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中學生 學習興趣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目標。而農村中學生離這一目標還存在很大的距離,農村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知識基礎差,知識面不廣,反映能力差等方面,這在數學學科的表現尤為嚴重,筆者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及有效的改進措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生存環境的影響
農村學生從小生活在農村,見識少。大多數學生所讀課外書很少,書本是他們主要的知識來源,他們有的認為,所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沒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長文化素質低,目光短淺,不懂知識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樣教育子女。近年來,農村家長雙雙外出打工的比例越來越大,孩子學習無人照管,造成學生對學習無興趣,態度不端正,進而形成學習基礎越來越差。
要針對這一系列阻礙學生學習的客觀條件,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也可以帶他們去做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讓學生發現知識存在于社會,存在于生活,和我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長想的一無是處,從而使學生產生求知欲,端正學習態度,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二、數學學科的特點
中學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不喜歡學數學,覺得很難,沒有興趣。
首先,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教師要自己熱愛學生,教師要增加感情投入,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其次,要想數學課不枯燥無味,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設計。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實際,要有意識的創設一些新穎、生動、有趣、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因問題產生好奇心,因問題而產生興趣,從而誘發他們積極的探索。
例如,《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教學,學生可以自己制作一個三角形,然后把三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形成一個平角。再如,在研究概率時,可以利用骰子或撲克牌讓學生實際操作起來,來學習概率的知識,這樣的問題情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農村教師要加強自身業務修養,不斷地學習,做到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兢兢業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讓我們自覺踐行愛因斯坦的“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的愉悅,是教師的最高本領”這句名言,而努力工作。
農村中學數學課的教學,雖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廣大的農村教師不斷開拓進取,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