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1年2月21日至3月15日調查,受2010年秋季高溫干旱、2010/2011年冬季-4.3~3.3℃多次凍害、柑橘害螨嚴重危害等影響,香柚異常落葉嚴重,其中落葉率25%~50%、50%~75%、75%以上的面積,分別占香柚總面積的45.27%、21.13%、7.73%。現蕾期較2010年推遲約20天,花質普遍較低,保果難度大。為提高落葉樹坐果率,提出“五改”香柚保果技術如下。
1 改良春肥技術
(1)土施次數。改一次性集中施,為萌芽前、開花前兩次土施,萌芽前、開花前施用比例為5:5或6:4。
(2)土施方法。改只施尿素或高氮復合肥,為按測土結果和葉片診斷情況施肥。首先調整土壤酸堿度,酸性土壤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50~80千克,堿性土壤667平方米撒施硫磺10~20千克。其次施春肥,若酸性園土,萌芽前施碳銨加鈣鎂磷、生物有機肥等,開花前施尿素加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所缺元素肥等:若中性或堿性園土,兩次春肥品種可以相同,即尿素、復混肥、所缺元素肥:施肥量為產柚果100千克施純氮0.3~0.6千克,氮:磷:鉀比1:0.5:0.6。
(3)噴施葉面肥。落葉樹貯存營養不足,開花、長春梢需要營養多,采用噴霧葉面肥能及時彌補。葉面肥品種,不能只圖高檔葉面肥,應增加磷、鉀含量,適當補充所缺元素及生長調節劑。
2 改良春梢管理
(1)調整外圍春梢。中上部落葉骨干枝,留稀去密,開“天窗”:弱樹在現蕾至開花期疏除弱枝,強樹在盛花期疏除強枝。
(2)保留早春梢。落葉柚樹貯存營養不足,早期低溫吸收與運送營養慢,應實施“壓頂保果”,即內膛早春梢4~6葉、外圍早春梢長15厘米摘心。
(3)疏除晚春梢。晚春梢萌發生長期,正是樹體平衡營養、春梢發育、開花坐果、幼果發育的旺盛期,落葉樹會出現階段性缺營養,對落葉75%以上柚樹應抹除30%~40%春梢,對落葉50%以上柚樹疏除全部晚春梢,對落葉25%以上柚樹調整新老葉比至1~1.5。
3 改良花蕾管理
(1)短截長花枝。在花蕾露白前,疏除弱花序,短截無葉長花枝,疏除1/3花蕾量。(2)調整營養中心。一是春梢長2~5厘米時,樹冠中上部噴霧多效唑等生長延緩劑,控制頂端優勢;二是花蕾期、開花始期、幼果期噴霧葉面肥加蕓苔素、硝酸稀土等混合液,促進營養運送中心轉向花蕾或幼果:三是90%以上香柚樹齡在15年以上,其中“空內膛樹”占50%~70%,應突出環扎保花保果,即在3~5月選12~16號鐵絲對“空內膛樹”的中下部骨干枝環扎1~2圈,促隱芽萌發,保花保果,更新髑’干枝則不解鐵絲,新增枝組則穩果后適時解鐵絲。(3)延長開花期。花蕾露白至開花始期,弱樹疏除早花,利用帶葉花。
4 改良保果技術
(1)系列保果。一是保葉,防止老葉異常脫落,促進新葉成熟;二是保花,花蕾露白時土表及樹冠噴霧4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加0.2%硼砂等,防治花蕾蛆、提高花質等:三是點花,按葉花比35-100或葉果比200~300或花果比3~6點花,在剪磨花粉中添加適當食品紅,即時分辨是否已點花:四是搖花,謝花后花瓣未干或雨水未干,振枝搖落花瓣。
(2)環剝保果。落葉75%以上少花樹,謝花2/3螺旋環剝3、4圈,寬度約0.3厘米,間距0.5厘米:落葉75%以下,謝花2/3螺旋環割1~2圈,間距0.5~1厘米。
(3)化學保果。即噴霧生長調節劑、葉面肥、農藥,其中細胞分裂素應在花期和第1次生理落果期使用,其它時期應用的保果效果不理想。
5 改良選藥技術
(1)不選刺激性藥。落葉樹抗逆性較差,噴霧濃度不宜過高。弱樹不宜用2,4-D,否則易發生藥害,產生畸形果、僵縮果。花蕾期不宜選用礦物油類農藥,否則易增加畸形花:嫩葉期不宜選用退菌特等,否則易產生藥害;幼果前期不宜選刺激性重的金屬性農藥和葉面肥,否則易產生“汗斑”降低抗病性,甚至引起灼傷或落果。
(2)選耐沖刷藥。幼果期雨水多,宜用耐雨水沖刷的內吸性農藥、粘著劑等。
(3)選對口藥。根據防治對象及防治指標選藥,防治害螨、粉虱等害蟲,可選瀏陽霉素、煙堿,苦參堿、阿維菌素等;防治灰霉病、疫霉病、黑點病、黑斑病等,可選用苯霜靈,錳鋅、苯甲·丙環唑等:防治潰瘍病,可選用噻菌銅、松脂酸銅、波爾多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