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李瑞河欲在兩岸建茶業世博園
2月8日,被譽為兩岸茶王的臺灣天仁集團、大陸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擬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別在家鄉臺灣南投與祖籍地福建漳浦各建一個茶業世博園,弘揚中國茶文化,締造中國茶的世紀。
李瑞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以實現“擁抱漳州,牽手兩岸,走向世界”為宏愿,讓兩岸茶來茶往,提升傳統茶業,促進兩岸同胞同心協力,讓21世紀變為中國茶的世紀。目前,該項目擬定在漳浦梁山清泉巖下建設茶業世博園、五星級飯店以及建設天美仕總部,生產銷售茶保健、美容品,提升茶葉的科技含量,使其5年內成為年納稅超億元的企業。同時,他計劃在南投日月潭邊選址50公頃。建設日月潭茶文化博覽園,包括天福茶博物院、天福大飯店、日月潭小鎮、觀光茶園和茶業世博會常設機構。祖籍地福建漳浦各建一個茶業世博園,弘揚中國茶文化,締造中國茶的世紀。
福鼎茶商大會召開品品香助推老白茶
2月7日,由福鼎市委、市政府主辦的以“熱愛家鄉、推介白茶”為主題的福鼎茶商大會在福鼎金九龍大酒店召開。茶商大會的目的在于增進全市茶商、茶企與政府之間的多方聯系與了解,凝聚各方智慧與共識,共同弘揚白茶文化,提升白茶品牌,推動福鼎茶產業的持續繁榮興盛。會上,“品品香”林健董事長作了題為“愛我福鼎,揚我白茶”的發言,他表示福鼎白茶企業應該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向消費者貫輸“健康茶”理念,引導消費,并不斷推介老白茶的收藏價值。
“收藏白茶、收藏財富、收藏健康”應成為白茶消費的新主題。
元泰茶業舉辦林覺民故居體驗之旅
2月10日,元泰茶業開展新年首次體驗之旅——福州林覺民故居游。林覺民烈士在廣州起義前后對愛情忠貞、對家人眷念、對理想執著,其短暫而又傳奇的人生追求,讓世人感慨萬分。此次體驗之旅,也是元泰茶業為籌辦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為主題的2011年第五屆“元泰杯”紅茶世界愛國主義征文比賽預熱。
干旱、凍災重創山東綠茶
2月19日,記者從山東省相關部門了解到,青島嶗山茶在持續5個月干旱和倒春寒惡劣天氣的雙重影響下,今年的產量將有—個直線下滑,最壞的估計是減產50%。記者隨后從青島以及濟南的茶葉市場了解到,受到干凍影響的還有日照綠茶。這兩種山東名牌綠茶的減產,無疑會讓今年春季上市的綠茶價格“飛得更高”。
今年的龍井茶采摘時間最早在3月中旬
近日,記者從杭州龍井村了解到,受天氣影響,今年春茶的采摘時間會比往年要遲,預計最早3月20號左右才能采栽。西湖龍井茶產業協會會長商建農稱,由于茶樹新葉還沒有萌芽,所以近期如此反復的天氣對春茶基本沒有影響,但產量和質量目前仍不好預測。
廣西靈山春茶開采
2月20日,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在石塘鎮無公害生態茶葉生產基地舉辦2011年春茶開采儀式,拉開今年春茶開采的序幕。近年來,靈山縣把茶葉生產作為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連續5年該縣的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位居廣西的第四和第一,全縣5.57萬畝茶園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占茶葉種植總面積的95%。隨著近期氣溫的持續回升,靈山縣的優質茶園陸續進入采摘期。
云南春茶即將上市個別品種漲幅翻番
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的優質古樹茶還未到集中采摘季節,全國各地的茶商卻已將目光聚焦在這里。在昆明的茶葉市場上,已經開始銷售春茶的商家份份調高了售價,省內名茶毛尖100元/公斤以下的已經很鮮見。云南省多地個別品種的春茶漲幅超過100%,普洱茶均價也有10%左右的漲幅。業內人士表示,氣候及供求矛盾是造成今年春茶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臺州最早“報春茶”開采
2月12日,浙江省白水洋鎮界嶺村后門山茶園回蕩著陣陣歡聲笑語,十多位采茶女背著竹籃喜摘臺州最早的首茬“報春茶”。“春茶一早值千金。”該村奇亮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菊琳告訴記者:春茶貴在早。最早的春茶茶生每公斤就要賣到150元。今年由于受去年嚴寒天氣和最近冷空氣的影響,春茶采摘期相比往年要延遲5到10天。盡管今年春茶采摘時間比往年晚了一些,但品質和產量并未受到影響。今年臺州的春茶基本已被訂購一空。
