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城”西昌,天賜福地,夢里仙鄉。它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秀麗的山色湖光,宜人的如春氣候,濃郁的民族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在古“絲綢之路”的靈關道上,素享盛名。特別經過“一辦三創”的精心打造,眠蛹化蝶,聲名鵲起,成為西部開發浪潮中一朵獨領風騷的絢麗花朵。
丁亥盛夏時節,幾位家鄉摯友從享有“小西湖”美譽的樂山五通橋慕名來到西昌。作為“地主”,我陪客人瀏覽了西昌城周的景觀景點,其中,“妖嬈典雅驚西子”的月亮灣,尤給客人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月亮灣在“高原明珠”邛海北面的湖濱處,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旅游景點。原名叫“楊坊”,因昔時一楊姓繅絲作坊設于此而得名。因其湖岸曲折如一彎新月,且視野開闊,極宜觀海望月而被人冠以“月亮灣”的雅號,替代了“楊坊”的舊名,成為政府和群眾的通俗稱謂。月亮灣界屬川興鎮焦家村,原是一個散居著十余戶漁、耕兼作人家的小村落。它東鄰青龍寺、背靠小花山,翠竹蔥籠、古榕蔭翳,環境幽謐,風光綺麗,是改革開放后西昌最先經營的“農家樂”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為適應旅游發展的要求,川興鎮政府曾集資對其進行改造開發,但由于立足點低,缺乏全面規劃和資金短缺等原因,效果很不理想。“冬旅”盛會的機遇,終使月亮灣如璞玉生輝,展放異彩。
沿著整修一新的環海大道,清晨,我們乘車來到月亮灣。
“哇,這么漂亮!”一下車,客人們便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大道邊是一個大理石鋪砌的廣場。形如飛蝶,站在廣場上,即可望見浩瀚的湖面和往來的舟船。廣場四周,林木掩映,朱戶粉墻,綠樹紅花,花香撲鼻。那迎風搖曳的棕櫚芭蕉,盡顯濃郁的南國風情;怒放的三角梅,盛開的月季,噴灑著四季如春的氣息。密林叢中,若隱若現幾處畫檐飛脊,茵茵草地上,露珠點點映朝輝。蒼榕幽篁間,幾只黃鸝嗚翠柳,清濤雪浪里,一行白鷺上青天。小橋流水共圓荷瀉露,畫舫輕舟醉艷菱嬌葒。如屏青山,似洗碧空。逍遙漁唱,悠閑釣翁,分明天闕上林景,盡匯楊坊麗園中。難怪“小西湖”米的客人們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聲贊嘆。
從廣場西端入園,走過一條不長的林蔭道,便是一座曲拱如虹的小橋——月亮橋。橋不大,長約丈余,寬僅五尺,通體潔白似玉,幾級石梯即上橋頂。橋下,一彎清流清澈見底,時有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零星的菱藻飄浮水面,初綻菱花星星點點地散落在青碧的菱葉中間,倍覺清麗可愛。對面離岸不遠有一處湖中洲渚,林木蔥籠,竹籬隱露,炊煙繚繞,犬吠聲聲。微風吹過,送來稻谷清香。幾只掛網的漁船從渚邊駛過,多情的綿柳輕拂人面,燦爛的陽光悄透樹叢。站在橋上,客人不由自主地聯想起那“人間天堂”杭州,想起杭州西湖的斷橋。仿佛間,橋下的粉墻朱院,競成白堤上的凝碧、秦樓,幽幽的大榕樹,不就是許郎、素貞相遇之處?觸景生情,客人們你一句,他一句,一會便興致盎然地聯成了一首詠贊月亮橋的七言詩:
月亮灣中月亮橋,邛都百媚一妖嬌。形如錦帶驚虹落,狀似輕弓喜玉雕。
韻寄蒼龍同北峙,情和凝碧共橫簫。榕蔭柳浪鶯聲里,誰道西湖萬里遙。
步下月亮橋,迎面是一條長長的花廊。繽紛艦麗的園林花木把花廊裝點得極具特色,十分漂亮。同林工作者通過精心設計把園區分隔成許多小景點,讓游人感受曲徑通幽的美妙。
“快來看,這里的鐵樹開花了!”花廊中栽有一利,被西昌人呼為“鐵甲松”的熱帶植物,鐵樹高不及一米,渾身鱗甲,葉細長,深碧色,較硬,適宜觀賞,有幾株當地人稱為“鐵樹”正在開花。由于氣候的原因吧,在內地鐵樹開花十分罕見,民間認為“鐵樹開花千年難遇”。在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就有祝英臺誓死不嫁馬文才,說“要把英臺抬馬家,除非馬能生角,鐵樹開花”。家鄉客人過去沒見過鐵樹開化,今日得見,驚喜異常,興奮地圍著開花鐵樹仔細觀賞起來。鐵樹的花蕊為乳白色,雄蕊細小,星星般散藏于花蕊中央。雌蕊形如玉雕的珊瑚,葉狀、較大,如佛手捧珠般把雄蕊擁捧當中。整個花蕊成圓型,直徑約二十來公分。在周圍的翠葉映襯下,就象一團深墨色的翡翠之中放了一個白玉雕的繡球,十分好看。細細嗅來,似乎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既是“千年難遇”,當然值得留念。于是在照象機的“咔嚓”“咔嚓”聲中,客人們爭先恐后地站到鐵樹前,從不同的角度為自己留下了若干珍貴的影象。
