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動教學模式探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園藝專業互動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和意義基礎上,闡述了師生互動教學新平臺及實現新平臺的具體方法,并為新平臺效果提供了具體評價指標。
關鍵詞:園藝專業課 互動平臺 評價指標
互動教學是在傳統“灌輸式、理論式、教師授人以魚”以及“啟發式、案例式、教師授人以漁”為主教學模式基礎上發展來的新的教學模式。當前園藝專業廣泛采用互動教學法,但這些互動教學法存在互動方式單一、互動內容簡單、互動流于形式等問題。為此,我們建立了新的師生互動平臺和平臺效果評價指標,以為提高互動效果提供參考。
一、高等學校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互動教學指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為目標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是園藝專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一環,良好的課堂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關注重要知識點,提高教學效果。在園藝專業課教學中,多數高校園藝專業實現了多媒體課件教學,能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都能采用作業批改和習題庫等教學方式與學生交流,師生互動可謂比較活躍,與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應該說現代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目前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還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雖然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但存在比過去“填鴨式”教學內容更多,學生來不及做筆記,來不及吸收的問題;(2)雖然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但存在互動模式單一,啟發問題過于簡單,為“互動而互動”,師生互動只是師生間角色的“簡單互換”;(3)互動過程太過枯燥、互動問題太難,學生難以參與,或疲乏參與,教師要“研究的問題”與學生“想研究的問題”脫節,導致“鴉雀無聲”;(4)互動過程太過放任,課堂上教師花樣繁多、不拘小節,學生開開心心、放任自由,“教師一呼,學生百應”,但收獲甚少的“課堂教學嬉戲化”現象;(5)互動對象因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喜好出現偏向,導致個體互動較多,群體互動缺乏;(6)無靈活教學方法和抑揚頓挫的講解方式,缺少板書,課堂沉悶型互動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新的互動教學模式。
園藝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生活,涉及園藝、生物、化學、農學、教育、心理、醫學、藝術、文化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態度和更加合理的師生互動方式,需要藝術般的講授手段,激活生活般的熱情,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園藝作物種類繁多,花色品種多樣,形狀奇特怪異,文化內涵豐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給互動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高等學校師生互動教學平臺的創建與實踐
高等學校園藝專業師生互動教學平臺創建整體構想見圖1,分師生互動平臺和生生互動平臺,師生互動平臺又包含課外互動和課堂教學互動兩方面。
1.課外師生互動方面
課外師生互動指課堂教學后師生間的形式多樣、內容不限的交流方式,課外交流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彼此的感情,有利于探討知識前沿,有利于師生間信息的快速傳遞,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進。園藝專業課外師生互動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構建現代化網絡教學技術,完成專業課網上平臺建設,包括完成教學課件、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手段、習題庫、圖片庫等網絡建設,實現網上課程供學生共享,實現教師與學生網上交流、討論,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具體方法參考高為民等方法。目前,已完成《園藝植物栽培學》課程的網上平臺建設。
(2)根據現有部分學生有電腦的狀況,建立班級QQ群和E-mail群,老師建立自己的博客,鼓勵學生在老師博客上與老師交流,一是跟學生進行專業課內容的探討,二是及時發布專業課方面的前沿知識,三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專業課教學方式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
(3)開展教學觀摩活動。高校教學中教師間的互動交流是個薄弱環節,鑒于此,每年組織2~3名教學效果好、教學手段先進并獲得教學成果獎的老師作教學示范,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并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督導進行點評,從而在“示范中提高,點評中改進”,促進教師間互動交流,交流中獲取新的互動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4)課后座談活動。園藝專業屬于農科專業,新生入學后往往表現厭學本專業,加之對專業前景和自己的前途認識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每年都會產生幾位整學期都曠課的學生。為解決此問題,我們邀請部分畢業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課后座談活動,談成績、談理想、談社會現象以及談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座談中正確定位和認識自己。