現在哪一個茶莊沒有金駿眉呢?自認為都是來自武夷山。當金駿眉在全國遍地開紅花時,也就意味著沒有金駿眉了。
——北京馬連道茶葉市場商家吳某
當下紅茶市場的泡沫現象非常嚴重,有些紅茶在炒作之后價格高得離譜,甚至于出現了某些新的形式主義,以及做空頭文章的動機和苗頭,比如一哄而起紅茶熱,大有鼓勵全民統統喝紅茶。還有的綠茶基地在“紅日當頭照”環境下,由綠茶變紅茶等等。這些看上去仿佛也在振興紅茶經濟,其實屬于瞎折騰。
——著名茶人舒曼中國紅茶,能否回歸理性市場2010年,中國茶葉市場依舊是紅茶當道,除了傳統的紅茶品種,各大“紅茶新秀”也在茶葉市場上嶄露頭角,先是臺灣紅茶“一泡紅”。后是“閩紅”的“坦洋光陰”,以及“潤思祁紅,紅潤天下”,甚至連與紅茶不沾邊的河南信陽也居然放下“信陽毛尖”的大品牌身價推出“信陽紅”。從而掀起了轟動一時的“信陽紅風暴”;去年,四川首家茶業集團川紅集團也掀起了它的“紅”蓋頭、“立頓”紅茶推出2010歡醒下午茶送茶活動、“康師傅”冰紅茶展開有獎調查、“嶗山紅茶”也開始了打假。而福建元泰的紅茶世界征文比賽以及此后《中國紅茶經典》的出版發行也成了去年紅茶市場的重頭戲。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紅茶“金駿眉”一夜爆紅,成為許多喝茶者津津樂道的話題。全國到處流行泡紅茶、喝紅茶、說紅茶,甚至于連斯里蘭卡的紅茶也擠進國內市場大唱“英倫文化”。除了大紅袍、湖南黑茶的炒作外。去年中國茶界最奪人眼球的當屬紅茶世界。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人們不禁要問:在這“紅韻當頭”直至暈頭轉向的紅茶市場中,紅茶還有幾多“紅”,這紅紅火火的日子又將持續多久?
業內不少經濟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茶產業發展環境變得非常有利,這是所有紅茶產地、所有紅茶生產企業都可以共同享有的—個大環境。上海世博為中國茶提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形象和檔次。然而,在市場利益的驅使下,紅茶市場從升溫變得狂熱。這并不利于紅茶的可持續發展。縱觀我國茶葉市場,不少茶葉品種在暴漲之后,勢必走入暴跌的低谷。
2010年,我國的不少紅茶生產企業成績斐然。相形之下,有些紅茶生產企業竟造假擾亂茶市。這廂正在大張旗鼓“熱炒”紅茶,那廂卻突然爆出“‘金駿眉’身價暴跌三分之二”的消息。這件事的本身就足以說明紅茶市場問題有多么嚴重。紅茶市場的經濟活動要成功,起碼還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紅茶炒作,使價格上升了30%,甚至還出現了斷貨現象,這把“雙刃劍”直插商家痛處。雖然,“回歸理性”的呼聲一直不斷,也雖然明知這是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但紅茶炒作依舊我行我素。由于國內紅茶價格漲勢洶涌,也讓不少商家舍去國際市場尋求國內市場。業內不少專家指出,這一行為無疑將導致舍本逐末的后果,一旦國內紅茶市場趨于平靜,部分紅茶茶企將難以支撐。
編輯點評:適當的價格上揚無可厚非,因為紅茶制作的成本上去了,漲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與紅茶炒作和暴利是兩碼事。茶業企業應當扎扎實實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自身品牌的影響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隨風而漲。
福建華安斥資44.3萬元,重獎24家創品牌茶企
2月15日,華安縣斥資44.3萬元,重獎漳州皇家龍茶業有限公司等24家創品牌茶葉茶業。當天,華安隆重表彰12家榮獲歐盟有機茶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名牌農產品、知名商標茶企,還表彰10家到省外新辦專賣店、連鎖店、直銷店的茶企以及2家獲綠色食品認證、QS認證的茶企。
福建寧德“霞浦春波綠”正式榮獲國家級茶樹良種
2月16日,記者從寧德市茶業管理局獲悉,“霞浦春波綠”在全國2010年通過審定的26個茶樹品種中位列第一,正式榮獲國家級茶樹良種。據悉,茶樹新品種“霞浦春波綠”是霞浦縣茶業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溪南芹頭茶場的“福鼎大白茶”有性群體中發現萌芽特早的單株,并采用單株育種法培育而成。霞浦春波綠茶新品種萌芽特早(約在陽歷2月下旬或3月上旬),用于制作紅茶、綠茶,扁形、曲形特種綠茶,具有高香、味醇、品質優、抗性好、扦插繁育力強等特點。
