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芽分化在葡萄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中南部地區,葡萄生產常存在花芽分化不良的問題,造成花序數量減少、果穗變小、果粒發育不良、產量下降及品質降低,重者使種植者失去生產信心、更換品種?;ㄑ糠只钱a量形成的基礎,花芽分化好了,才能產生較多的花序和果穗,為穩產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良好的花芽分化對果粒生長發育也會產生很大影響,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品種的特性。
不同品種間花芽分化存在著很大差異,如在我國中部地區,8611等品種表現出極強的豐產性能,而克瑞森無核、森田尼無核等品種由于生長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則表現得結果性能較差: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其結果性能也存在很大差異,如克瑞森無核、森田尼無核在我國甘肅、新疆等西部地區,由于氣候土壤原因則表現出良好的結果性能:因生產管理水平不同,即使是同一品種在同一地區也會產生明顯的差異,如紅地球作為我國晚熟主栽品種具有良好的綜合性狀,但如果生產管理不善,常出現花芽分化不良、結果差而常被部分果農否定而更換品種。生產上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葡萄花芽分化,是來年獲得豐產優質的基礎,這在我國中南部葡萄產區顯得更為迫切,應引起葡萄生產者的高度重視。
1 花芽分化的時期
葡萄花芽分化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葡萄的芽是混合芽,最先出現枝葉的原始體,呈葉芽狀態,當營養物質充足、光照等氣候條件有利時,才逐漸向花器方向發展。這種由葉芽狀態向花芽狀態方向轉化的過程稱為花芽分化。從花芽與葉芽有區別時起,逐步分化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個花蕾的過程稱為花芽形成。多數葡萄品種的花芽分化大約在開花前后的一個月之間開始進行。首先是新梢下部的冬芽開始分化,而后由下部逐漸向上部的冬芽開始進行,由分化到真正形成完整的花芽則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花器的絕大部分是在第2年的春季葡萄萌芽展葉后迅速分化形成的。
葡萄的花芽分化時期主要集中在從開花前后開始到新梢生長緩慢的一段時期內。有專家認為,葡萄的花芽分化開始于葡萄開花前2周左右的時間內。葡萄摘心后,新梢生長進入緩慢時期。葡萄結果后,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向果實,加之連續摘心的作用,新梢生長則更為緩慢,此時是葡萄花芽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
近年來,在一些地區進行了葡萄2次結果技術的應用,即對新梢頂端進行連續摘心后進行回剪以促進冬芽萌發結果。利用此項技術,冬芽在一個月左右時花芽分化即可完成,回剪后當年即可正常開花結果。這說明只要條件適宜,葡萄花芽分化也可能在較短時期內完成。試驗證明,在花芽分化的敏感期,如果天氣晴朗、土壤營養充足、技術手段得當,摘心后的新梢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即可完成花芽分化,于當年即可有開花結實能力。
2 利于葡萄花芽分化的因素
葡萄由營養生長轉人生殖生長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大轉變,實現這一轉變需要特殊的條件。當葡萄經過一定時期的營養生長后,就能很好地感受到外界的低溫和光周期等信號而產生成花刺激物,均衡而充足的營養供應更利于成花刺激物的產生。成花刺激物被運送到莖端分生組織后而發生一系列的誘導反應,使分生組織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即成花決定態。當葡萄植株進入成花決定態時,就具備了分化花與花序的能力,在適宜的條件下就可以啟動花的發生,從而開始花的發育過程。良好的花芽分化一般應具備如下條件。
2.1 充足而均衡的養分供應
