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管理技術是設施葡萄促早栽培的核心環節之一,花果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設施葡萄的產量和果實品質,因此,花果管理技術在設施葡萄促早栽培中尤為重要,主要包括坐果率調控和果實品質調控兩大方面。
1 坐果率調控
1.1摘心
對生長勢強的結果梢,在花前7-10天左右對花序上部進行扭梢,同時留5-6片大葉摘心可顯著提高坐果率(如巨峰等)。花期澆水、坐果后摘心可顯著降低坐果率(如紅地球等)。
1.2噴布氨基酸硼和氨基酸鋅等葉面肥
花前10天對葉片和花序噴布設施葡萄專用螯合氨基酸硼、螯合氨基酸鋅葉面肥(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制)等,每隔7天左右噴1次,連續噴布2次。
1.3疏穗
一般在展葉4-6片時進行疏穗,原則是如穗重超過500克,中庸新梢1個新梢對應1穗,強旺新梢1個新梢對應2穗或2個新梢對應3穗,弱新梢不留花穗,每新梢大約15-20片葉左右:如穗重低于500克,則中庸新梢1梢對應2穗或2個新梢對應3穗,強旺新梢1個新梢對應2-3穗。一般情況下中庸新梢留第1花穗,強旺新梢留第1和第2花穗或只留第2花穗。
1.4整穗
為了獲得穗形整齊美觀、果粒大小均一的葡萄,疏穗結束后需及時進行整穗處理。
1.4.1有核結實時的花穗整形一般于花前7天左右進行整穗,應及時去除歧穗、穗肩和穗尖,留果穗中部9-10厘米即可。
1.4.2有核品種無核處理時的花穗整形
對于巨峰系等大粒品種的無核處理,首先在花前1周盡早疏除歧穗和果穗肩部過大小穗:在花前3天至開花當天,留花穗頂端3-3,5厘米,其余小穗全部疏除,在花穗中上部,可留兩個小花穗,作為識別標記,在進行無核處理和膨大處理時,每次去除一個小穗,避免遺漏或重復處理。
對于小粒品種的無核處理,在花前2-3周前后進行花穗整形,首先切除穗尖少部分小花,由穗尖向基部選留12-14個小花穗后,上部的小花留兩個小穗作無核處理和果粒膨大處理的標志,其余小穗全部疏除。
1.4.3無核品種的花穗整形
對于夏黑無核等無核品種,于花前1周盡早疏除歧穗和花穗基部2-3小穗,基部過大小穗的頂端要切除,過密小穗要部分疏除:輕掐穗尖或不掐穗尖,由穗尖向基部選留12-14個小花穗。
2 果實品質調控
2.1 疏粒
疏粒標準:果粒可以自由轉動,單穗質量在400~600克(紅地球除外)。
疏掉果穗中的畸形果、小果、病蟲果以及比較密擠的果粒,一般在花后2-4周進行1-2次。第1次在果粒綠豆粒大小時進行,第2次在花生粒大小時進行。疏粒應根據品種的不同而確定相應的標準,自然平均粒質量在6克以下的品種,每穗留60-80粒為宜:自然平均粒質量在6-7克的品種,每穗留50-70粒:自然平均粒質量在8-10克的品種,每穗留40-60粒:自然平均粒質量大于11克的品種。每穗留35-40粒:紅地球特殊,每穗需保留80~100粒。
在修果穗、疏粒的時候由于某些品種如紅地球對傷及果穗穗軸及分枝梗都會影響果粒的生長,因此在疏除花序分枝時不要太靠近花序主軸、疏果粒時不要太靠近花序果穗分支軸,注意保留一小段“樁”。
2.2套袋或打傘
套袋能顯著改善果實的外觀品質。疏粒完成后即可套袋,紙袋的選擇根據品種而定,一般著色品種選用白色紙袋,綠、黃色品種選用黃色紙袋。對于容易日燒(灼)的品種最好采取打傘栽培以減輕日燒(灼)。我國西北地區進行設施葡萄促早栽培一般需要進行果實套袋,但我國東北和華北等地區一般不需果實套袋。
2.3摘葉與疏梢
摘葉與疏梢可明顯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漿果著色,但摘葉不宜過早,以采收前10天為宜,但如果采取了利用副梢葉技術,則老葉摘除時間可提前到果實開始成熟時。
疏梢一般每667平方米新梢留量在3000-5000個為宜,這樣既能保證足夠的新梢留量,又能保證通風透光:疏梢一般在新梢展葉5-7片葉時進行,
