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設施栽培就是利用人工創造果樹發育的特殊區域環境條件,達到人為的栽培目的,從而實現良好經濟效益的技術措施。我國的果樹設施栽培事業正在蓬勃發展,但果樹設施栽培中也存在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根據很多果農來信來電的要求,本刊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這期采訪的是我國著名桃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所長王力榮研究員。
1 桃設施栽培的特點有哪些?
桃樹保護地栽培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1)桃早熟品種果實發育期短,通過促早栽培,可在3~5月成熟,比露地提早上市80~120天,調節淡季鮮果供應。
(2)桃樹為小喬木,樹體較矮小且干性弱,易于保護地的密植和整形。
(3)結果早、早豐產。在保護地種植,一般13個月即可見果,產量在1000~1500千克,第3年便可豐產。
(4)壽命短,適合快速輪換和品種更新。
(5)桃果不耐貯運,以鮮食為主,季節性差價大,經濟效益極佳。
2 桃設施栽培的方式有哪些?
按照設施類型劃分:主要有大棚和日光溫室,其中溫室、大棚的種類又有很多,如玻璃溫室,鋼架大棚,小拱棚等。
按照栽培目的劃分:主要有促早栽培、延遲栽培和避雨栽培,其中以提早果實成熟期為主要目的的栽培形式是我國桃設施栽培的主要方式。
3 我國桃設施栽培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2010年我國設施桃面積1.8萬公頃,區域化栽培明顯,主要集中在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河北省樂亭縣和昌黎縣,山東省萊西市和冠縣和安徽碭山,6縣市的總面積占全國設施桃的50%以上。近2年,我國西北的寧夏和新疆設施桃發展迅速。目前,成熟期集中在4月至5月中旬,平均667平方米產量2000千克,平均價格15元/千克,667平方米收益3萬元左右;品種主要以中農金輝、中油桃5號和春雪。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果實的風味品質較差,含糖量低;另外,品種結構較為單一,用工量大等也是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 如何選擇桃設施栽培的品種?
4.1 選擇早熟的優良品種
溫棚栽培原則上應在本地和南方地區的露地桃上市之前成熟,才能有明顯的反季節優勢,溫棚桃在3月底至5月上旬成熟,補充此時“貯果”與露地“鮮果”之間的淡季市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果實發育期一般小于90天。
4.2 選擇需冷量少的品種
果樹落葉后進入自然休眠狀態,只有滿足一定的低溫量,解除休眠后才能正常萌芽開花。品種的需冷量越短,通過休眠的時間越短,可升溫的時間也相應提早,比露地的果實成熟期提早的時間就越長,所以進行溫棚栽培要盡可能選擇需冷量少的品種。在中原地區,要選擇需冷量≤700小時的品種。
4.3 選擇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
要選擇果大、味濃、色艷、豐產的優良品種。但不同地區根據氣候、市場不同要有所側重。如黃淮海地區以早熟品種為主,而北方地區可考慮果實的大小、風味、貯運性等品質因素,利用能較早結束休眠的有利條件,規模性發展。
4.4 配置授粉樹
溫棚栽培幾乎沒有昆蟲傳粉,棚內相對濕度較高,要盡可能選擇花粉量大,自花授粉坐果率高的品種,并注意配好授粉樹。人工授粉時一般比例為1:3~8。授粉品種最好與主栽品種需冷量相同或略短,花粉量大。采用昆蟲授粉時(如壁蜂)出蟄期要與開花期吻合。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宜在3~4:1,無花粉、坐果率低的品種授粉品種的比例提高至1~2:1。
5 桃設施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5.1 園地選擇、規劃及設施結構
桃設施栽培適宜在年平均氣溫為15℃以下的地區,土壤pH值以5.5~6.5微酸性為宜,鹽份含量≤0.1%,有機質含量宜≥1.0%,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不宜在再植障礙地建園。
5.2 栽植
苗木質量應符合一級苗的標準。栽植時間在秋季落葉后至次年春季桃樹萌芽前均可,以秋栽為宜。常用株行距有1.0米×1.5米、1.5米×2.0米、1.5米×2.5米等。日光溫室和大棚的行向均為南北行。溝寬、深均為60~80厘米。
5.3 扣棚
中部地區,需冷量500小時的品種以12月下旬扣棚為宜,600小時的品種元月上旬扣棚為宜,700小時的品種1月中旬扣棚為宜。北部地區可適當早扣。
5.4 溫度、濕度及光照管理
設施桃不同生育期的適宜溫度、濕度及光照管理見表1。
5.5 土壤管理
升溫前鋪設地膜,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棚內濕度。
5.6 肥水管理
落葉前1個月前施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硬核后果實再次快速生長開始后追肥,以氮、鉀肥為主,適當配施磷肥:果實采收后回縮修剪時施入氮磷鉀復合肥。萌動期、果實膨大期和落葉后封凍前及時灌水。注意排水。
5.7 整形修剪
設施桃樹形主要有主干形、二主枝和三主枝開心形。主干形總高度1.5~2.0米。二主枝開心形兩主枝與地面呈45°左右夾角延伸。
在果實采收后1周內將結果枝回縮到基部兩芽處,保留短枝、弱枝上的葉片。
5.8 花果管理
人工授粉在大蕾期采集花粉,用質軟具彈性、吸附性的鉛筆橡皮頭、毛筆等蘸取花粉點授。蜜蜂授粉在開花前8~10天,每棚放置2~3個巢箱。
疏果從落花后2周到硬核期前進行。疏除小果、雙果、畸形果、病蟲果、無葉果,選留部位以果枝兩側、向下生長的果為好。長果枝留3~4個,中果枝2~3個,短果枝、花束狀短果枝1個或不留,延長枝上不留或少留。
6 桃設施栽培病蟲害防治要點有哪些?
(1)萌芽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越冬病原。
(2)開花期人工捕捉金龜子、象鼻蟲。謝花后噴布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防治蚜蟲、細菌性穿孔病。
(3)展葉期至幼果期噴布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加少許中性洗衣粉防治蚜蟲。
(4)果實生長期防治蚜蟲和細菌性穿孔病。
(5)果實采收后病蟲害防治同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