎較薄弱的群體。有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對于英語聽力的不重視,已經完全失去語音辨別能力,或是由于發音不標準,而影響了對語音信息的正確把握,當然這種情況多產生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而更普遍的問題,也是大多數學習者在訓練中一直期望達到而難以達到的標準,即面對龐大的信息量輸入,如何實現有效地接收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只接收了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這種情況便是對英語信息值把握不足上所引起的。無法構建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當然這與邏輯判斷,分析篩選的能力也有著緊密的關系。
一、何為聽力信息值
在教授英語聽力過程中發現了“information value”這個詞,即信息值。那么,這個詞意味著什么呢?聽力在英語習得中是一個輸入的概念,它是將外界能接收的信息有效地輸入人腦。那么,對于這個“有效性”的接收,便是我這里將涉及的信息值的把握問題。同時,我將探討的問題也就是面對龐大的信息量,如何能有規律性、有主次性地對其進行選擇性接收。 以此來幫助學生突破聽力難關,解決當前英語聽力中眾多學生面臨的問題。就成績動機而言,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具體層面上的強度應有差異。同理,具體學習行為也存在這種行為的差別。除了成績動機外,所有活動都與聽力學習行為顯著相關,且興趣、決心、自我效能感、學習氛圍和回避等維度達中等以上的相關,同時回歸生活中,適當把握信息值,也是在涉外職場上,與人有效交流溝通的基礎。
當然,回歸到整體視角上來看,宏觀把握內容,善于整體思考也十分重要。在聽力中不管聽到什么材料,一定不要讓個別詞句分散注意力,要把精力集中在材料整體內容的理解上,樹立整體觀念,從總體上把握問題。如整篇材料使用的時態、人物在具體環境中應采用何種交際用語、英美國家的交際習慣等。只有從大局著眼,通盤考慮才可能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
二、如何把握聽力信息值
要達到正確把握信息值的這樣一個目標,首先,便是要從理解開始。進而是對句子成分的分析和篩選式輸入。這樣的一個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要實現不僅需要長期地練習,還需要有深厚的理解功底。
英語聽力中常會考到了回答問題,那么在問題中就會有了分析和定位。很多情況下都會被問到“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When did it happen?”“What did he mean?””How to do something”,等等,這些關于“在哪里?”“什么時候?”“如何/怎樣做”或是判斷說話者態度等一系列常見的問題。正由于是經常出現的,那么在聽力進行時,有經驗的聽者就會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些信息,同時,在此過程中也很自然地把握了聽力的主動性。這點對于充分把握信息值及其重要。如果能將問題分析到位,甚至可以實現預測即將聽到內容的信息的正確判斷。
進而面對篇幅較長、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的講座部分,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首先,要集中精力聽準文章的開頭部分。在每篇講座開始之前,都會對整篇講座內容作簡短的開篇介紹,一般為一句話:Listen to part of the lecture in X class,the professor is talking about Y.這里的X——學科名稱,以及Y——主要內容,相當于給講座內容指出了一個大的方向。正式講座開始后,先要注意聽其主題,大多數的教授都會在課程開始時開門見山,點明主題。例如,Today we will talk about…或者Today we will focus on…on或者about后面的內容要重點把握,這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題。
其次,在抓住主題后,對可能聽到的內容進行積極預測。把握文章主題之后,要立刻集中精力抓住段落中的關鍵詞和核心概念,迅速激活自己在該學術領域的相關知識,對可能聽到的內容進行合理預測。例如,如果講座將介紹食品的相關知識,那么應該迅速預測接下來可能會聽到食品的分類、不同類別食品的味道、對人的功效、甚至聯系其文化背景等等。這樣帶有“主動性”的去聽,會對理解文章內容有很大幫助。當然,這種主動預測的能力是要建立在平時多聽、多總結、多積累的基礎之上的。
英語聽力考試是一個預讀、信息輸入、存儲和信息加工的復雜過程,而整個過程又必須在短短幾秒鐘內完成。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要對聽前和聽中所得到的各種信息,做到前后聯系、迅速優化組合,理順關系。從中找出說話者的思路(如目的、觀點、情感和可能發生的行為等)。因此,聽完試題后要前后聯系理順關系,利用后面聽到的信息補充前面漏聽或修正有疑問的信息,并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判斷加以推理、分析、修正、檢查。這樣,答題的正確率就會更高。