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花芽分化及花器官形成的物質基礎,其中碳水化合物對花芽的形成尤其重要,它是合成其他物質的原料及能量來源?;ㄆ鞴傩纬尚枰罅康牡鞍踪|,氮素不足時,花芽分化緩慢且花少、質量差,因此要保證氮素的供應。但如果氮素過多時,植株徒長而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反而影響花芽分化。當葡萄植株體內淀粉、蛋白質等含量豐富時,有利于花芽分化。在一定的營養水平下,內源激素的平衡對花芽分化起主導作用,在營養物質缺乏時,花芽分化主要受到營養物質的影響。如果養分不夠充足,枝條生長較弱,花芽則較難形成,即使形成,有時質量也較差。葡萄生長發育要求16種必需元素,包括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錳、硼、鐵、鋅、銅、鉬、氯。這16種元素是葡萄生長發育必需的,缺少了其中一種,植株均表現出不良的癥狀。葡萄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施用有機肥,如雞糞、羊糞、牛糞等,即可保證較為全面的營養供應又能改善土壤結構,應引起高度重視。配合速效肥的供應,保證充足的土壤養分,健壯的樹勢是促進葡萄花芽分化的基礎。
2.2適當的營養生長控制
生產實際證明,健壯的樹勢有利于花芽分化,生產上要注意通過技術手段調節樹勢,促進花芽分化。
(1)新梢摘心。摘心是葡萄夏季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大多數品種在開花前通常對新梢摘心以控制生長、促進坐果。新梢和莖尖頂端是生長素合成的主要部位,莖尖高水平游離的生長素刺激生長點陸續不斷地分化出幼葉,造成頂端優勢,調動營養物質向新梢頂端運轉,使新梢頂端具有較強的營養物質競爭能力,摘心后的新梢由于降低了新梢上部生長素的含量、緩和的樹勢促進了營養物質的積累,會加速花芽的分化。適時摘心及抹除副梢,是控制生長、促進花芽形成的關鍵措施之一。
(2)控制氮素的過量施用。氮素在花芽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施用銨態氮肥可促進花芽分化。但偏施氮肥會造成植株徒長,分散營養供應,不利于花芽分化和形成。在葡萄花芽分化關鍵時期應控制氮素的過量使用,重視磷鉀肥的使用。當肥料使用均衡時,即使田間大量灌水,也不會造成植株過分徒長。當植株生長勢偏弱時,應注意補充肥水以促進生長,這樣更利于花芽的分化。
(3)環剝。環剝是現代葡萄生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環剝的對象是生長勢較強的樹,偏弱的樹一般不環剝。不同生產目的要求環剝的時期不同,在葡萄的花芽分化關鍵期對主干環剝,可以有效地阻礙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物質向根系的運輸,促進新梢營養積累而利于花芽的快速形成,環剝寬度一般應小于環剝處直徑的1/10,環剝寬度過窄時效果不佳,而過寬時愈合時間推遲甚至死亡。生產上應結合植株生長勢靈活掌握。
(4)變更枝條角度。生產實際發現,采取水平棚架管理時,一般可采取短梢甚至超短梢修剪,這說明新梢在水平放置時花芽分化更為良好。對具有不同生長勢的品種采用不同的架式,結合土壤肥力條件,通過對新梢調整角度來改變其生長勢,也是促進花芽分化的有效措施。對生長勢強的品種應降低新梢生長角度,如采取v型架,可適當加大上部橫桿長度以降低新梢生長角度,緩和生長勢以促進花芽分化。生產上采用的雙十字V型架、主蔓交叉引縛等,都是為降低品種生長勢、促進花芽分化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2.3合適的葉幕結構
合理的葉幕結構也是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條件。一般認為,葡萄理想的葉面積系數為2.0~2.5,即當葡萄葉片在空間內能均勻分布、且在1平方米的面積內有2.0~2.5平方米的葉面積時,葡萄產量才能達到最大化。高于這一系數時,部分葉片、尤其是處于下層的葉片,葉片自身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物質將不能滿足自身呼吸作用等的消耗而產生負增長,從而影響到養分的積累而不利于花芽分化。較低的葉面積系數利于葡萄的花芽形成。影響田間郁閉的因素通常有:①新梢留量過密。不同品種要求一定的新梢留量,新梢之間要求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以便有良好的透光性;②氮素施用過多,葡萄新梢徒長:③摘心時間過晚。生產上對一些不易落花落果、對日灼病敏感的品種(如紅地球等),往往對其延遲摘心,使新梢生長過長,葉片過多造成郁閉;④生長后期缺乏管理。摘心后的新梢疏于管理,對上部發出的副梢缺乏管理,使新梢上部葉片過多造成郁閉,影響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
2.4適宜的環境條件
在花芽分化期間,營養物質的積累對花芽分化非常重要。在環境條件中,光照對花芽分化的作用最大。在葡萄的花芽分化期間,如果光照充足,則光合作用合成的營養物質較多,有利于花芽分化:晝夜溫差較大時,營養物質積累較多,有利于花芽分化:在干旱的土壤條件下,白天地溫高,夜晚地溫低,其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養分積累而促進花芽分化。因此,應完善田間排水設施,建議中部地區也應仿效南部地區采用起壟定植,使定植行適當高出行間,高出的距離可根據不同地區降雨量靈活掌握,以創造相對干燥的土壤環境。在河南省及附近區域,葡萄一般于5月上中旬開花,5、6月份晴天較多,此時摘心加之果實膨大,營養生長進入一個相對緩和期,是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應加強生產管理。