山東“諸城綠茶”獲國家地理標志
2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即日起對“諸城綠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因此諸城綠茶也成為濰坊第七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據了解,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諸城綠茶”主產于諸城市桃林鎮,1956年南茶北引獲得成功,成為生長在最北方的茶葉。
“南茶北引”改寫內蒙古無茶葉種植歷史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王爺府鎮成功種植從山東引進的茶樹,首批散發著濃香的綠茶已炒制出爐,這標志著赤峰市茶樹種植取得階段性成功,改寫了“內蒙古無茶樹種植”的歷史。目前,當地茶樹已安全越冬,預計今年增加種植500畝以上。
云南布朗山新發現一片古茶園
近日,在開展的西雙版納州古茶樹資源建檔補充調查工作中,茶學專家在勐海縣布朗山鄉曼新龍村發現了200畝苦茶變種型古茶園。古茶園位于布朗山鄉新龍村委會曼新龍村,位于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上,為大森林所環抱。曼新龍布朗族群眾原居住在景洪市的曼西里村,200多年前遷移到現址。古茶園就是布朗族人遷移到曼新龍后所種植的。
第六屆首都元宵茶會共話:茶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2月17日,第六屆首都元宵茶會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來自北京、天津、安徽、上海等地的13個省、市有關茶行業組織、企業家代表130余人結合自身發展和體會,圍繞“茶產業升級”主題進行了研討。
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圍繞《消費拉動生產。促進茶業升級》、福建省人民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閩榕圍繞《政府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李閩榕指出:福建省是我國的產茶大省,在全國創下了“六個第一”。福建茶產業正在由茶葉大省邁向茶葉強省,福建省茶產業的升級勢在必行。多年來,福建省各級政府為茶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國家“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更要加大對茶產業整體升級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培育龍頭企業。整個產業的全面升級必須從茶園的改造、加快茶葉深加工、培育龍頭企業、提高市場營銷手段、打造企業品牌五個方面進行全面升級。他認為,茶區政府在支持茶產業的發展中也要進行升級,要創新方法,改變手段,真正將政策用實、用好。
中國社科院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在主題發言中提出。推動茶產業升級。要加強路徑、發展戰略及策略的研究。他認為,中國茶產業尚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產業發展潛力還很巨大。當前,要特別研究茶企商業運作模式如何創新、茶企如何上市、茶館如何升級為會館、茶產品結構如何升級與完善、茶產業人才培養與儲備如何適應市場需要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目前制約茶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茶產業升級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秘書長蔡軍從完善茶業會展經濟、促進茶產業升級的角度論述了茶葉會展經濟升級的必要性。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邵曙光暢談了如何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為茶產業升級插上金融翅膀。她強調,茶產業的升級必須從融資方面尋求突破口。天津市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韓國慶重點介紹了茶葉消費理念的升級。安徽皖云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忠豪則暢談了打破傳統營銷方式、運用現代營銷手段促進茶產業升級發展六安瓜片產業的規劃。
