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寫照◎
下面是一個女孩子描述的幾幅畫面。
畫面一:我看到了房子,但房門鎖著,打不開。我使勁打開門,房子里到處是灰塵,還有蜘蛛網,光線昏暗。房間里有一個箱子,也鎖著,打開一看里面都是垃圾。花盆里,是帶刺的仙人掌,很猙獰的樣子。房后的河里,河水很臟,很冷,很可怕的樣子……動手打掃,房間、箱子變得干凈了,花也變得溫柔可愛了,河水變得清凈了,感覺也溫暖了,不再可怕了……
畫面二:我推開了房門,房間里沒有了垃圾,沒有了灰塵和蜘蛛網,干凈了許多,只是還有點昏暗陰冷……仙人掌還在那里,不再那么猙獰了。我打開了電燈,房間里變得明亮而溫暖起來,仙人掌變成了百合。房后的河里沒有了臟水……
畫面三:我看到了一個小木屋,從外面看顯得自然而寧靜,門敞開著。走進房間,看到了一張木床。從房子的天窗可以看到藍天。墻上掛著風景畫,旁邊有一盆鐵樹,還有一把椅子,院里有青草和鮮花,夕陽下五顏六色的……現在,鐵樹變成玫瑰,散發淡淡的清香,夕陽變成了朝陽……
畫面四:藍天,白云,自然寧靜的景色中有一座紅色的小木屋,有爬山虎圍繞。房間里是木地板,木桌,木床,木座鐘,一派自然景色,花盆里五顏六色的花,掛滿露珠,陽光照耀下,晶瑩剔透。窗子上有牽牛花,天藍的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讓人感覺明快,純凈,溫馨。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水中的小魚小蝦,清晰可見。伸手捧起河水,感到清爽而舒心。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太陽正從東方升起,光線溫暖而柔和,花草充滿了生機……
這是什么畫面?這是心理咨詢中運用意象對話技術,引導一個女孩想象的畫面。
所謂意象對話,就是用想象中的意象來交流,進行心理診斷和治療。人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義,這種有象征意義的形象,就是所謂的意象。意象可以反映人的意識中或潛意識中的心理狀態。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意象看到一個人的心靈。意象對話的操作,就是雙方閉上眼睛,在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求詢者進入想象的情境,然后雙方通過意象進行交流。對于求詢者的有些心理問題,通過意象對話技術,可以更好地診斷和調整。
上面房間中的意象正是女孩心靈的寫照。你也許會說,女孩的心靈好像正朝著越來越美好的方向變化。沒錯,經過幾次心理咨詢,女孩的心房的確正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過去許多擾亂污染心房的東西正在被清理出去,她的心房開始敞開了,正在灑進陽光,正在透進空氣,正在歸于本來的清靜,正在恢復本來的生命力。
◎心病的緣由◎
女孩的心房當初為什么變得那樣可怕?女孩究竟出現了什么心理問題?
這是個剛上高一的女孩。幾個月前的一天,我接待了女孩和母親的如約來訪。剛剛落座,母女的淚水就擋不住了。母親邊哭邊說:孩子中考前就開始有病了,說自己的腦子不行了,到了高中,還是不行,我們去看了幾次醫生,吃了不少藥,不管事,孩子現在休學了,您說該怎么辦呢?
女孩也淚眼婆娑地訴說:最讓我痛苦的是胡思亂想,我總是反復想一些沒用的東西,看見什么東西,就沒完沒了地胡思亂想。比如,看到這個樓房就想,這兒為什么這樣,那兒為什么那樣,比如,看到這屋子里的盆花就想,花為什么擺在這兒。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沒完沒了地想,為什么這樣,為什么那樣。每到這時,非常難過,心里就使勁地想讓它停止,可越是控制,就越是厲害。
女孩的強迫癥狀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強迫癥狀的背后是什么?
女孩繼續訴說著:我的同學關系不好,我感到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隔著一道墻,我融入不進現實的生活,總感覺自己面對著一個無底的黑洞,特別害怕,怕被吸進黑洞,就努力地控制,控制,腦子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又好像被抽空了一樣,空空的。有時候我感覺像在爬山,累得一點勁兒都沒有了。做夢更可怕。
我從小就總想要做一個不平常的人,以前我什么都好,同學老師也都喜歡我。但是,現在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么都不行,什么都沒有了,覺得自己徹底完了。我總是回憶初中時候的生活,總是和初中的同學聯系,總是想初中時候的班集體,只有和過去的同學在一起的時候,才找到一點感覺。那時候,我是學習委員,成績自然在上游。但是,現在總是感到處處不如別人,只有一些過時的證書,可以證明自己曾經是一個好學生。如果我中考不是這樣,我應該是重點高中的學生了,可是我現在只上了普通高中。如果高考再像中考那樣……
女孩傾訴的愿望非常強烈,有些話幾乎是一遍遍反復訴說,淚水也始終不停。她說,這是自己第一次和人說這么多話,第一次在人面前這樣流淚。我知道,女孩此刻的傾訴是最好的心理調整。
看得出來,女孩的癥狀都是心理壓力的反應。女孩有明顯的完美主義人格傾向,爭強好勝,不甘人后,也有過輝煌。但對中考過于看重,導致壓力過大,妨礙了能力的發揮。而走進普通高中,成了她不能承受的重壓。重壓之下心中沒有了陽光,女孩便封閉了自己的心房。
◎心房的清掃◎
第一次咨詢會話以及意象對話,幫女孩打開了心扉,初步清理了心房。女孩也朦朧地感到自己的內心有了變化。當然,女孩的心房還需要花很大力氣打掃才能清靜下來。
幫助女孩清掃心房需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首先是采取意象對話療法。從開頭的畫面,我們已經看到了幾次意象對話的進程和效果。同時,還要配合認知領悟療法。認知調整的目標,一是順其自然,對強迫癥狀不要刻意控制;二是轉換視角,不要休學,而要面對現實,學會看到事情的積極面;三是善待缺憾,接受現實的自我,不再苛求完美;四是把握現在,不為過去而失落,不為未來而擔憂。幾次心理咨詢就是圍繞這些目標進行的。當然,還需要家庭的合作。孩子的人格往往是父母人格的復制品。女孩的母親承認自己也是個爭強好勝的人,是自己培養了孩子這樣的性格,表示要改變自己。家庭的協助,會有助于女孩的改變。
經過幾次咨詢會話,女孩體驗到了自己心靈的變化。首先是體會到在順其自然的心態下,強迫觀念真的逐漸淡化了,不再為此而焦慮不安了。更重要的是,女孩逐漸地能夠以平常心來對待自己,能夠從積極方面看問題,能夠接納現實的自我,內心也逐漸變得安寧。
最后一次來訪,女孩在“成功日記”上記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心里有了陽光,有了溫暖,特別是能夠融入到同學之中了,還參加了班級演講,參與了班級網頁制作,我又找到了當年的感覺……
我真切地領會到,應該把握的、能夠把握的只有今天,只有現在,只有此刻,一旦我的心放在了此時此刻,就安寧下來,真的,我能感覺到自己的內心變化很大。前面意象對話的畫面之四,就是在這次會話中出現的。
女孩的父母也非常欣喜,他們沒有想到心理咨詢可以治病,一樣能妙手回春!
我知道,女孩的心病的確開始化解了,因為她的心房正開始歸于本來的清靜。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幫人清掃自己的心房,讓心房歸于本來清靜的過程。但是,這不是靠心理咨詢師的妙手回春,而是靠求詢者的心靈自救。女孩積極自救,主動清掃自己的心房,讓心房歸于清靜,是令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