2.4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2.4.1有核品種的無核處理 對于巨峰系等大粒品種的無核化處理,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于花滿開(指100%花開放)前2-3日至滿開后3日用12.5-50毫克/升赤霉素(GA3)+200毫克/升鏈霉素(SM)(可不用)浸漬花序以誘導無核:第2次于花滿開后10-15天用25-50毫克/升赤霉素(GA3)+3~5毫克/升吡效隆(CP—PU)(CPPU濃度不能超過5毫克/升,可不用)浸漬或噴布果穗以促進果粒膨大。處理的注意事項:(1)花穗開花早晚不同,應分批分次進行,特別是第1次誘導無核處理時,時期更要嚴格掌握。(2)赤霉素的重復處理或高濃度處理是穗軸硬化彎曲及果粒膨大不足的
會主要原因,要注意防止;濃度不足時又使無核率降低并導致成熟后果粒的脫落。(3)為了預防灰霉病等的危害,應將粘在柱頭上的干枯花冠用軟毛刷刷掉后再進行無核處理。(4)在進行果粒膨大處理時,浸穗后要震動果穗使果粒下部粘附藥液掉落,防止誘發藥害,同時注意果粒膨大處理最好在晴天進行。(5)赤霉素不能和堿性農藥混用,也不能在無核處理前7天至處理后2天使用波爾多液等堿性農藥。
對于小粒品種的無核處理,也是分2次進行,第1次在花滿開前的12-14天用100毫克/升赤霉素(GA3)浸漬花序以誘導無核:第2次于花滿開后10-13天內,用100毫克,升赤霉素(GA3)+5毫克/升吡效隆(CPPU)浸漬或噴布果穗以促進果粒膨大。處理的注意事項:(1)花穗開花早晚不同,應分批分次進行,特別是第1次誘導無核處理時,時期更要嚴格掌握,主要根據歷年有效積溫累積判斷,也可參照其他物候指標判斷,大體上第1次無核處理的適宜時期是展葉12-13片,花穗的岐穗與穗軸成90。花穗頂端的花蕾稍微分開,此時花冠長度應在2.0-2.2毫米,花冠的中心部有微小的空洞。(2)對一些坐果不良的樹,可添加100毫克/升的6-芐基腺嘌呤或3-5毫克/升吡效隆(CPPU)促進坐果。(3)氣溫超過30℃或低于10~(2,不利藥液吸收,同時提高空氣濕度利于藥液吸收,因此最好在晴天的早晚進行,而避開中午。(4)如擔心效果不好,可在盛花期再用100毫克/升赤霉素(GA3)處理1次。(5)赤霉素不能和堿性農藥混用,也不能在無核處理前7天至處理后2天使用波爾多液等堿性農藥。
2.4.2無核品種的膨大處理對于夏黑無核等膨大處理,也是分2次進行,第1次于花滿開前2-3日至滿開后3日即盛花期用25-50毫克/升赤霉素(GA3)+200毫克/升鏈霉素(SM)(可不用)浸漬花序以拉長花序:第2次于花滿開后10~15天用25-50毫克/升赤霉素(GA3)+3-5毫克/升吡效隆(CPPU)(CPPU濃度不能超過5毫克/升,可不用)浸漬或噴布果穗以促進果粒膨大,處理的注意事項:(1)花穗開花早晚不同,應分批分次進行,特別是第1次誘導無核處理時,時期更要嚴格掌握。(2)赤霉素的重復處理或高濃度處理是穗軸硬化彎曲及果粒膨大不足的主要原因,要注意防止。(3)在進行果粒膨大處理時,浸穗后要震動果穗使果粒下部粘附藥液掉落,防止誘發藥害,同時注意果粒膨大處理最好在晴天進行。
注意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受環境影響很大,因此各地在使用前應首先試驗,試驗成功后方可大面積推廣應用。在使用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時切忌濫用或過量使用。
2.5環割或環剝漿果著色前,在結果母枝基部或結果枝基部進行環割或環剝,可促進漿果著色,提前3~5天成熟,同時顯著改善果實品質。
2.6掛鋪反光膜
于地溫達到適宜溫度后掛鋪反光膜,可顯著改善果實品質,促進果實成熟。
2.7充分利用副梢葉
注意加強副梢葉片的利用,因為葡萄生長發育后期主要依靠副梢葉片進行光合,在設施葡萄栽培中更為明顯.
2.8扭梢
于幼果發育期可顯著抑制新梢旺長,促進果實成熟和改善果實品質及促進花芽分化。
2.9噴施氨基酸系列葉面肥
于幼果發育期至果實成熟期每10天1次噴施氨基酸鈣(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制)葉面肥:在漿果著色期每隔10天噴布1次氨基酸鉀(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制)葉面肥。
2.10合理負載
按照兼顧品質和產量的要求。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