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實蠅屬雙翅目實蠅科,俗稱“橘蛆”、“果蛆”,危害柑橘的實蠅有大實蠅、小實蠅和蜜柑大實蠅,以前二種發生普遍,都是國內外重要的檢疫對象。
1 分布和危害
1.1 分布
大實蠅分布在南方柑橘產區,能危害多種柑橘類果實及枳殼屬柑橘等。小實蠅寄主復雜,除柑橘類外,還危害桃、李、梨、蘋果、枇杷、楊桃、無花果、杧果、香蕉、蓮霧、番木瓜、辣椒等。分布較廣,除南方柑橘產區外,我國中部地區,近年也有發現。
1.2 危害狀
幼蟲危害果實,造成果實腐爛、早期脫落。被害果表面有針頭大的產卵孔,由于果實種類和危害時期不同,外觀也有差別。一般初產時為小孔,孵化后呈灰褐色的斑點。
幼蟲群集在果內食害果肉汁液,在柑橘類果實上,有時外表形似好果,但內部已被取食空虛,未熟先黃,早期脫落。有的果內幼蟲不多,果實暫不脫落,老熟幼蟲脫果時穿孔而出,也會造成腐爛脫落,也有少數不脫落的。
2 形態特征
2.1 成蟲
柑橘大實蠅:體淡黃褐色,體長10~13毫米(不含產卵管),翅展24~26毫米,復眼腎形,金綠色。翅透明,翅脈黃褐色,翅痣和翅端斑棕色,產卵管發達。
柑橘小實蠅:全體深黑色和黃色相間,體長2~8毫米。復眼紅棕色,翅透明,翅脈黑褐色,產卵器長。
2.2 卵
柑橘大實蠅:卵乳白色,中部稍彎曲,長1.5~1.6毫米,寬0.2~0.3毫米,卵殼光滑無花紋。
柑橘小實蠅:卵乳白色,棱形,長約1毫米,寬約0.1毫米,一端較尖細,另一端略鈍。
2.3 幼蟲
幼蟲蛆形,前端尖細,后端圓鈍,口鉤黑色,一般縮入前胸。
柑橘大實蠅老熟幼蟲體長15~19毫米,乳白色。
柑橘小實蠅老熟幼蟲體長10毫米,黃白色。
2.4 蛹
柑橘大實蠅的蛹。長約8.5~10毫米,寬3~3.5毫米,短肥橢圓形,初為金黃色,羽化前黑褐色。
柑橘小實蠅 長約5毫米,寬約0.5毫米,橢圓形,淡黃色。
3 發生規律
3.1 柑橘大實蠅
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壤內越冬,在四川越冬蛹于4月下旬開始羽化,4月底至5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交尾盛期,成蟲活動期可持續到9月底,幼蟲于7月中旬開始孵化危害,10月中下旬被害果大量脫落,數日后幼蟲入土化蛹越冬。也有極少數幼蟲未脫果隨果品運輸至外地(圖1)。

生活習性,成蟲一般在上午9~12時,雨后晴天,氣溫較高時羽化最盛,出土后在地面爬行一段距離開始飛行。新羽化的成蟲多棲息在橘園附近的竹林、青杠林內以蚜蟲等分泌的蜜露為食。雌蟲產卵時,以產卵管刺入果皮,每孔產卵2~14粒,最多可達數十粒。每雌蟲產150粒。幼蟲老熟后人土深度多在表土下3~7厘米處,以3厘米處最多。
3.2 柑橘小實蠅
一年發生3~5代,在南方無嚴格的越冬過程,各代蟲相互交錯,故各種蟲態經常并存。中部地區,5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出土,一直可延續到6、7月。成蟲都在午前羽化,以8點之前羽化最多,羽化后經一段時間補充營養才能交配產卵,產卵前期長短隨季節有顯著差異,夏季20天,秋季30~60天,冬季3~4個月,每雌產卵200~400粒。卵的歷期,夏季1天,秋季2天,冬季13~20天。蛹期夏季8~9天,春秋10~14天,冬季15~20天。老熟幼蟲入土深度3厘米左右(圖2)。

4 防治方法
(1)藥劑處理土壤,防治羽化出土成蟲,在成蟲出土前用40%毒死蜱200倍液噴于樹下,再用耙子淺耙入土,成蟲出土時將其殺死。由于成蟲出土期時間長,可間隔15~20天再噴布1~2次。
(2)樹上噴藥防治成蟲。成蟲羽化后有取食的習性,可在成蟲產卵前期用90%敵百蟲800~1000倍加入紅糖3%,以大霧滴噴于枝葉茂密,結果較多的樹葉背后,全園約噴1/3的樹,隔5~7天,改方位再噴1次,連續噴4~5次。
(3)糖醋液誘殺成蟲。配方:90%晶體敵百蟲10:紅糖20:酒3:醋5:水500配成糖醋液盛于容器內,口徑10厘米以上(塑料盆、碗或可樂瓶剪留下部等),內放幾節樹枝,便于成蟲停留取食。在成蟲發生初期開始掛于樹枝上,每5~7天增添或更換1次藥液。
(4)撿拾落果,摘除樹上蟲果加以處理。在蟲果脫落初期開始撿拾蟲果,每3~5天1次,落果盛期時要每天1次,對樹上蟲果也要經常摘除,處理方法可用深埋、水浸、水燙、焚燒等方法殺死果內幼蟲。埋土深度要在45厘米以上,過淺一些幼蟲仍能化蛹羽化。水浸8天可使果內幼蟲全部死亡。焚燒可用稻草與蟲果分層堆放,焚燒1小時以上。
對于結果不多的果園,為了杜絕發展蔓延,也可在7月份將果子全部摘光處理,以絕后患,但要附近果園統一行動。
(5)性誘劑誘殺成蟲。有人工合成的柑橘小實蠅性誘劑誘芯,能散發出雌性性激素,可引誘雄蟲前來交配而淹死。將誘芯懸掛于水盆上方,距水面1厘米處,水內放入少量洗衣粉,雄蟲飛入水中淹死,用此方法可以準確觀測出成蟲羽化的時間,作為預測預報,指導防治時間之用。在掛的誘芯數量多時,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6)注意檢疫。柑橘實蠅類都無檢疫對象,是以幼蟲在果內危害尚未老熟脫果前隨果實外運而傳播,在新區幼蟲落地入土而繼續繁殖危害。因此從柑橘實蠅發生區調運果品時,須經檢疫機構嚴格檢查,以免擴大傳播。
大實蠅只危害柑橘類果樹,其分布只限于柑橘產區。而小實蠅1年發生多代,寄主范圍廣,近年在我國中部地區個別果園有發現,成為桃、李、梨、蘋果上發生的一種新害蟲,應該引起重視,加大防治力度,務求盡早控制不使擴散蔓延。
為了提高防范意識。掌握對柑橘小實蠅的調查識別方法是必要的。
①在果園里以接近成熟的果子最先受害,成蟲產卵孔初期像針尖大,不久成為褐色小斑點,剝開果實可見蛆樣的小蟲,被害果一般未熟先黃。
②將果子放在尼龍織網內,懸掛在水盆上,幼蟲老熟脫果落入水中,可以觀察。
③將蟲果放人玻璃缸內,底下放些土,上罩尼龍紗罩,放置一定時間,可以羽化出成蟲,加以辯認。
④在田間成蟲羽化前樹上掛性誘劑,誘到成蟲,即可以斷定該園有柑橘實蠅,盡早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