會上,中國社科院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還分別與安徽皖云茶業有限公司、河南洛陽香魁居茶樓簽定了《徽商文化與皖云茶業發展戰略研究協議》、《茶館陽光管理合作框架協議》。
海峽茶業交流協會舉辦新春茶話會
2月11日,由福建海峽茶業交流協會主辦的2011新春茶話會在福州舉行。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的會長、理事,以及有關廳局領導和福建茶企百強企業及各家媒體共300多人出席了茶話會。會上。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有關領導表示:海峽茶業交流協會要在做好服務行業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茶文化的宣傳手段,不斷加強兩岸茶界交流,努力營造團結、穩定、和諧的海峽茶產業發展氛圍,全力推動海峽兩岸茶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譜寫行業協會發展新篇章,為閩茶事業增光添彩。
大型黃梅戲《茶仙外史》將開機拍攝
新春伊始,為弘揚皖山茶文化,樹立天柱山茶品牌,由安徽天柱山茶業集團策劃的大型黃梅戲《茶仙外史》將于今年茶季開拍。《茶仙外史》演繹了茶圣陸羽與天柱山茶的一段傳奇故事。據了解,目前該戲劇本已經完成,其情節曲折、唱詞優美。出品方表示爭取將其打造成為五個一工程精品劇目(此劇已被央視戲曲頻道相中為2011年播出的新片)。因為故事發生地在安慶,又采用的是黃梅戲這樣一種地方戲曲形式,策劃方決定在今年2月~3月期間海選男女演員。張紀中以安化黑茶為題材開拍電視劇《菊花醉》
2月18日,30集電視連續劇《菊花醉》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芙蓉鎮舉行開拍新聞發布會。《菊花醉》是一部以安化黑茶為題材,講述人道、茶道、商道精神的連續劇。張紀中此番所選的演員中。除香港演員李子雄外。擔綱主演的幾乎都是“生面孔”。雖然《菊花醉》的劇情以“安化黑茶”為線索展開,但張紀中表示除了茶,電視劇會側重描寫人文歷史故事,展現人道的精神。
海峽兩岸茶藝交流活動在杭州舉行
2月22日,來自臺灣的二十多位茶友和大陸的十多位茶人,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進行了茶藝交流。活動現場,來賓觀賞了兩岸茶藝師各具特色的茶藝表演,領略了兩岸茶藝的獨到之處,享受了一場典雅而優美的茶文化大餐。參加活動的專家說:臺灣、大陸茶藝各有特色。臺灣茶藝比較生活化,期望大家都能接受茶,不過分講究形式。專注內在精神,即用心泡好每一杯茶。讓親朋好友在平常生活中都能享受泡茶的快樂;而大陸的茶藝舞臺表演性更強,注重視覺藝術和歷史文化內涵,以優雅精致的表演給人以美的感受。從而吸引人們走進茶的世界。隨后,兩岸茶友交流了泡茶動作的內涵,探討了茶葉知識與泡茶技藝的關聯等。
“韓式茶禮”登陸茶博館
2月26日,中國茶葉博物館學茶中心分別舉辦了兩場“韓國茶文化與韓國茶禮”專題講座,讓廣大茶友有機會了解“域外茶風”。旅韓學習多年的茶藝師為眾多慕名而來的市民和茶藝愛好者細細解說了韓國茶文化的歷史、特點和現狀,并當堂演示了有別于中、日傳統茶道的獨特韓式茶禮,令人大開眼界。
“中國茶戰略合作聯盟”東南總部落戶福建
2月14日,由福建省文化廳、農業廳、省茶葉學會主辦的“第八屆福建茶界新春聯誼會”在福州舉行。三百多名各界關愛茶文化事業的領導、專家學者和茶企代表歡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國茶產業的美好前景。當天,“中國茶戰略合作聯盟”東南總部也正式揭牌成立。
“中茶盟”秘書長王捷介紹,聯盟的職能是為茶企的發展提供戰略規劃、文化傳承、營銷拓展、金融服務、資本運營等服務。據悉,“中茶盟”的實施規劃已獲得了文化界、茶學界、金融界等的直接支持,并已開始了實質性的啟動運作。目前,“中茶盟”已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商談相關合作事項。“中茶盟”將優先為入盟茶企提供融資擔保。
假冒千倍超正品榕茉莉花茶打假忙