(5)反饋信息本。對課堂教學信息的反饋,以前采取的方式往往是領導找學生座談或教師找學生座談的方式,學生往往怕老師報復不敢真實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此,園藝專業老師推出反饋信息本,即每堂課后,教師將反饋信息本發給學生,學生通過無記名方式在反饋信息本上填寫對本堂課的教學意見及教學評價。
2.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面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中好的師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創造熱烈有效的教學氛圍,活躍教學場面,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為此,完善和建立了園藝專業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平臺。
一是完善“兩實”中師生互動平臺。兩實教學即實驗和實習教學,以前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10分鐘、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放由”,整堂課由“滿堂灌”變成了“滿堂跑”,最后不管實驗結果正確與否,學生交報告了事。其實,調查發現學生要實驗、要實踐,因而實驗和實踐教學是師生互動的最好機會。在園藝專業實驗和實踐教學中,我們改變以往的“怠慢”或“簡單開放式”教學模式,而采取“積極性開放式”教學模式,即教師先講解示范,然后給學生設定類似的實驗,要求學生“多次試驗,得到正確結果”。
二是建立“實物”和“案例”教學平臺。實物教具和生動活潑案例能調動學生聯想深思,增加互動內容,提高互動積極性,這在很多學校和課程教學中有成功的例子,如植物教學中的標本制作。為此,園藝專業老師帶領學生制作了很多“實物”標本,如果園種植不同種類的果樹,每年都種植不同種類的花卉、蔬菜,還制作了蔬菜標本,訂購了教學光盤。老師通過在果園、菜園或花園以及“標本庫”進行實物教學,明顯提高了教學互動效果。
三是改變教育觀念,提倡“寓教于學,寓教于研,教學研結合”,即教師將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教于學生,將學生引導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讓學生發現問題,跟教師交流解決問題,這種互動方式極大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
3.生生互動方面
在構成教學互動主體成員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師生互動的重要補充。根據群體互動理論,生生間這種群體互動,能培養學生的“互勉、互助、互愛”品德,激發學生的群體和協作意識,在教師主導下,學生群策群力,能極大提高教學效果。為此,園藝專業教師從以下三方面來調動學生的群體互動。
(1)讓學生上講臺、開講座。講座內容可以是課本知識,如教師將某些章節讓學生來講,也可以是課外知識,即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教師點評與學生點評相結合。
(2)交流批改作業或實驗實習報告。一般是教師給出批改要求,然后學生之間“一對一”或“多對一”或“多對多”進行批改點評,“一對一”即一個與另外一個學生交流批改,“多對一”即成立多個點評小組點評單個學生的作業報告,“多對多”可以是點評小組間也可以是學生寢室單位間相互點評。
(3)多老師、多學生群體交流論壇。組織教授、教師、班主任走進寢室,與同學們進行熱烈交流,談生活、談專業、說理想、提問題,啟動沒有終點的“千問計劃”之“師生互動”活動,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園藝專業教學師生互動平臺效果評價指標的建立
為了評價本互動平臺的效果,我們結合互動教學活動實踐,并參考其它教學模式評價方法,制定了一套互動教學模式評價指標(表1)。本指標既評價老師,也評價學生,既評價教學方法,也評價具體成績,既有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又有各指標權重,因而具有針對性強、評價指標體系完好和權重等優點,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現實意義。
總之,互動是和諧課堂的標志,也是老師和學生共同追求的境界。不僅要建立師生間互動平臺,還要促進生生間互動關系,甚至要建立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多邊互動關系,這無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創造良好教學氛圍和增強教學效果。本研究所產生的新的互動平臺和評價指標體系將是教學改革的新探索。表1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易剛,姜峰.課堂教學互動探析.高等農業教育,2008(2):44-45.
[2]楊鵬鳴,李桂榮,周俊國等.園藝植物遺傳育種科研與教學的互動研究.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8(2):124-125.
[3]成善漢,楊好偉,周開兵.高校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存在問題及解決方式.高等農業教育,2009,(3):33-35.
[4]高為民,周光宇.依托精品課程建設開展網絡教學互動平臺的實踐性研究.教育信息化,2006,12(1):66-67.
[5]上官光明.“群體互動-自主建構”教學模式理論研究.教學與管理,2007(9):29-31.
[6]海天行錄入.群體互動理論.
[7]鄧均,鄭峻松,黃輝等.院系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及效果評價指標.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3):190.
[8]杜春光,楊廣林.文獻檢索課教學效果評價指標的確定.情報探索,2007(8):37-39.
項目資助:海南大學2008年度教育教學研究項目(hdjy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