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初二的聰聰,寒假是在父母的唉聲嘆氣及親戚長輩的車輪教導中度過的。
因為近半年聰聰在校園里做起了銷售手機充值卡的生意,被班主任老師勒令反思。2月15日,記者見到了這個小“生意人”,但聰聰并不以為然,甚至為此感到驕傲——“我能賺錢,說明我已經有自立能力啦。同學都羨慕我‘有本事’‘有頭腦’呢。”
據了解,像聰聰這種打著“如意算盤”的中小學生,不在少數:3、4元的水性筆5元錢轉賣給同學,漫畫書租看一次2元,漂亮卡貼一張3元……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些買賣行為讓許多中小學生樂此不疲,而家長們憂心忡忡:“孩子也不缺零花錢啊?”
啥都能賣 “商機”無限
夏天賣飲料,冬天賣零食。大東某中學初三學生李昊自稱抓住了“商機”——
“夏天男生打球容易渴,班里水又不夠喝,上學時我就從超市買一箱礦泉水放書桌下,誰想喝就到我這兒買。”
“那你能賺多少錢呢?”
“沒賺錢。一箱水賣了一半,自己喝了一半。”李昊有點兒不好意思,“一瓶水掙五、六毛錢,碰到關系好的還會少要點。不過,我也沒想靠這個掙錢啊,就是覺得這么做挺有意思。”
在冬天,礦泉水需求量不大,李昊又開始帶小零食到班里賣。為了好賣,每天李昊還要尋思哪個同學愛吃什么,什么口味等,儼然一個生意人。他還表示,在同學們夸他“腦瓜兒夠用”時,心里還有點兒小得意。
李昊所在的學校中,一名初一新生延續了自己小學時的“生意”——兜售“卡貼”(一種印有圖案,可貼在月票等卡片上的貼紙)。
穩賺不賠 當了“代理”
被同學們稱贊“最有生意頭腦”的是做“代理生意”的女生然然。
然然告訴記者,自己賣的是“美瞳”(一種彩色隱形眼鏡)。然然家里有賣“美瞳”的親戚,能讓她用底價拿貨。“我就加點兒價,也不貴,自己從中掙些零花錢。從來都是有同學跟我確定想買,我再去拿貨,不會賠。所以同學說我是‘代理’。”然然告訴記者,甚至有鄰班的女同學來找自己買“美瞳”,最多的一星期賣了3副。
“我們不缺錢花,但能自己再多掙點零花錢有什么不好?”然然說。現在,學生間你情我愿的買賣行為很常見。“自己能想出點子,做‘生意’,心里很有滿足感,而且拿著自己掙的錢,比父母給的零花錢還珍惜,舍不得花。”
盜號轉賣 “捷徑”走歪
可惜,有的學生為了賺錢,動起了歪腦筋——用盜號軟件上網,盜取他人的QQ靚號轉賣給同學。個別的學生愛好上網、對電腦也很“精通”,他們也看出“門道”,以此為“商機”,買來盜號軟件,然后上網盜取別人的QQ號碼。尤其是那些被稱為“靚號”的六七位數的QQ號碼,是他們最中意的目標。一旦盜取成功,他們就轉賣給別人。
這樣的學生屬于極個別的,他們自以為找到了“發財捷徑”,殊不知,此時他們已經觸犯了法律……這,已經不屬于“生意”范疇的了。
延伸閱讀
校園“小生意”出路在何方
對于這種在中小學校園日漸泛濫的“生意”,老師、家長都有些擔心。
記者問每一位接受采訪的學生:“做生意會耽誤學習嗎?”他們有的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有的認為自己能夠把握好;甚至有的學生覺得看別人有“成就”才這樣做。前面提到的聰聰在半年前還是班級里成績前五名的好學生,半年后則排名四十名之后;李昊說自己“每天上下學路上去‘進貨’,尋思‘買賣’,會遲到,走神兒”。
還有,同學之間做“小買賣”,會讓孩子間原本純真的感情變得淡薄,惟利是圖。尤其可怕的是,“財商”沒養成,反走上歧路。一位初中老師認為,這種現象應該是中小學生“財商”的自我啟蒙。身處市場經濟時代,中小學生有必要了解理財知識,具有一定的商業意識。但,這位老師并不贊同學生的自我啟蒙,“同學間做個‘小買賣’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種自發的買賣行為,我不支持。失去了引導與約束,孩子很容易走向偏門歧路,甚至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把親情、友情都用金錢來衡量了。”
他提出,家長和學校對培養孩子的“財商”都有一定的責任,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引導,比如可以開設相關課程,也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模擬超市購物、模擬到銀行存款等等,讓孩子在各種體驗中,明白真正的經濟價值、交易行為。
小鏈接
英國:子女不上學就讓家長坐牢
英國中小學生曠課逃學現象驚人,據官方統計資料表明,40%的街頭犯罪,25%的撬竊案件,25%的刑事傷害案以及三分之一的盜竊汽車案都是由10-16歲的學生在上學時間內干的。
在英國,中小學生曠課逃學已經成為一個頑癥,以至于政府在束手無策之余只能把責任全部推到家長頭上。去年5月,一位母親由于兩位女兒長期逃課而被法庭判處坐牢60天。這一事情發生在牛津郡的班伯里市,帕特麗西亞·阿莫斯的兩個年齡分別為13歲和15歲的女兒長期曠課逃學,為此,學校和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多次登門拜訪阿莫斯請其配合學校一起做工作。但在此后兩年中,這兩位女太保卻還是長期不去學校上課。為此,有關部門搬出了英國工黨政府在1998年制定的“犯罪和違反秩序法”,這一旨在打擊反社會行為的法令的一個條例指出,家長有管教子女并且責成子女上學的責任。有關部門為此對阿莫斯提出了警告。但是,阿莫斯的兩位寶貝女兒依然故我。最后,阿莫斯因此受到了指控并且被判處坐牢60天。該法令指出,家長如果不能把子女送到學校去上學將受到懲罰,最高懲罰是罰款2500英鎊以及3個月的監禁。阿莫斯承認自己有罪,從而成為了新的教育法生效之后英國第一位因為沒有把子女送去上學而受到監禁處罰的家長。
為了打擊逃學現象,英國政府還準備在全國逃學現象嚴重的400所學校派駐專職的便衣警察駐校。教育大臣莫里斯在宣布這一計劃的時候表示,政府同時敦促英國所有的中小學與當地警方建立工作聯系,目的是保證校園消除不良風氣以及防范青少年犯罪行為,因為逃學的學生經常是各種青少年犯罪行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