2月15日,記者從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聯盟獲悉。2010年經福州市批準并加貼防偽標簽的福州茉莉花茶只有78噸,但市場上標稱福州產的茉莉花茶卻達到八九萬噸,多達上千倍。這些假福州茉莉花茶大肆流通,嚴重損害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牌。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聯盟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聯合質監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展開福州茉莉花茶打假活動,將打假重心放在北京、天津、山東、東北三省等茉莉花重點銷售的北方市場。
日照國家級有機綠茶示范區獲準建設
2月21日,記者從山東省日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東港分局獲悉,以東港區人民政府為項目承擔單位申報的國家級有機綠茶栽培標準化示范區,近日獲得國家質監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被列為第七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增補項目。
據介紹,國家級有機綠茶栽培標準化示范區建成后,將擴種茶園2300畝,建設茶葉科技大棚2座。屆時將實現年產有機綠茶15萬公斤,年銷售總收入3500余萬元,園區內茶農人均年增收入1700元以上。
閩茶出口再遭“綠色壁壘”
近日,海峽茶葉交流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泉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閩茶出口總體形勢不錯,去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茶葉7922噸,同比增長2.9%;價值3031萬美元,增長18.7%。但今年的閩茶在出口上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個別茶葉品種在出口時遭遇了‘綠色壁壘’的困擾。由于今年以來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茶葉農殘檢測標準指標多、變化快,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量和出口價格均受到較大影響,有的企業還多次遭遇茶葉被退回的命運。
據了解,福建省目前已加大了茶葉清潔生產的力度,通過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和肥料,從源頭上抓好茶葉的衛生質量安全,開展茶葉害蟲無害化治理,并做好農藥更新換代的工作。對于標準的統一和嚴格化這一問題,福建省有關方面目前正在各地調研,征求各方意見,可望在不久的將來予以立法規范。
云南西雙版納立法保護13萬畝古茶樹和古茶園
2月27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立法保護古茶樹,禁止移動和損毀保護標志、盜伐樹木、挖取樹根、剔剝樹皮、刻畫樹干、攀折樹枝;禁止對古茶樹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并禁止在其保護范圍周邊1000米內建設對大氣、河流、土壤造成污染的工廠等。違反以上規定的。將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調查,全州現存古茶樹、古茶園13萬畝,植株較多且連片的百年以上古茶園有8萬余畝。但近年來,由于受市場影響,茶葉價格大幅上漲,部分茶農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超強度采摘、移植、施用有害農藥和化肥。造成古茶樹(園)生長環境的嚴重破壞。
湖北池河鎮發現千畝太和茶古樹群
近日,記者從丹江口市鹽池河鎮了解到,在該鎮黃草坡村發現近千畝、一萬多棵太和茶古樹,其中最大的太和茶古樹樹高5米,樹冠達5平方米,直徑在17厘米以上,樹齡超過百年。據了解,2008年該市民俗學會、市茶葉協會、市太和醫院武當醫藥研究所有關專家學者,經過一年多的走訪道人和民間老藥農,及徒步到鄂西北秦巴武當山天然原始林中考察,曾在武當山元代古廟觀榔梅祠后山巖林下發現天然野生“太和茶古樹”,而鹽池河鎮黃草坡村正在武當山的背后。這一發現為研究武當道茶文化、武當山森林植被、武當天然藥港資源及我國茶資源分布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