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主要危害甘薯塊根及薯苗地下部,是我國北方薯區(qū)的三大病害之一。黑斑病菌侵染薯塊后,病斑及其周圍組織中產(chǎn)生甘薯黑皰霉酮等呋喃萜類有毒物質(zhì),人畜食用后常引起頭昏等中毒癥狀。近年來,對甘薯黑斑病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品種篩選、發(fā)生規(guī)律與綜合防治技術(shù)、抗性鑒定方法等方面,而對甘薯黑斑病抗性生理生化機制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對甘薯抗感品種感染黑斑病后SOD、POD、CAT酶活性測定,研究其變化趨勢,探討甘薯對黑斑病抗性生理生化機制,為室內(nèi)鑒定甘薯品種抗黑斑病尋找量化指標(biāo),為甘薯黑斑病抗性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