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投資總監吳蓉暉:談到無線互聯網,就談到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無線互聯網這么多年大家一直認為有發展前途,但一直有一點受到制約和發展的局限,現在隨著無線互聯網終端的興起,近幾年增長量非常大,大家覺得無線互聯網是到了春天了嗎?這當中究竟誰會是贏家?
IDG資本合伙人李驍軍:第一,移動互聯網真正變成互聯移動網,應該是有很大機會的;第二,電子商務經過了這么多年,用戶積累、用戶習慣也好,包括傳統企業向電子商務的發展,我認為會有很多的機會,并不是說只是有京東商城,有很多具體的行業肯定會有機會。另外,B2B這塊,只要堅持下來,就會有機會。
美團網CEO王興:我認為團購這個事情本身有存在的價值,對消費者來講,得到消費者的推薦、得到深度折扣,比其他方式好很多。這個模式很好,很多人做,上千家。但是對于想做團購的人沒有區別。就像北京的馬拉松賽,5000人報名或者1萬人報名是沒有差別的。
快書包CEO徐智明:我們是剛剛上市幾個月的網上書店,我們跟當當、卓越最大的區別是我們的書很少,我們只有幾百種。第二個區別是我們可以一小時送書上門,為什么是一小時呢?我覺得電子商務解決了兩個問題。當當、卓越已經發展很大了,包括美國亞馬遜的模式已經比較成功,我們的目標不高。
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揚:對于創業者來講,第一,我們今天要去看哪些是大勢,如果這個事情是時髦的,你認為剛剛開始,覺得還有機會做,你就應該做,這點是我不太同意陳一舟看法的;第二,移動互聯網剛剛開始,機會非常多;第三,我們不要僅僅盯著B2C的機會,更多要看B2B的機會,中國有幾千萬家中小企業,有這么多行業,在未來隨著中國互聯網化的進程,各行各業用移動互聯網會有很大機會在改造傳統互聯網的機會。
北京百分通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CEO張福連:我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高潮是移動互聯網,第一,手機將取代PC成為個人信息中心。中國電腦用戶現在是3億人,每天使用3小時;中國手機用戶現在是8億人,每天使用16小時,“所以移動互聯網的潛在機會是PC互聯網的14倍;第二,中國擁有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3億,2010年全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收入規模將達833億元;第三,中國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高于美國。
呈天游COO韓靜:據說中小型創業公司的壽命是29年,我們公司從2008年初到現在正好經歷了2.9年的門檻,我們現在還并不算一個成功的企業,正在努力的路上,我們公司現在的定位是互聯網和無線互聯網,未來是三網融合互通的互動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