3 促進葡萄花芽分化的措施
3.1肥水管理是基礎
首先,應做好肥水管理,這是促進葡萄花芽分化的基礎。生長勢過弱或過強時,都不利于花芽的分化,實際生產中應通過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長勢健壯中庸。
(1)施肥管理:均衡而充足的養分供應是葡萄植株健壯的基礎。每年的基肥施用時期,早中熟品種應于果實采收后及時進行,晚熟品種應于果實采收前進行。羊糞、牛糞和雞糞是優良的基肥,施用時適當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实氖┯檬且豁検种匾幕A性工作,應及時地、保質保量地施用?;蕬_溝集中施入,每667平方米地使用量可根據施肥種類而定,使用羊糞、牛糞時,每667平方米地可使用4方左右。如使用雞糞作基肥,應腐熟后使用,雞糞最好與牛糞、羊糞混合使用。同時可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30千克。從葡萄定植當年開始,每年基肥的施用均應開溝進行,基肥的施用不僅補充了全面的土壤養分,而且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結構,土壤結構的改變促進了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是促進葡萄花芽分化,提高果實品質、增強抗逆性、促進連年豐產的重要措施。為保證施肥質量,基肥應提早3~6個月準備完華,經過田間腐熟,曬干打碎后使用,使用時土與肥要充分混合均勻。春夏季追肥主要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為主,以促進健壯而中庸樹勢的形成,重點在葡萄落花后3~7天內及時施入,一般肥力的地塊,每667平方米可施入40-5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并加入20千克左右的硫酸鉀,施肥標準可以根據不同肥力的地塊進行調整。此次施肥在促進果實迅速膨大的同時,有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增施鉀肥、磷肥對促進花芽分化作用明顯,應引起重視。
(2)水分管理:果實膨大期需要大量肥水,應加強灌水施肥以促進果實快速膨大,但田間應建立完善的排水設施避免積水,此期田間如遇連續多日的積水會嚴重影響花芽分化。必要時,行與行中間也可以開挖排水小溝,保證田間雨水可以及時排出。在此之前田間氮肥不能過量使用,否則此期澆水后容易引起新梢徒長而不利于花芽分化,均衡而全面的營養供應不會引起徒長,也是花芽分化所必需的土壤條件。
3.2新梢管理是關鍵
新梢管理是促進花芽分化的關鍵措施。具體的說就是要加強摘心等工作,以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前面已述,培養健壯而中庸的樹勢是葡萄花芽分化的基礎,當新梢生長勢健壯而中庸,葡萄的花芽才能夠更好地分化。對于預備枝要通過摘心的方法控制生長,這是促進花芽形成、保證下年豐產性的關鍵措施。摘心前新梢的理想狀態應是健壯的。摘心時期一般在開花前2~3天進行,以后應每隔3~4片葉摘心1次,連續多次進行,結合晴朗天氣,花芽分化在一段時間內即可順利完成。對結果性較差的品種,也可以根據葉片數量決定摘心時期,當預備枝長至4~6片葉時(即冬季修剪時計劃選留的長度)進行摘心,以后每隔3片葉左右反復摘心。冬季從第1次摘心處修剪,其下第1芽萌發的新梢作為結果枝,一般情況下可確保其豐產性。
對定植當年的幼樹主蔓進行摘心,可以大幅度提高第2年結果量。以V型架為例,當兩主蔓分別長到4~8片葉時,對主蔓進行摘心,且以后每隔3~4片葉摘心1次,可促進主蔓花芽分化、大幅度提高下年產量。摘心時主蔓葉片數量選留可根據植株生長勢靈活掌握。定植當年幼樹可適當加大氮素的使用量,促進旺盛生長,為摘心打基礎,同時也可以促進當年成形。
3.3后期管理是保障
要重視果實采收后的樹體管理,它是花芽分化的保證。此期應減少消耗、促進積累,加速營養物質的回流,對花芽質量有明顯提高作用,對下年果穗大小、果粒大小、品質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其理論依據是下年春季發芽后的葡萄新梢,前期的營養供應大部分來源于體內的營養積累,也是決定當年產量和品質的基礎,因此要加以重視。具體地說,在葡萄果實采收后,可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并注意對霜霉病的防治,防治早期落葉。與此同時,也要做好基部老葉的去除工作,以減少營養消耗促進積累。保護葉片是此期田間管理的重點。冬季修剪時期應在落葉1個月后進行,以保證上部枝條營養物質向下部的回流,使樹體達到最大程度的積累,以促進來年新梢健壯生長,為果穗的生長發育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