另外,根據聽力考試的趨勢,在大學英語的聽力考試中,關于填空部分以前是要求單詞填空,后來進一步發展到要填寫詞組,現在甚至部分要求把整個句子寫下來。而英語專業考試中是要求把一整段話聽寫下來。那么從這樣的趨勢上來看,實際上對于整篇段落的信息值的完整度和精確度都越來越高了。聽者從對大概信息把握的泛聽,漸漸地變為對點滴細節掌握的精聽。作為非母語國家的學習者,要能過度到后者必定需要大量的實戰和訓練。精聽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導學生發現和分析影響聽力活動效率的原因;二是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所聽材料進行語言、語音知識的學習與積累。這兩個方面正是保證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環節。精聽練習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響聽力理解的語言點上;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詞、詞組和句型等語言知識;對詞匯在實際運用中的連續等語音變化進行學習。
學生要突破英語聽力難關,提高答題的正確率,除了要科學地進行考前的聽力準備,還要善于掌握考題的趨勢、針對的各種題型運用正確的答題技巧。這樣,才能在聽力考試中發揮最佳水平。對于從事外事工作職業的人,也要在實踐中多體驗摸索,要不斷積累、練就出面對不同場合的技能。
三、在面對英語信息值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那么,在試著去訓練把握聽力信息值的同時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應當是正確判斷信息值。這與聽者的心理素質也很有關聯。有的聽者在一開始聽到信息就開始急于進行不完整地接收,導致后面的信息遺失和混亂。這是初學者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其原因多是緊張造成的,生怕聽懂的信息漏掉,便不分主次地記錄。這種習慣的養成會成為易導致誤聽或是全盤皆輸的隱患。因為前半部分或是后半部分往往無法完全表達句意,沒有完整地理解而草率地記錄會讓聽力內容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在聽力過程中,應當將完整信息接收完后,根據問題來有效地選擇性接收。如是聽寫,也應當是以句為單位,聽完理解以后,將其主干寫下來,等到第二、三遍時再將其枝葉添加完畢。盡量將信息完整寫下來。而不是有頭無尾,或是有尾無頭。當然,聽力理解也是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它既受到語音、詞匯、句法等語言因素的作用,又受到諸如聽者世界知識、心理活動、聽力風格等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
同時,還有必要注意到培養一種短期記憶能力和速寫能力。這是兩項很重要的技能。有些聽者能判斷信息值并不一定能把它們記錄下來,所以短期記憶與速寫能力的結合就顯得十分重要,它們在英語信息值的把握上也是具備決定性作用的。這些能力必須在頻繁的練習中漸漸得到成長進而發展成熟,對于涉外文秘專業學生,也必須具備這樣的技能才能適應文秘工作。如會議記錄,接電話后信息留言或是轉達對方信息。
四、對實際英語學習的影響和意義
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缺一不可,四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聽居于語言學習四項基本技能之首,突破聽有利于說、讀、寫技能的發展。而英語聽力是文秘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英語能力及其語言是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信息傳遞、思想交流和情感表達的工具。在語言學習中,聽、說、讀、寫是素質的綜合反映。
就英語聽力考試而言主要是考查考生獲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隨著英語教學與考試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英語科目的聽力考試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大,對提高考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聽力測試的題型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命題趨勢也在逐年更新,難度不斷提高。因此突破聽力難關,提高英語聽力成績就顯得猶為重要。
應試是一部分,更重要的還是學生面對社會、面對生活中的交流。例如,對外漢語專業的同學,看似不需要學習太多英文,但將來面對的若是初級水平的學中文的英文留學生,與他們的交流很多時候也需建立在一定的英文交流基礎上,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聽力水準,在交流中必定會受到很大阻礙。對于學涉外文秘的同學來說,更為重要,在從事外事工作期間,必定會有大量的英文輸入過程的需要。比如說,接電話、商務洽談,等等。
參考文獻:
[1]Graham, S.Learner strategy leve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English learning Journal,2003,(28):64-69.
[2]Goh,C.A cognitive perspective learners’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ystem,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