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腦海中最愛的歌,往往定格了你身處的青春歲月;你念念不忘的舊物,也代表了你成長的時代。剪紙畫、小人書等傳統(tǒng)新年禮物,有熟悉的傳統(tǒng)印記,也有與我們生活記憶的親密呼應……如今,傳統(tǒng)的工藝品稍加改動,就成了與時俱進的現代商品。
鼻煙壺
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鼻煙壺的內畫技術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鼻煙壺發(fā)展到現在,也有了很多創(chuàng)新,除了傳統(tǒng)的山水風景外,現在也開始流行把朋友的肖像畫進去當成生日禮物,或者來個全家福。
剪紙
提起剪紙,人們腦海里常會浮現出喜慶吉祥的畫面。過去,具有中國傳統(tǒng)味道的剪紙是年貨中的必買品,把“魚”帶回家,年年有魚。安塞的剪紙最為馳名,可安塞剪紙現在卻是墻里開花墻外香,年輕一代的安塞人已經不再了解剪紙,甚至不再喜歡。對學者和藝術家來說,剪紙老藝人們就像“活文物”似的,備受愛護,但是“人亡藝絕”的現象無法回避。
小人書
說到小人書,曾帶給60后、70后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而如今拿小人書送禮大有抬頭之勢。把小人書當作禮品是現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家現在是發(fā)小、同學,等若干年后大家拿出現在的禮品,相信不僅可以勾起童年共同的美好記憶,一份特別溫暖的感覺也應該伴隨大家一生。
雞毛撣子
過去掃房用的雞毛撣子如今也成了禮品市場的新寵。過去北京人嫁女兒要陪嫁一把撣子,意味著給女兒壯膽兒。而現如今雞毛撣子作為禮品有了新的寓意:黑色墨龍撣有鎮(zhèn)宅避邪、永保平安之意;白色玉兔撣則意味著祛病消災,健康長壽;紅色火駒撣寓意招財進寶,財源滾滾。
泥塑
這對中國娃娃不錯吧,笑瞇瞇的模樣,觀賞人的心情也隨之大好。民間流傳著“孩子哭,找他媽,他媽買個泥娃娃,逗得孩子樂哈哈”的民謠,可見當時泥塑玩具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現在它已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保留下來,并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民間泥塑的用途主要有祈子延壽、納福招財、驅邪避災和裝飾擺設等。