花廊靠山一面是旅游服務點,為游客提供餐飲、棋牌、茶品之類的服務。一樓一底,樓下經營,樓上觀景。靠海一面沿湖而建是一個濱海休閑區,寬敞的水泥路道,乳白的木質柵欄和花廊、綿柳相映成趣。岸邊兩株數百年樹齡的高大榕樹,一株傲然向天,一株斜伸湖面,曲枝虬干,稠葉蔽日,在休閑區上空形成碩大的天然冠蓋,遮住烈日驕陽,成為一個方圓百余平方的清涼、別致、舒適的小天地。這里清幽寧靜,海風習習。湖中,碧水藍藍,云帆競飛;湖邊,微風拍岸,釣翁悠閑:岸上,馨香淡淡,鳥語啁啾,真有身臨桃源洞天之感。或年節、或雙休、或工余,如能忙里偷閑,伴著家人,邀上朋友來這大榕樹下,品一盞香茗,設一局棋戰,醉一池春水,動一腔情懷,該是多么愜意,多么賞心之事!這不,客人張君——一位好文墨又健談的五通雅士,一到此處便意有所屬,忙忙地聯絡同伴,欲為“斧缺柯爛”之事,盡情享受一番隱者、神道的逸趣閑情。雖經其它客人極力阻勸而未成,然心中耿耿,表示會尋機重來此地,一定要了卻這番心愿,補回今天的遺憾。
一條自廣場延伸而下的道路從大榕樹旁直通碼頭。碼頭由硬木條板鋪成,設計精巧別致。從風情小鎮,新沙灘、觀海灣、青龍寺、蓮池等其它旅游景點開來游船停靠碼頭上,上船下船的游人熙來攘往,十分熱鬧。和碼頭緊相連接的是一座沿湖而建的,長約二百來米的蜿蜒曲折的木質棧橋,橋墩托承橋面虛浮水上,別有一番韻味。站在棧橋上,看對岸瀘峰,蒼林如黛,禪院座座。沿湖朱樓,迷漾似蜃景。碧波萬傾,舟帆點點,野鳧逐戲,雪鷺翩飛。橋下游魚,悠然來去,水面菱花,燦若云星。依依垂柳,迎風搖曳,風情款款對佳客:隱隱漁唱,隨風飄送,歌聲悠悠伴舟行。
游覽月亮灣的人很多,在棧橋上,來自四方的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游此佳地,觀此美景,四周贊語紛紛。游人多把邛湖比西湖,認為兩湖媲美,邛湖不僅有西湖的雍容、靚艷,還比西湖多一分秀雅和清麗:不僅有西湖的華貴、端莊,還比西湖多幾分野趣與天真,既具西湖都市般的繁華,仍保有邊城大荒的靜謐幽清。就連邛湖中生長的小菱角,似乎也比從西湖引進的大菱角好吃。從西湖引進的菱角個大、殼軟、色淺紅,僅兩角,味較淡,西昌人稱其為“大菱角”。而邛海中土生土長的小菱角個小。殼硬、色黃褐、多角、質細膩、昧鮮爽,剝而食之,脆甜清香,因為小菱角是邛湖的特產。很受外地游客喜愛,一位北方的游客還把它戲呼為“邛海貢菱”呢。
從棧橋下來沿天然石塊鋪設的跳礅上岸,便是月亮灣的游覽大草坪。整個草坪地勢平坦,逾百畝的草坪中,佳木奇石,幽篁珠瀑,小溪流泉,亭廊椅凳怖排得井然有序。以十數株榕、槐、橡膠等高大喬木樹單株或兩、三株搭配為中心形成的若干小景點,充分展現出設計者構建“園中園”的巧妙匠心。翩飛的蝴蝶,忙碌的蜜蜂,悅耳的鳥鳴,清爽的海風為游客增添了更多的情趣。播音器中飄來的如夢似幻不絕于耳的輕柔樂曲聲,更使整個園區充滿溫馨。我陪著客人在這陽光、山水、花草、美景、奇夢的和諧交融中流連而忘返。
月亮灣景區應為兩部分,靠海一面是觀光游覽區,傍山一面是餐飲服務區。“望海樓”、“醉月軒”、“臨波閣”、“鮮香苑”等數十家明清建筑風格的餐館、食店沿環海路兩邊一溜兒擺開。時已過午,我選了一家叫“故鄉明”的農家樂請家鄉的客人品嘗西昌的美味佳肴。這農家樂面積挺大,分上、下兩層,環境舒適幽稚,很中客人心意,黃燜雞、南瓜魚、水煮蝦、土豆泥、油肉、烤小豬、炒蒿芽、拌海菜等地方名菜頗受客人歡迎。
月亮灣的美景給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飯時也余興未消地不停夸贊。愛好舞文弄墨的張君乘著酒興,即席吟了兩首贊頌月亮灣的《竹枝詞》:
雪鷺云帆木棧橋,蒼榕煙柳麝蘭潮。
妖嬈典雅驚西子,秀妍川南第一橋。
月亮灣中麗景長,風情醉盡好游郎。
猶聞九闕凌霄帝,也戀楊坊錦繡鄉。
在客人的極力攛掇下,我借酒遮顏,胡謅成一首《沁園春》:
情動青龍,艷蓋桃莊,韻秀湖周。看游廊畫棟,飛橋隱在;古榕煙柳,鶯鸝啁啾。茵草朱花,輕帆翩鷺,碧水歡歌逐浪舟。蔭濃處,醉香茗村釀,拍岸濤湫。
妖嬈妍麗清幽。喜靚彩佳顏引客稠。有南腔北調,傾相夸贊;庶民商賈,翹指頷頭。西子妲娥,羞容愧色,灣里風光一夢收。楊坊景,勝華園仙府,玉殿金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