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屬楊梅科楊梅屬常綠喬木,是我國的特產果樹,我國南方各省均有分布,為果中珍品,營養十分豐富:又因它樹冠優美,葉色翠綠油亮,四季常青,果實色澤艷麗,近些年來被作為城鄉綠化樹種,具有極好的觀賞價值。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多為截干培植的大規格苗木,干徑在40厘米以上的苗木,銷售價均在千元以上,很受市場青睞?,F將其幾種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1 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春夏秋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繁殖效果最好。觀葉觀果為主的苗木均可采用。一般選擇品種優良的植株,先在樹冠下填土,然后將要壓枝條的下方縱刻2~3刀,深至木質部或環狀剝皮,寬度2-4厘米,將處理后枝條壓入土中,用ABT1號生根粉800倍液淺灌縱刻或剝皮處,能促進早生根,再填覆5~8厘米厚的細土,在細土上堆放石頭等重物,防止壓條枝被風吹動不利發根,一般50-75天左右即可在縱刻部位長出新根。根據需要在移栽苗圃培育前,可在新根下方3-4厘米處切斷后移栽,經培育一年后即可成苗出圃。
2 實生苗繁殖
以觀葉為主的苗木。大多采用實生苗培育。實生苗的種子宜在生長健壯的實生成年樹上采收。其種子發芽率與核仁成正比,采種時應對采種樹的果實核仁進行檢查,選擇核仁飽滿且充分成熟的單株采收作繁育用。采回后浸入水中5~6天到果肉腐爛后洗凈,并除去上浮的癟種,再用5%的鹽水浸種10-12天即可播人苗床。苗床宜選擇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播種時可采用條播或撒播,將種子用木板在廂面上壓平人土中,上面覆蓋一層3-5厘米厚的細土。一個月后種子即可萌芽出土,當幼苗長至8-10厘米時,進行間苗或移密補稀,并追施一些人畜稀薄糞水肥,促幼苗健壯生長,約經生長一年后成實生苗,可出圃移栽或作為嫁接苗的砧木。
3 嫁接苗繁殖
以觀果為主的苗木,均采用嫁接繁殖育苗,以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嫁接時間宜在4月進行。一般以枝接為宜,應選擇結果多、品質優良、生長健壯母樹的2-3年生老熟枝為接穗,以2年生且經移植1次的實生苗作砧木,砧木小于1厘米常用切接或皮下接,砧木大于1厘米以上可用劈、嵌接或腹接。接穗長12厘米,上端留一節,下端齊節剪去。因楊梅砧木具有較強的頂端生長優勢,嫁接后砧木樹液上升多而快,極易影響成活。為了提高成活率,可用下面幾種方法降低砧木樹液上升的速度。一是斷根法。對1厘米以下的小砧木,嫁接后從砧木兩側切斷主根及部分側根,二是留枝緩勢法。多用于4厘米以下的小砧木,先在砧木分枝上嫁接,留少量分枝作“引水枝”吸取樹液,接活后30天左右將其剪除。三是砧木提前剪頂法。在嫁接前15~20天剪除砧木上部,能較好地抑制樹液上升而提高成活率。四是砧木環割法。砧木直徑在1.5厘米以上,在嫁接口下方5厘米處進行二輪交叉環割,每輪保留30%的皮層,能顯著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